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07 20:18
高如松(1905—1974),又名高子明,湖北谷城人。中共谷城党组织创始人之一。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共青团襄阳地委书记。1927年10月至1928年春、1930年春至1931年底,两度担任中共谷城县委书记。1936年冬到延安,分配到中央组织部工作。1945年被派往东北,历任赤峰市委书记、嫩江省委民运部长。1949年回湖北,任襄阳专署首任专员。此后先后在武汉市委、铁道部、国家计委、化工部任职。1974年5月因病在北京逝世。
高如松,又名高祥,高子明,1905年5月生于湖北省谷城县茨河镇白龙岗村。3岁丧父,10岁丧母,依靠外祖母和姨母生活。
1923年考入樊城鸿文中学,1924年转人省立十中就读,1925年已是襄阳学生联合会的主要负责人。上海“五卅”惨案爆发后,他积极召集进步同学商量对策,联合十中、二师、鸿文等几所学校的500多名学生走上街头,高呼“打倒列强”等革命口号,成立查仇队,抵制洋货,开展募捐。在他的发动下,很快募捐到3000多元,寄到上海,支持上海工人的斗争。由于他的出色表现,被群众誉为“襄阳青年运动的领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0月,中共襄阳特支成立,谢远定任书记,高如松任宣传干事,后接任书记。1926年5月共青团襄阳地委成立,高如松兼任书记。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高如松回到家乡担任谷城县委书记。他一回谷城,就深入基层,发展党员,建立组织400多人,并在短时间内将大刀会、红枪会;硬肚会等迷信帮派组织改造为革命武装,相继成立了5支农民赤卫队。1928年4月至8月,先后领导了盛慷、茨河、石花及县城暴动,震撼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鼓舞了鄂西北人民的革命斗志。
1930年,高如松再次担任谷城县委书记,建立了薤山游击队,并担任谷城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为鄂西北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8年至1945年秋,高如松在延安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事,中央管理局人事科长,并参加了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冬至1946年春,他先后在热河等地任县、市委书记,嫩江省委民运部长,省委研究室主任。1949年5月调回襄阳,后任解放后的襄阳第一任专员。
1974年5月17日,他因“文化大革命”的摧残,病逝于北京。
1949年7月1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任命高如松为襄阳地区第一任行署专员。
是鄂北党团组织和谷城党组织的创始人。建国后曾任襄阳行署专员、武汉市桥口区委书记、国家计委研究室主任、化工部专家司司长、中国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