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8-13 13:54
驻锡,汉语词语,读音是zhù xī,意思是僧人出行,以锡杖自随,故称僧人住址为驻锡,这里“驻”即车马停住,或止住停留之意。“锡”是指僧人所用锡杖。出自《禅林象器笺》。
指僧侣长期驻留一地。‘锡’指锡杖。锡杖之梵语为khakkhara或kikkhara,音译吃弃罗、隙弃罗;意译为有声杖、声杖、鸣杖、智杖、德杖、金锡。或单称杖。锡杖为比丘所持十八物之一,上端有金属所作之镮,振荡时则发出声音。其功用有二,一为比丘巡历步行时,藉其振动所发出之声音惊逐禽兽虫虺。二为行乞时,当作通知之用。又,由于锡杖为比丘旅行所持之物,故‘驻锡’成为比丘住于一寺或一山的代称。此外,僧人之初入住某一寺院,称为挂撘。
《禅林象器笺》〈丛轨门〉云︰‘初入丛林者,挂衣钵袋于僧堂单位,钩也。故凡住持容行脚人依住,曰︰许挂撘。’此一‘挂撘’,亦称‘挂锡’。
《禅林象器笺》引《祖庭事苑》云︰‘西域比丘,行必持锡,有二十五威仪。凡至室中,不得着地,必挂于壁牙上。今僧所止住处,故云挂锡。’
唐·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大师﹞遂驻锡卓菴,名其地曰龟洋焉。”
清·钱泳《履园丛话·祥异·锡杖御盗》:“康熙中,谛辉和尚驻锡灵隐寺,一夕,忽呼侍者曰:‘取吾锡杖横山门间,今夜有凶人来,当慎之。’”《人民日报》1981.2.28:“我带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和尚当年驻锡的白龙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