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19 00:48
高射炮火控系统,控制高射炮瞄准与发射的自动化系统。高射炮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搜索、识别、瞄准和跟踪空中目标,测定目标的现在位置,连续计算对空中目标射击的诸元,控制高射炮自动瞄准和适时射击。
按所配备的探测跟踪装置不同,分为光学火控系统、雷达火控系统、光电火控系统和复合火控系统;按解提前量原理,分为测速瞄准具式火控系统和全解式(指挥仪式)火控系统。
高射炮火控系统主要由探测跟踪装置、火控计算机和高射炮随动装置三部分组成。自行高射炮火控系统还包括稳定系统,由瞄准线稳定装置和射线稳定装置组成。
探测跟踪装置用来搜索、识别、瞄准和跟踪目标,测定目标的现在位置,并传输给火控计算机,作为计算射击诸元的原始数据。光学火控系统的探测跟踪装置为光学观测跟踪装置。光学观测跟踪装置(含光学瞄准镜和光学测距机)具有测角精度高、不受电子干扰等特点,但测距精度较低,不能全天候工作。雷达火控系统的探测跟踪装置为跟踪雷达或搜索雷达。搜索雷达搜索目标距离远,目标捕获率高,并能处理和向其他设备提供一个或多个目标信息,为指挥员提供空中情报,利于计算机辅助决策,使火控系统实现多目标跟踪来提高防空作战效率。跟踪雷达(又称炮瞄雷达或火控雷达)能自动跟踪目标,测定目标坐标。其测距精度高,能全天候工作,但易受电子干扰和波束制导导弹的攻击。光电火控系统的探测跟踪装置为激光测距机、电视跟踪装置和红外跟踪装置等。激光测距机测距精度高、操作简单,不受电子干扰,但受大气散射的影响,工作距离受到限制。电视跟踪装置能显示目标图像,测定目标的角坐标,可人工和自动跟踪,低照度电视还可在微弱光照下摄取目标的图像,保证昼夜观测。红外跟踪装置能将目标的红外线转换成人眼可看见的目标图像,测定目标的坐标,是一种较好的夜视探测装置。一个高射炮系统一般配备两种以上探测跟踪装置。
火控计算机是高射炮火控系统的核心。用于接收探测跟踪装置测得的目标位置信息,按不同的目标运动假定和不同的弹道函数计算出射击诸元,自动传给高炮随动装置。火控计算机先后出现过模拟型、数字型、数字模拟混合型三种。
高射炮随动装置是一种反馈控制系统,用于接收火控计算机输出的射击诸元,驱动高炮瞄准和实施射击。
高射炮稳定系统包括瞄准线稳定装置和射线稳定装置,能自动保持自行高射炮的炮身轴线,使瞄准不受车体震动的影响。按系统结构,分为双向稳定系统和瞄准线独立稳定系统。双向稳定系统,其瞄准线的稳定精度与高射炮的稳定精度相同,行进间无法实现精确跟踪与瞄准。瞄准线独立稳定系统具有独立的瞄准线稳定装置,高射炮随动于稳定的瞄准线,可实现高射炮行进间精确射击。
高射炮火控系统的工作过程是:探测跟踪装置搜索、发现并跟踪目标,将所测得的目标坐标输入火控计算机;火控计算机根据目标信息及各传感器提供的信息,依据弹道方程、解命中方程进行计算,求出射击诸元,并传给高炮随动装置;高炮随动装置控制高射炮瞄准射击。同时以高射炮轴线为基准,按射角和方向提前角的负值对瞄准线进行稳定,并将射击诸元及系统的工作状态等信息输给显示器,供指挥员使用。
为解决高射炮对空射击时自动瞄准、跟踪和计算诸元等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装备了光学测距机和简易观测计算仪器。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机械模拟式高炮射击指挥仪,构成了高射炮火控系统的雏形。40年代美国研制成自动跟踪的微波炮瞄雷达,与高炮射击指挥仪配合,提高了命中率。50年代机电模拟计算机的火控系统进一步发展、完善。60年代小型数字计算机开始用于高射炮火控系统。70年代高射炮火控系统多数配备有搜索和跟踪雷达、激光测距机和光学观测跟踪装置、红外和电视跟踪装置,使搜索能力和跟踪精度大为提高。90年代以后,高射炮火控系统的计算机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射击诸元,进行威胁判断和火力分配,优选开火时机,控制雷达记忆跟踪、大闭环校射以及故障自检等,并能在行进间对空中目标进行搜索、跟踪和射击。在地空导弹、高射炮混合编成的防空分队出现之后,又出现了既可控制高射炮,又能控制地空导弹的火控系统。高射炮火控系统将扩大战术指挥功能,逐步向通用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