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7 18:20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至清,属遵义县大溪里。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属遵义县十五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遵义县大桥区。
1955年,设高坪区。
1959年5月,改高坪公社。
1981年,恢复高坪区。
1992年,区改高坪镇。
2004年3月,高坪镇划归汇川区。
2016年5月,撤销高坪镇建制,设立高坪街道。
2011年末,高坪街道辖高坪、双江2个居民委员会,海龙囤、大桥、鸣庄、永胜、紫荆、新黔、联丰、新拱、排军、清溪、金塘、仁江12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5个居民小组、37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1年10月,高坪街道辖9个社区、6个行政村:高坪社区、双江社区、金塘社区、新黔社区、双狮社区、永胜社区、鸣庄社区、海龙屯社区、学堂堡社区、清溪村、仁江村、排军村、新拱村、联丰村、大桥村,街道办事处驻高坪社区。
2011年,高坪街道有耕地面积83700亩。
2011年末,高坪街道总人口6.4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万人,城镇化率23.4%。另有流动人口1223人。总人口中,男性32411人,占50.6%;女性31670人,占49.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3761人,占99.5%;有苗、仡佬、土家、彝等13个少数民族,共320人,占0.5%。2011年,人口出生率16.7‰,人口死亡率10.1‰,人口自然增长率6.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25.3人。
2011年,高坪街道地方财政收入4733万元,比上年增长26.1%。农民人均纯收入7458元,比上年增长29.2%。
2011年,高坪街道实现农业总产值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农业增加值占全街道地区生产总值的22.2%。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530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蔬菜。2011年,油菜种植面积19200亩,产量1679吨;蔬菜种植面积16000亩,产量31700吨。
高坪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96400头,年末存栏31500头;家禽饲养量48.3万羽,年末存栏30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6335吨;禽蛋829吨;鲜奶330吨;畜牧业总产值1.7亿元。
截至2011年末,高坪街道累计造林23800亩,活立木蓄积量16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5000亩,产量5000吨。渔业以池塘养殖为主。2011年,鱼塘养殖面积3.6公顷,产量35吨;渔业总产值42万元。
高坪街道形成以水泥、矿山、建材生产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5.7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工业增加值占全街道地区生产总值的39.5%。
2011年末,高坪街道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896人,专任教师7人;小学19所,在校生4552人,专任教师29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5所,在校生4834人,专任教师19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159人,专任教师161人。
2011年末,高坪街道有文化艺术团体14个,会员110人;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各类图书室14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藏书2.4万册。2011年,有线电视用户1.96户,入户率100%。
2011年末,高坪街道有体育场地15处,社区和5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
2011年末,高坪街道有卫生院1所;病床75张。专业卫生人员58人,其中执业医师26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1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9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8800人次,住院手术240台次,出院病人3500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
2011年,高坪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6户,人数186人,支出35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57户,人数2084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3人,支出11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234人次,支出41.17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8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9万元。社会福利费8万元,社会服务单位1个,床位35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23人。新增就业人员4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5%。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500人,比上年末增加600人。
2011年末,高坪街道有邮政网点8个,投递点14个,乡村通邮率99%。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4个;固定电话用户0.5万户,比上年增加8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35.3%,移动电话用户0.35万户,比上年增加5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25.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宽带接入用户0.25万户。
高坪街道过境的川黔铁路、崇遵高速公路、320省道、遵绥公路与县乡村公路构成了交通运输网络。
高坪街道因播州杨氏第十五代杨文及妻葬于今境内地瓜堡山腰,墓中之《田氏志铭》有“柑于郡高平未山之原”字样,镇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