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蹄草

更新时间:2024-10-09 10:12

驴蹄草(Caltha palustris L.)是毛茛科、驴蹄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部无毛,有多数肉质须根。茎高可达48厘米,实心,具细纵沟,基生叶有长柄;叶片圆形,圆肾形或心形,顶端圆形,基部深心形或基部二裂片互相覆压,边缘全小齿;聚伞花序;苞片三角状心形,边缘牙齿;萼片黄色,倒卵形或狭倒卵形,花药长圆形,花丝狭线形;种子狭卵球形,黑色,5-9月开花,6月开始结果。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部无毛,有多数肉质须根。茎高(10-)20-48厘米,粗(1.5-)3-6毫米,实心,具细纵沟,在中部或中部以上分枝,稀不分枝。基生叶3-7,有长柄;叶片圆形,圆肾形或心形,长(1.2-)2.5-5厘米,宽(2-)3-9厘米,顶端圆形,基部深心形或基部二裂片互相覆压,边缘全部密生正三角形小牙齿;叶柄长(4-)7-24厘米。茎生叶通常向上逐渐变小,稀与基生叶近等大,圆肾形或三角状心形,具较短的叶柄或最上部叶完全不具柄。

茎或分枝顶部有由2朵花组成的简单的单歧聚伞花序;苞片三角状心形,边缘生牙齿;花梗长(1.5-)2-10厘米;萼片5,黄色,倒卵形或狭倒卵形,长1-1.8(-2.5)厘米,宽0.6-1.2(-1.5)厘米,顶端圆形;雄蕊长4.5-7(-9)毫米,花药长圆形,长1-1.6毫米,花丝狭线形;心皮(5-)7-12,与雄蕊近等长,无柄,有短花柱。蓇葖长约1厘米,宽约3毫米,具横脉,喙长约1毫米;种子狭卵球形,长1.5-2毫米,黑色,有光泽,有少数纵皱纹。5-9月开花,6月开始结果。

主要变种

生长环境

驴蹄草在中国西南诸省生长在海拔1900-4000米间山地,在陕西及山西一带生长在1300-2000米间山地,自河北东北部以北生长在600-1400米间山地。驴蹄草适应性较强,生于亚高山草甸、灌丛、林下,也生于沼泽化草甸,耐寒性强。生长的土壤为沼泽化草甸土,由于低温和通气性不良,有机质分解慢,大量有机质积累成泥炭层或半泥炭层。土壤pH6-8。在中国内蒙古,多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山地的东麓及南部山地草甸、林缘、林下湿地(牛扼湖畔)有时也生于季节性积水洼地。常与以乌拉苔草为建群种的沼泽草甸和以白毛羊胡子草为优势种的沼泽草甸的伴生种出现。在中国青海高原,以西藏嵩草为优势种的草甸中,驴蹄草与甘青报春、条叶驴蹄草与甘青报春、条叶垂头菊等为伴生种出现。在中国四川红原,若尔盖和甘南的宽谷,河流阶地,海拔3400米的地区,植物种类多,除西藏嵩草为优势种外,杂类草中驴蹄草常以优势种出现,呈小群落分布,草层密度较大,覆盖度可达60-90%。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西藏东部、云南西北部、四川、浙江西部、甘肃南部、陕西、河南西部、山西、河北、内蒙古、新疆。在北半球温带及寒温带地区广布。

育植技术

驴蹄草可采用播种或分株繁殖,春、秋季节均可进行繁殖,栽植时如能施些有机肥则有利于驴蹄草的生长。

主要价值

全草含白头翁素和其他植物碱,有毒,可制土农药;全草可供药用,有除风、散寒之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