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谏

更新时间:2024-06-09 23:03

骤谏,拼音zhòu jiàn,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屡次进谏,出处是《左传·宣公元年》。

解释

屡次进谏。

出处

《左传·宣公元年》:“晋侯侈,赵宣子为政,骤谏而不入,故不竞于楚。”

《左传·宣公二年》:“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史记·周本纪》:“召公曰:‘昔吾骤谏王,王不从,以及此难也。今杀王太子,王其以我为雠而怼怒乎?夫事君者,险而不雠怼,怨而不怒,况事王乎!’”

《史记·赵世家》:“灵公立十四年,益骄。赵盾骤谏,灵公弗听。”

晋书·宣帝纪》:“帝( 司马懿 )以达(孟达)言行倾巧不可任,骤谏不见听,乃以达领新城太守,封侯,假节。”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