驱力

更新时间:2024-05-24 15:12

驱力,是指由生理或心理方面的需要引起并推动机体从事满足这些需要的行动的内部唤醒状态。

定义及提出

20世纪20年代,伍德沃斯(S.Woodworth,1869—1962)提出了行为因果机制的驱力概念,以代替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曾一度占统治地位的本能理论。所谓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如食物的需要、性的需要、逃避痛苦的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

让驱力理论得以大力推广的是赫尔(C.L.Hull),他认为,机体的需要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激起有机体的行为。内驱力是一种中间变量,其力量大小可以根据需要持续时间的长短、引起行为的强度或能量消耗从经验上加以确定。在赫尔的理论中,内驱力主要有两种:原始性内驱力和继发性内驱力。原始性内驱力同生物性需要状态相联系,并与有机体的生存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内驱力产生于机体组织的需要,如饥、渴、呼吸、睡眠、性交、回避痛苦等。继发性内驱力是对情境或者环境中的其他刺激而言,这种情境会随着原始性内驱力的降低而产生作用,成为个体的另一种内驱力。

相关理论

驱力减少理论(drivereduction theory)

1943年,赫尔提出了驱力减少理论(drive reduction theory),即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供给机体力量或能量,以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弱驱力。

例如,缺少食物(需要)会产生饿(驱力),它推动个体去寻找食物并产生进食的行为,进而驱力就会降低直至消失。赫尔强调经验和学习在驱力形成中的作用,认为学习对机体适应环境有重要的意义,而人的行为主要是由习惯支配的。因此,产生某种行为的反应潜能(P)等于内驱力(D)和习惯强度(H)的乘积,可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P=D×H

局限性

驱力理论看到了行为的内在动力的作用,相对于本能论来说,应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是,驱力理论并不能解释人类所有的行为,这种内在的动力(生理驱力)仍不能构成动机的全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