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3 09:04
《高卢战记》是古罗马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创作的报告文学,是他对自己功业所做的看似“平实”的记录,发表于公元前51年。
《高卢战记》作为凯撒作战心得的结晶。从战记叙述时间结构上,分别记述了凯撒对厄尔维几人的战争,凯撒在高卢的外交活动,对日耳曼人的战争,对不列颠、对比利时人的战争,对文内几人的海战和对日耳曼人的报复,凯撒入侵并镇压高卢大叛乱和阿来西亚之战。
对厄尔维几人的战争。公元前58年凯撒同厄尔维几人之间爆发的第一次战争是阿拉河之战。阿拉河流经爱杜依和塞广尼居住地,注入罗唐纳斯河,因为水流并不湍急,所以厄尔维几人打算涉险过河。根据侦察人员的报告,厄尔维几人的部队四分之三已完全渡过,大约还有四分之一留在阿拉河这边,凯撒立刻率领罗马军团直扑尚未渡河的敌人,并消灭其中大部,其余的敌人都四散逃走,躲到最近的森林里去。首战胜利后,为了彻底歼灭厄尔维几人的主力,凯撒迅速渡过阿拉河,追击厄尔维几人。凯撒并不急于同敌人决战,而是采取尾随战术,伺机歼灭敌人。当厄尔维几人运动到别布拉克德城之后,凯撒发现了战机。别布拉克德城四面环山,凯撒利用山地地形,迅速抢占制高点,堵住敌人的出路,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敌人的主力。经过激烈的厮杀之后,厄尔维几人在罗马人的打击之下死伤惨重,向一座小山逃去。凯撒布置罗马军队一面继续追击厄尔维几人,另一面抵抗厄尔维几人的盟军一一波依人和都林忌人。经过惨烈的战斗之后,最终罗马军队歼灭了厄尔维几人的主力。厄尔维几人不得不派人求降,“他们在路上遇到凯撒,投身在他脚下,含着眼泪低身下气地恳求讲和。”在交出人质和武器之后,凯撒接受了他们的投降。战胜之后凯撒并没有对厄尔维几人采取民族灭绝政策,而是采取了宽容的策略。凯撒命令厄尔维几人和他们的盟友都林忌人、拉多比契人都回到原来住地,并命令阿罗布洛及斯人向厄尔维几人提供粮食救济,稳定其残部。
凯撒在高卢的外交活动。厄尔维几之役后,全高卢的使者都赶来向凯撒道贺。他们认识到厄尔维几之役给高卢人带来好处,因为厄尔维几人迁移的目的在于向全高卢发动战争,建立霸权。因此,高卢各部在这场战争之后都约定在罗马领导下召开高卢大会。爱杜依人首领,狄维契巴阿古斯在高卢大会上向凯撒报告了北高卢的危机一一阿里奥维司都斯率领的日耳曼人的入侵。全部高卢使者在凯撒面前痛哭流涕,哀求凯撒出兵。鉴于第一,爱杜依人是罗马的盟友,现在他们受到日耳曼人的奴役,这对罗马来说是一种耻辱;第二,如果放任日耳曼人大批地涌入高卢,会对罗马在高卢的利益产生威胁;第三,阿里奥维斯都斯那种自高自大、不可一世的态度也令凯撒难以忍受。所以,凯撒决定干预此事。于是凯撒派遣使者到阿里奥维斯都斯那里进行斡旋,而阿里奥维斯都斯却以高卢战胜者的名义,要求同罗马平分高卢的统治权。并誓言决不归还爱杜依人的人质,还威胁凯撒说,“凯撒只要愿意,尽可一试,领教一下战无不胜的日耳曼人一一武艺娴熟,十四年没在屋子里住过的日耳曼人,凭他们的勇敢,能干出点什么样的事业来。”
对日耳曼人的战争。外交斡旋失败后,凯撒决定迅速采取行动,率军进攻阿里奥维斯都斯。凯撒首先抢占了阿里奥维斯都斯正在进军的塞广尼人最大的市镇维松几阿。此时,凯撒军中却出现了对日耳曼人的恐惧情绪,凯撒通过劝说和鼓励稳住了军心,消除了罗马人对日耳曼的恐惧感,增强了士兵的信心。凯撒在战前再次提出商谈的请求,谈判未果,阿里奥维斯都斯的骑兵却突然向凯撒发动袭击。凯撒认为会谈已经没有必要,严阵以待。但阿里奥维斯都斯拒不出战,企图跟罗马军队打消耗战。凯撒果断采取了诱敌上钩的战术,除了每日在敌人营前叫阵之外,还在大本营外设置一个人数不多的小营。终于,阿里奥维斯都斯出战。在双方决战中,凯撒采用两翼包抄的战术,击败顽敌,追击日耳曼人直至莱茵河为止。大部分日耳曼人无法渡河而被歼,少数人包括阿里奥维斯都斯逃脱。通过这场战争,凯撒沉重地打击了日耳曼人在高卢的势力,维护了罗马人在高卢的优势,震慑了日耳曼人。“这场战事的消息传过莱茵河,已经到达河边的苏威皮人听到后,开始回家”。
