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2 20:07
民国时期,一个严重缺水的小山村里,孙校长带领一女二男3位老师建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还有一位特殊人物,在花名册上他是英语教师驴得水,实际上,它是为学校运水的一头驴。面临教育部特派员的到访检查,大家决定让一个铁匠来冒充这个叫驴得水的老师。事情在特派员到来后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铁匠不仅蒙混过关,而且特派员对这位“驴”老师相当欣赏,并决定将他“包装”成教育家以得到来自美国的赞助。事件的发展越来越超乎校长和老师们的预料。为了大局,校长不断让步,而局势也越来越失控,最早为了美好初衷来到乡村教学的老师们纷纷变成了另外的样子。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创作背景
2009年初,周申和朋友吃饭的时候聊出一个故事:一个缺水的地方,有个学校养了一头驴挑水,可谁都不愿意出养驴的钱,于是校长便将这头驴虚报成了一位名叫“吕得水”的教师,用“吕得水老师”的工资来养驴;当上级领导来检查,要见这位吕老师的时候,大家只能编造各种借口搪塞。饭局只是随性一聊,周申意识到这是一个好的故事题材,于是当天便与创作伙伴刘露一起讨论,并决定将其拓展成了一个电影大纲。
剧本大纲搁了两三年,辗转于各个电影公司,一直没有开机的机会。周申原本想做成一个完全现实主义的、《桑树坪纪事》那样的一个戏,所以他还想沉淀一下,用一段时间去下乡体验生活。直到2013年5月,网络上开始流传一部同名的微电影,却是其他人拿了这个大纲拍的一个“公益作品”。为了维护版权,周申开始了《驴得水》舞台剧的排演。
剧本改编
由于缺乏真实的农村生活经历和情感,对于“写实”的戏剧目标仍然是一个问题。周申和刘露的最终决定是绕开它,将戏的时间、空间都架空,“宁愿虚构,也不能容忍虚假”。其次,将原本农村教育主题的戏改成讨论知识分子的戏。
舞台布景
舞台上的桌椅、黑板、农具是剧组从农村淘来的,演员们的服装也是民国时的时装、旗袍。
《驴得水》的舞美制作还原了民国时期的场景,但不仅仅是场景,人设与关系、灯光与音效和舞美也把观众们带回了民国。虽然服装和道具与现代相差甚远,但不变的是对人性的剖析与拷问。它不露锋芒的尖刻和智慧的表达深入人心,是一部幽默中有酸楚,荒诞中有反思的作品。(凤凰网评)
剧本让《驴得水》拥有了先天优势,故事没有任何铺垫,叙事节奏干净利落,情节转换毫不拖泥带水,120分钟的演出肥瘦相间、不甜不腻、辛辣有度、味道刚刚好。逻辑清晰,价值指向明确,谁都能看懂它在说什么,观剧之痛快无非在于观者和创作、表演者达到高度的精神统一,表面的爆笑下面藏着默契的会心一笑,剧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这狡猾的创作也算是水准体现之一种。
剧中9名演员没有主角、配角之分,无论是校长、校长女儿,还是教育部官员、“铁匠”媳妇,身上都有哏儿,观众会不由想到这个团队是怎么对付到一起的,在对剧的理解以及在表演上的统一性方面,他们表现出良好的合作。
《驴得水》学会了把锋芒藏得很深,或者换个说法,它压根就没打算藏什么机锋,本来打算被包裹于戏剧核心的东西,全部外翻出来给观众看,但和“浑不吝”式的装疯卖傻不同,它的立意与表达,是高级的、智慧的。它的尖刻批判令人激动,它对人性真实一面的坦诚描述令人信服,但它传递的思想却又是忠厚、温和以及充满希望的,观众很难想象“释放戾气”和“给予希望”这两种功能会在一部剧里同时出现。(《中国文化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