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0 01:06
《高山下的花环》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谢晋执导,李准、李存葆编剧,吕晓禾、唐国强、何伟、盖克、童超、王玉梅、斯琴高娃、倪大红出演的剧情片。该片于1984年在中国大陆首映,并于1985年11月7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高干子弟赵蒙生(唐国强 饰)被下放到某基层连队历练,他的母亲吴爽(刘燕生 饰)原本计划着让赵蒙生在九连待上一段时间,然后通过军区的关系把儿子调回大城市里来。赵蒙生就是带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心情来到九连任指导员,这个大城市长大的高干子弟显然不适应基层连队的生活,根本无法和战士们打成一片,矛盾和间隙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九连连长梁三喜(吕晓禾 饰)在赵蒙生来之前就获批回家探亲,但看到赵蒙生对工作心不在焉,所以一直没有收拾行李回家。排长靳开来(何伟 饰)说话像个大炮筒,他一直为连长地默默付出忿忿不平,与指导员赵蒙生意见最大的就是他,靳开来自作主张地为连长买好了回家的车票,但他帮连长兴冲冲地准备行李回家时,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连队也接到了即刻开赴战场的命令,连长的探亲计划也泡汤了。但赵蒙生却想当逃兵,他的母亲为他申请来了调令,他要回军区了,愤怒的连长斥责赵蒙生毫无军人的荣誉感,并要求他和连队一起开赴战争。羞愧的赵蒙生终于和战士们一起来到老山前线,在战场上,同志们的流血牺牲最终让赵蒙生成长为一名坚强的作战指挥员。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创作背景
1979年2月17日,中国出动六十多万军队,数百辆坦克装甲车,数千门大炮,在广宁至莱州的整个北部边界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的全线进攻。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部队作家李存葆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出版了,随即在全国引起了巨大轰动。小说红了以后,先是被改成同名话剧(据说当时全国一共有22个演出团体在同时排演这一出戏)和电视剧,在央视播出后轰动一时。此后,《高山下的花环》还被改编为话剧、舞剧、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1984年,改编成同名电影《高山下的花环》。
《高山下的花环》小说,同时被改成电视剧和电影剧本,两家都想拍,又都不放弃,几经协商之后,决定各拍各的。拍电视剧属于“轻骑兵”,速度比电影快得多,电视剧《高山下的花环》在荧屏捷足先登,电影晚了一年上映。
拍摄过程
1984年4月,摄制组的同志们经过反复勘测,决定将山形地貌酷似红河某河段的石河水库作为拍摄点。同时,上级把主要配合拍摄的任务交给了曾在一九七九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荣立集体三等功的云南边防舟桥某部。为了真实、生动、艺术地再现我边防部队抢渡红河、还击越军侵略的战斗场面,他们根据军事顾问高峰和电影导演谢晋的要求,不分昼夜,用三天时间在石河水库架设了一座长250米、重16吨的特种浮桥,保证大批步兵渡河;构筑了一座长180米、重50吨的重型浮桥,保障坦克、炮车过江;开设了一个能保障一个加强步兵连抢渡江河的轻舟渡场;抽调、训练了600名干部战士扮演步兵抢渡红河。配合拍摄的昆明部队装甲兵某部、炮兵某部、步兵某部也从百里之外赶到。
在20世纪80年代初大量涌现的取材于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文学作品以及影视中,《高山下的花环》引起了最强烈的反响。这首先是因为作品写出了那些平凡的人们崇高而伟大的心灵。最有代表性的,当然是梁三喜和他70岁的老母亲。但作家并没有因此把社会生活简单化、理想化。相反,他自觉地、大胆地表现了特定社会环境中部队生活的复杂性乃至阴暗面。吴爽及其儿子赵蒙生在战斗打响之前的种种表现就是最好的例证。靳开来那种“打起仗来还得靠咱这些庄户孙”的愤激之辞,不是没有道理的。对这种复杂性与阴暗面的揭示一方面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同时也反衬出梁家人和雷军长的崇高。
单从影片简介来看,《高山下的花环》似乎有些老套,但如果真的是看过这部影片,才会了解这部电影会带给观众多大的震撼。它不是一曲单纯的解放军颂歌,这部电影设置了一正一反两种对立的形象,解放军大都是英勇无畏的战士,但也有极个别的军人属于贪生怕死的类型,赵蒙生出场时就是个典型的养尊处优式的大公子,喝的是葡萄酒,抽的是中华烟,奢华的生活让赵蒙生完全迷失了军人的本性。《高山下的花环》采取的是双主角的叙述方式,梁三喜虽然显得形象高大全,但他来自一个革命烈士的家庭,所以他拥有这样崇高的精神是可信的。相对而言,赵蒙生这个人物更为引人注目,导演谢晋完整地表现出这个人物的转变历程,赵蒙生从一个心灵上的逃兵转变为刚强无比的战士,这个艰难的转变过程,在谢晋导演的处理下,显得环环相扣,这种完整的人物性格转变,让赵蒙生这个角色更富有非同一般的魅力。这部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也是得益于原著的出色,同名原著的作者李存葆也参与了电影剧本的创作,他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整合在一起,所以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每一个章节都会有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精彩看点。电影很好地把握住了原著的精髓,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共和国军人。(新浪网 评)
入木三分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是使观众看不出导演、摄影、表演,而且忘记自己是在剧场的必要条件。《高山下的花环》之所以使人如身临其境,激起强烈的共鸣,人物心理描绘的成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电影新作》邱明正 评)
该片演员扎实又富有感染力的台词,句句击中观影者的内心,让观众可以感受到一个个鲜活有生命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刻画生动,众多的配角每一个都不让人觉得符号化。层层递进的剧情发展扣人心弦。(北京市人民政府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