对比利时人的战争。赶走阿里奥维斯都斯之后,高卢的局势看似稳定,而内在隐患依然存在。公元前57年,当凯撒的军队在内高卢的冬令营体整时,突然传来消息:整个比利时人结成联盟,反对罗马。主要原因是他们害怕罗马会征讨他们。凯撒一方面迅速进兵,直抵比利时人边境,并迅速地与惧怕罗马的比尔及近邻雷米人建立联盟关系。另一方面,又要求爱杜依人(罗马的盟友)设法吸引和分散比利时联军的力量,他用计谋让爱杜依人把军队开进稗洛瓦契人的领地,迫使稗洛瓦契人同爱杜依人开战。这样,既加强了自身力量,又分散了敌人的力量。凯撒率军在阿克松奈河北侧与比尔及人展开了第一次会战,罗马人初战告捷,稗洛瓦契人投降罗马。三天之后凯撒军队在萨比斯河边同以纳尔维人为首的高卢联军遭遇。凯撒的先头部队刚刚渡过河就遭到了比利时人的袭击。敌人同时对罗马的辐重部队发起攻击,使得凯撒军队仓促应战,右翼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在危机之中,凯撒亲自指挥右翼第十二军团作战,“他从后军的一个兵士手中抢过了一面盾一一因为他自己来的时候没有带一一就向阵线的第一列赶去,一面叫着百夫长们的姓名,鼓励着其他兵士,吩咐他们把连队标志移到前面去,连队与连队之间拉开,以便更自由地运用剑。他的到来,给士兵们带来了希望,他们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各人都想在统帅的亲眼目睹之下,表现出自己即使身历险境时还骁勇善战到何等程度。”在凯撒的身先士卒的鼓舞下,罗马军队奋力杀敌,终于全歼了纳尔维部。在萨比斯河之战后,凯撒又攻占了阿杜亚都契人要塞,整个比利时联军的主力被完全消灭,外高卢北部的反抗被彻底镇压下去。
对文内几人的海战和对日耳曼人的报复。公元前56年,外高卢西北部濒临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峡的文内几人发动了叛乱。凯撒对文内几人的战争史罗马在高卢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海战。由于天然的原因,文内几人的战船由橡木造成,结实坚固,船头和船尾都比较高,锚用铁链拴牢,船帆是用毛皮或薄革制成,可以抵御咫风的冲击。面对文内几人的海上优势,凯撒发明了钩刀战术。罗马人在一根长竿上绑缚锐利的钩刀,先用钩刀钩住敌船桂上的绳索,然后用力划动船只与敌舰分离,敌船上的绳索就会被割断,船帆也必定落下来,这样罗马军队的格斗优势就发挥出来了,文内几人找不出更好的对付方法,只能匆匆逃跑。罗马人趁势追击,彻底打败文内几人的海上力量。公元前55年,由于受到日耳曼苏威皮人多年以来的侵扰,日耳曼人中的乌西彼得族和登克德里族大批渡过了莱茵河,抢占高卢门奈比人的领上,威胁到高卢边疆的安全。凯撒用他自己想出来的建造方法在莱茵河上架桥,罗马军队第一次渡过莱茵河,向日耳曼诸部落展示罗马人的军事实力。公元前53年,外高卢发生了反抗罗马统治的叛乱,凯撒镇压了此次叛乱,由于日耳曼人曾派军队帮助叛军,凯撒决定出征日耳曼,于是凯撒第二次渡过莱茵河,由于苏威皮人躲到森林里企图伏击罗马人,凯撒恐因粮草缺乏、孤军深入而遭失败,遂领兵撤回高卢。
凯撒入侵不列颠。公元前55年,凯撒在巡行日耳曼之后,认为高卢和日耳曼的边界问题得到暂时的缓解,于是决定入侵不列颠,进一步扩大罗马的疆界。凯撒军队在登陆作战中遭到不列颠战车阵的顽强阻击,在付出了一定牺牲的情况下,罗马军队终于成功登陆,由于凯撒运送给养的十八艘大船受到风暴袭击而被冲毁淹没,凯撒在击溃不列颠人之后撤回高卢。公元前54年,在安排好高卢的事情及做好一切准备之后,凯撒第二次入侵不列颠,意外的情况再次出现:风暴将罗马舰只全部撞坏,给罗马人造成极大的损失。凯撒急令停止追击敌人,修理船只,准备后援。不列颠人吸取了上一次作战失败的教训,首先利用步兵吸引罗马的骑兵队,然后排出战车阵冲击罗马的步兵军团,同时还排出散兵来骚扰罗马人。不列颠人的这种迅速集结而后又迅速撤离的战法,让罗马人吃尽了苦头。就这样,由于无法支撑长时间的消耗战,凯撒第二次远征不列颠再次无功而返。总之,凯撒两次入侵不列颠都未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高卢大叛乱和阿来西亚之战。