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04 03:13
起源
汉代的经学,出现了今古文之争。今文经用汉时通行的隶书抄录,古文经用古代篆文抄录。除此而外,两派所据经书的字句、篇章以及所记事物和人物也都有不同之处。双方各持己见,形成学派之争。至东汉,著名学者许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故撰《五经异义》,论述古文经与今文经的不同。
许著问世之后,郑玄不同意许慎的看法,即著《驳五经异义》,对许慎之说进行反驳。两书均已失传。《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收入此书,而至《宋史·艺文志》则未见,故两书可能在唐宋之间散佚。新、旧唐书著录此书,称《五经异义》十卷,许慎撰,郑玄驳。《四库全书总目》据此认为“盖郑氏所驳之文,即附见于许氏原本之内,非别为一书”。
《驳五经异义》的一些内容散见于各种经书的注疏及《太平御览》等类书之中。明代有题为王应麟编的辑本。清修《四库全书》时,认为该本“错杂相参,颇失条理”,故重新厘正,以义、驳两全者汇列于前,仅存义或驳者,则附录于后,成《驳五经异义》一卷。另将清代学者朱彝尊和惠栋所辑佚文,删重去复,选定五十七条,别为补遗一卷附于其后。
此外,《驳五经异义》还有清王复、孔广森、黄奭、袁钧等多人的辑本,分见于《榕园丛书》、《艺海珠尘丛书》、《通德堂遗书所见录》、《汉学堂丛书》、《郑氏佚书》等丛书之中。清末有皮锡瑞《驳五经异义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