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缺损

更新时间:2023-10-24 21:25

因创伤或手术所致的骨质短缺,称为骨缺损。由于骨缺损的存在,常造成骨不连接,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及局部的功能障碍。

病因及常见疾病

在病理过程中所造成的骨缺损,如创伤、炎症、骨病等因素所造成粉碎骨折、开放骨折大块骨组织缺损,炎症所致的骨坏死脱落分离,骨梗死或骨缺血性坏死所致大片骨坏死所造成的缺损等,这些都属于疾病所造成的骨缺损。而手术所造成的骨缺损是人为的因素所致。

治疗原则

骨缺损的治疗主要是植骨,以修补骨的缺陷。

以往治疗有限的骨缺损可采用自体松质骨移植,然而当骨缺损长度到达骨干直径的1.5倍时,将超过自体修复的临界状态,常常会出现骨吸收和不愈合的情况。传统治疗大段骨缺损主要有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技术、开放植骨技术(Papineau技术)、骨搬运技术(Ilizarov技术)等,但是这些技术治疗周期长,对技术要求也较高,较易出现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临床运用受到一定的限制。2000年一种基于人体异物反应和骨再生能力的新技术被Masquelet等首先报道并运用于临床,运用该技术治疗35例长骨骨干大段骨缺损(4~25cm)患者,所有患者植骨后平均4个月影像学检查提示骨缺损愈合。2010年Masquelet等再次报道了运用该技术治疗手腕部骨缺损,认为该技术不仅适用于长骨骨缺损,也可以适用于手腕部的骨缺损,同时避免了在可能存在感染的情况下行带血管蒂的骨移植手术,提出无论骨缺损大小均可应用诱导膜技术进行骨缺损的修复,扩大了该技术运用的范围。随着显微外科技术、骨外固定技术、生物材料与骨组织工程技术等的不断发展,Masquelet技术的应用逐渐增多,通过技术的改进及与其他相关技术的结合,使得临床治疗大段骨缺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