公元前53年,高卢再次发生小规模叛乱,凯撒在镇压叛乱后,严惩了森农内斯人和卡尔努德斯人,并处决了阿克果。这一事件激起了高卢人普遍的不满。进而导致高卢大起义的爆发。公元前52年,当凯撒在意大利处理政务时,高卢人趁机发难,掀起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抗运动。这场起义的发起人是卡尔努德斯人,他们首先攻克钦那布姆城,把那里的罗马公民全部杀死,进而引起高卢各部纷纷响应。在阿浮尔尼人的贵族维钦托列的煽动与游说下,森农内斯人、巴里西人、庇克东内斯人、卡杜尔契人、都农耐斯人、奥来尔契人、雷穆维契斯人、安得斯人以及所有其他毗邻大洋的各族,都聚集到他的旗下,组成联军,掀起了反对罗马的最大规模的战争。凯撒接报之后,经再三考虑决定马上出兵平叛。战争初期,凯撒接连获得胜利。维钦托列在遭到几次失败之后,采取坚壁清野的作战方法,跟罗马军队打消耗战。凯撒在后勤补给极为不利的情况下,穷追猛打,攻占阿凡历古姆,进行粮草补给和体整。补给之后,凯撒率领六个军团进攻及尔哥维亚镇,由于爱杜依人的反叛,罗马军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凯撒与副将拉频弩斯合兵一处,对维钦托列进行最后的打击。此后,绝大多数的高卢部落在毕布拉克德召开高卢大会,一致同意由维钦托列担任统帅,继续抵抗罗马。而此时高卢联军已是强弩之末,在同罗马军团的会战中被击败,退守到孟杜皮人的城市阿来西亚。阿来西亚之战是整部《高卢战记》中最为精彩的一个章节,也是全书的高潮。初战双方骑兵冲杀,凯撒果断派出日耳曼骑兵,击败高卢骑兵,维钦托列战败后,闭门不出。凯撒在城外构筑防御工事,严密封锁阿来西亚。高卢各邦在得知维钦托列在阿来西亚被围后,组建了一支联军,共八千骑兵和二十五万步兵,驰援阿来西亚。高卢人企图通过内外夹击,消灭凯撒的军队。罗马人面临被两面夹击的困境。凯撒临危不乱,他把全部军队分别布置在工事的两面,进行前后两面防守,然后命令骑兵出战。凯撒再次使用日耳曼骑兵,击溃了高卢人,罗马军队逐渐形势好转,开始追赶撤退下去的外围敌军,使敌人无法重新集中,从阿来西亚城中出来的人重又退回城中。此后凯撒再次击退了外围高卢援军的进攻。高卢人两次被打退,损失惨重,于是他们寻找到罗马军队防御工事的一个薄弱之处,发动绝地偷袭。此役战线太长,双方陷入胶着,关键时刻,凯撒身先士卒,投入战斗。士兵们在凯撒勇敢精神的鼓舞下,奋力拼杀,彻底击溃高卢人。维钦托列看到外援基本被歼,败局已无法挽回,只好向罗马人投降。这场艰苦的围困战最终以罗马人的胜利告终。至此,高卢战事基本结束。
历史背景
高卢战争始于公元前58年,由于厄尔维几人(Helvetii)的大规模迁徙和移民威胁到了罗马在高卢的利益,凯撒迅速进兵,开始了他在高卢的第一战,并获得了初战的胜利。首战获胜后,许多高卢部落归顺凯撒,他们邀请凯撒参加泛高卢会议,在会上凯撒得知日耳曼国王阿里奥维司都斯侵入爱杜伊人(罗马在高卢的盟友)的领地,于是在这一年恺撤又与阿里奥维斯都斯(Arioristus)作战,将他赶回莱茵河(Rhcnus)东岸,从而确立了罗马在高卢中部的霸权地位。公元前57-56年,凯撒出兵镇压了比利时(Belgium)人的叛乱,并发兵征讨了沿海的文内几人(Veneti)及其盟邦,征服了整个高卢北部和沿海地区,期间他还派遣副将拉品努斯征服了阿奎丹尼(Aquitania)。到公元前56年末,凯撒已经基本上控制了整个高卢地区。此后,他在外围进行了一些战斗,先是赶走因受到苏威皮人威胁而越过莱茵河的日耳曼族的乌西彼得(Vsipctes)和登克得里人(Tencteri),后来又两次入侵不列颠(Britannia),两次渡过莱茵河。公元前52年,爆发了维钦托列(Vercingelorix)领导的高卢大起义,但在阿来西亚(Alesia)决战中起义以失败而告终,镇压高卢大起义之后,凯撒基本上巩固了罗马在高卢的统治地位。而后的一年时间里,凯撒镇压了各地小规模的叛乱,到公元前51年,高卢战争以恺撤彻底征服整个高卢而宣告结束。
创作历程
《高卢战记》的写作时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定的说法,学者们推测,凯撒是在公元前52一前51年的冬天开始写作的,这一推断是建立在凯撒所处的政治环境之上的。此时,凯撒需要通过写作为自己在高卢发动的战争和扩张军事实力的行为进行辩护。因此,关于《高卢战记》写作时间的推测其实是建立在这部著作是进行政治宣传和为自己辩护的推测之上的。使用这一假设的写作动机是为了证明假设的写作日期,反过来使用假设的写作日期是为了证明假设的写作动机,因此这一假设尽管合情却没有确实的材料来证明。另一种观点认为,凯撒从公元前58年到前52年,每年写作一卷,因为他每年都要向元老院汇报工作。
公元前52年一前51年,凯撒面临的政治形势相当严峻,他在高卢的任期即将结束,由此带来政治前途的很多不确定因素,同时他的政敌也会利用他在高卢的一些行为伺机攻击陷害他。据苏维托尼乌斯记载,在“三头同盟”期间,借助于庞培和克拉苏的影响,凯撒在国家拨给的军团之外,又自己组建了几个军团,其中还有由高卢人组成的军团,凯撒用罗马的方式训练和装备这些士兵,并且给他们罗马公民权。利用这些军队,他“不放过任何战争借口,不论它是多么不公正或多么危险,既向敌对的野蛮民族,也向同盟的民族寻衅,以致有一次元老院命令派一个专门委员会去调查高卢各行省的局势,有些人甚至建议把凯撒交给敌人。为了获得罗马内部的同情与支持,并展示自己在高卢建立的军事功绩,以提高威望,打击庞培的派系,写作一部著作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回应国内敌对派系的诋毁,对于凯撒来说,的确是一件必要而有益的工作,因此,认为他在公元前52一前51年写作《高卢战记》的说法更加令人信服。
这本书发表于公元前51年。凯撒的一位副帅希尔提乌斯曾为此书续写了第八卷,把战争叙述到公元前50年。
宣扬自己
从凯撒的政治活动以及战记的写作特征来看,凯撒的历史写作继承了罗马史学的政治传统。通过《高卢战记》的写作,凯撒宣传了自己的军事功绩,将自己为国家的荣誉征战的历史过程展现在罗马人民面前,其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的政治威望,把在高卢的军事成就转化为登上政治顶峰的强大资本。
在《高卢战记》叙述的内容中,对于在高卢地区发动的战争以及征兵行为,凯撒始终强调罗马国家的利益受到威胁。
通过《高卢战记》的写作,凯撒宣传了自己的军事功绩,将自己为国家的荣誉征战的历史过程展现在罗马人民面前,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的政治威望,将凯撒在高卢的军事成就转化为登上政治顶峰的强大资本。他在写作中通过描写厄尔维几人的勇敢来突出凯撒自己的英勇,“勇气”即“荣誉”,即“美德”。他对日耳曼人开战的理由是日耳曼人侵犯了罗马在高卢的盟友爱杜伊人,这是对罗马国家荣誉的挑战,因此凯撒义不容辞地发动对日耳曼贵族阿里奥维斯都斯的战争。而镇压比利时人和高卢大起义的战争是因为他们反抗罗马在高卢的统治,反抗罗马在高卢的霸权。凯撒两次远征不列颠更是为罗马开疆拓上,扩大罗马霸权,为国家荣誉而战。
神学思想
神学思想是凯撒在进行高卢战争中运用的重要思想武器,它不仅对整个战争的发动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借口,同时也对凯撤本人、他所带领的军队以及他的对手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对于凯撒本人而言,在战争中运用神学思想,可以使他带领的军队打着合理的神明旗号去发动对高卢的战争,这对于凯撒来说是极其有益的。首先可以使他做到师出有名,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声誉,同时也可以给在罗马境内的政敌们以有力的回击。在神学思想的帮助下,他可以带着合理的盾牌去发动带有侵略性的战争,在被征服地区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使他有更多的金钱和土地去扩充自己的实力,以致他在政治上更加如鱼得水。同时这种神学思想在无形中也使凯撒本人渐渐得到神化,这有利于他进一步巩固自己在罗马权力链条中的地位,使他向权力中心的宝座又跨进了一大步。
其次,对于凯撒一方的作战士兵而言,凯撒所运用的神学思想可以减弱甚至消灭官兵内心的侵略意识,因为凯撒的这种神学思想可以增加战争的合理性,使士兵们内心毫无侵略感,侧门自认为进行战争是去完成神明所赋予的使命,反而会更卖力地投入到战争中去。另外,这种神学思想可以提升士兵们的胜利信心。士兵们被凯撒灌输的这种神学思想,由于增加了使命意识、合理意识,使得士兵对于战争的结果保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这是正义的,同时又得到了神明的庇佑,取得胜利是必然的。
再次,对于凯撒的敌方而言,凯撒所运用的神学思想增加了进行战争的合理性及神明授权意识,这或多或少的会给敌方一些心理暗示,首先在心理战上给敌人重重一击,告诫对方自己是有神明相助的,让对方不要自取灭亡。在那个宗教神灵信仰如此繁荣的时代,这种心理攻击的效果显得更加明显。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凯撒的这种咄咄逼人的姿态也使得被侵略地区的人民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这也增加了凯撒征服这些地区的难度。
最后,对整个罗马帝国的最后形成而言,凯撤的这种神学思想,对加强对官兵的思想控制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对于宗教神灵的信仰会逐渐过渡到对一种宗教文化、一种思想传统意识的信仰,这种思想上的一致性有利于国内思想的统一,这对加强民众的思想控制来说是极其有利的。同时,凯撒的这种对神明的尊重以及信仰会为自己赢得宗教地位,在宗教领域会获得民众们的一致认可,会为他戴上神明信仰者的帽子,这对于他地位的巩固、权力的增强以至后来罗马帝国的建立来说也是有利的。
凯撒在朴素的文风后面想要表达的其实是非常曲折含蓄的心理,他想表明,尽管他在首都罗马的政敌整天在他背后飞短流长,百般中伤他,他却是意大利北部真正的屏障,正是因为有他像长城般地矗立在北方,才有意大利的繁荣和安宁。尽管他采用了毫不引人注目的风格,但是在字里行间从来没有忘记插入一两句话,而且往往是在关键时刻提出这样的观点,来表明自己在每一次艰苦卓绝的战争转折点所起的重要作用。看似轻轻地一笔带过,实际包含了无限深意。
《高卢战记》叙事详实精确,文笔清晰简朴,历来深得爱好罗马历史、拉丁文学和军事史等各方人物的推崇,特别因为凯撒是罗马共和国时代第一个亲身深入到外高卢西部和北部、到过不列颠和莱茵河以东的日耳曼地区、亲眼目睹过当地的山川形势和风俗人情的人,给人们留下的是当时的第一手资料。在他以前,虽也有过一些希腊和罗马作者对这些地方做过一鳞半爪的介绍,但都是道听途说得来的,因此,这本书又成为记述这些地区情况的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它对高卢和日耳曼各地区的从氏族公社逐渐解体、到萌芽状态国家出现这段时间里的政治、社会、风俗和宗教等记述,成为人们研究原始社会和民族学的重要依据。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就曾经大量引用过它,他的其他一些论著像《马尔克》、《论日耳曼人的古代历史》等,也都把本书当作重要的参考文献。
《高卢战记》最能够体现凯撒的写作动机和目的的政治性质。除了写作时间显示出凯撒的政治意图之外,《高卢战记》中的叙述也显示了作者的用心,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首推凯撒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叙述高卢战争。这样的叙述方式是以局外人的语气来叙述当事人的行为,不仅给人以客观公正的印象,而且还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事件进行有利于自己的评价,以引导读者的思想。
《高卢战记》是凯撒的政治前途不明朗的情况之下写作的,语气和写作的风格都比较委婉,因此,也最能体现凯撒的文学才能。
《高卢战记》是研究罗马史的重要史料,记载公元前1世纪西欧社会的情况。《高卢战记》是凯撒存世的重要作品。《高卢战记》不仅因为凯撒的伟大,也因为自身所具有多方面价值。例如,在文学方面,因《高卢战记》以拉丁文创作,长久以来被指定为学习拉丁文的范文。在军事方面,国外学者认为《高卢战记》是唯一一部作为战地指挥官详细记载的古代战争,且他的记载胜过其他古代记载。国内学者也指出在凯撒之前,未有人详细记载过像高卢地区、不列颠地区、日耳曼地区,因此凯撒的《高卢战记》是近现代史家研究古代日耳曼人和凯尔特重要依据。《高卢战记》不仅仅提供重要的军事事件知识,也详细记载当时在高卢生活的各种各样的民族情况,所以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古罗马时期演讲家西塞罗:“它们值得最高称赞,因为它们文风简朴不事雕琢,直率而优美。它们不需任何演说术修饰,就像不穿衣衫的裸体显露其天生丽质那样。在历史记述体裁中没有比这种纯净清澈、简明扼要的叙述更令人满意了。”
罗马作家希尔提乌斯(Hirtius):“它们受到所有评论家如此高的赞扬,以致他好像不是为作家们提供了机会,而是剥夺了他们的机会。可我们对它们的赞扬比其他人还要高,因为他们只知道这些战记被写得多么优美,多么准确;可我们另外还知道,他写这些战记写得多么不费劲,多么迅速”。
关于凯撒的著作,也有不同于以上的观点,“阿西尼乌斯·波里奥就认为,这些《战记》写得既不认真又缺乏真实性。因为,关于许多别人做的事,凯撒太轻信他们说的,而关于许多他自己的事,则不是出于有意就是由于记不清而受到篡改。
中文译本
任炳湘译本
任炳湘译本完成于1978年10月,1979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其底本为Klotz校勘本(1957),并参考了Loeb古典丛书中J.Edwards的英译本,以及W.A.McDivitte和W.S.Bohn合作完成的英译本。此译本中有导言、从Loeb本复制来的地图(地名经过翻译)、内容提要、一定数量的注释与专名索引。
顾枝鹰译本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名为《高卢战记译笺·第一卷》,其中《高卢战记》第一卷译文以德国托伊布纳尔希腊罗马文献丛书(Bibliotheca Scriptorum Graecorum et Romanorum Teubneriana)所收Wolfgang Arno Hering的拉丁文校勘本(2008)为底本,笺注部分大体上以节为单位逐次给出拉丁原文、中译与注释,吸收、采编了数家学者的成果,涉及校勘、语文、历史、军事等多方面内容,是对“注疏式翻译”的尝试。
崔薏萍、郑晓村译本
原出版于台湾岛(1983年,比任译本晚4年),2013年1月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大陆出版,底本为William Duncan的英译本(1895)。
段旭蛟译本
1999年10月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底本未注明,几乎没有注释。译文中病句及排印错误较多:病句如“除非会议上大家同意授权的人之外”(I.30.5);排印错误如前言最后一页的“有人认为该书是凯撒每年向元老院和人民议会所做的书面报告”、“迪韦契阿古斯感激涕零地拥护者凯撒”(I.20.1)。
米拉译本
2013年6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底本未注明,几乎没有注释,译文通俗。
乔光宇译本
发表于“豆瓣阅读”网络平台(在线购买、阅读,4.99元),自言“译本的第一稿主要依据维基资源上W. A. McDevitte和W. S. Bohn(1869)两位译者的公版英译本,后又根据维基资源上的拉丁文本核对和润色了疑难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