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13 09:40
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夏季炎热,月平均温度常在28℃以上,最高达35℃以上,许多喜温而不耐热的蔬菜和喜冷凉的秋冬菜在七、八月间均不能正常生长,致使7-9月蔬菜市场供应不足,出现菜价高,花色品种少的淡季。而高山气候比平原凉爽,常与平原、丘陵地区形成一个明显的季节差,利用这个气候差异,再选择运销对路、耐热、耐早、抗病、耐贮运的强势品种,合理安排茬口,使采收期安排在7-9月间,则可获得最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是改善平原地区夏季蔬菜淡季的供应、使山区农民无须背井离乡打工就可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
我国沿海地区海拔800米以上山地地区。例如有浙江“西藏”之称的丽水庆元县及周边、安徽老革命根据地大别山区等地。
总体特征是:气候温凉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地形复杂,落差很大,河流纵横,因而小气候差异很大。
温度的垂直分布是随拔海高度升高而降低的。在自由大气中,气温的递减率是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5℃~0.6℃,而山区因受地形、坡向、植被等因素影响,气温的垂直递减率一般比自由大气的递减率小,且夏季大于冬季,南坡大于北坡,一般夏季为0.58℃/100米,南坡比北坡大0.05-0.06℃/100米。大多数果菜类、叶菜类、根菜类蔬菜的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2-25℃, 在具体种植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作物的耐热性,选择不同的坡向。如东坡虽然见光早、 增温早,但早晨湿度大、 多雾水,午后无直射阳光,故温度较低;西坡于午后接受强烈直射阳光,昼间温度高;而南坡日间日照时间长,其温度也自然高于北坡。
山区降雨量多,并随海拔升高而增多,尤以夏季最为明显,常比平原地区多两倍, 加之温度比较低,蒸发量相对要小得多,故一般不易出现严重干旱。根据庆元县历史资料分析,从600米-1200米高度上,年平均降水量都在1300-1800毫米之间,雨量的季节分配7-9月占全年的 60%左右。另外山区云雾多、湿度大。
多高山峡谷,日照短、光照弱。不同地点的日照时数不一样,同一座山背荫和向阳面的日照时数一天可差3-4小时之多。随高度增加,空气湿度增加,云雾出现的时间和机率越多,日照时数也随之减少,这在炎热、强光的夏季反而有利于蔬菜生长。此外,高山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成分高有利于改善蔬菜的品质。
山区远离大、中城市,不易受到工业废气、废水的污染,由于植被好,空气清新、洁净,是天然氧吧,为蔬菜生产提供了优质的生态条件。
综上所述,山区发展高山蔬菜,不仅化高寒山区劣势为优势,保证蔬菜市场淡季不淡,满足市场对各种蔬菜的需求,而且与大棚蔬菜相比,拥有品质高,纯天然,绿色无公害等强大优势。在崇尚环保的今天,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高山反季节蔬菜将具有强大的市
反季节蔬菜的发展已成为高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但是从发展的过程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大部分菜农生产粗放,未按无公害标准生产,品质差没有优势,生产科技含量低,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推广缓慢,甚至无法接受;传统耕作方式带来管理粗放、生产效率低、产品单一、多年种植同一品种,没有进行轮作、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老化,严重影响了可持性发展。如石后上、下洋村从发展高山蔬菜开始一直种植白菜,而且种植过程不按科学方法使用肥料以及各种微肥,导致根肿病大面积发生,而对根肿病又无防治药剂,又无抗根肿品种,致使反季节白菜已无法种植,失去了优势;只能种春秋白菜,失去价格优势,效益明显降低。
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低
大部分农民为单打独斗,这部分农户生产水平低,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承担市场风险能力差,也给反季节蔬菜种植管理、科技指导带来困难,产品难以创出品牌。随着农产品市场准入制的实施,这些农民生产的产品很难跟得上市场要求,特别是产品外观整齐度以及无公害要求,效益降低,严重影响了反季节蔬菜的发展。
蔬菜协会管理水平低
随着高山蔬菜产业的发展,一些协会孕育而生,但是能起到作用的很少,如协会在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工作都无法到位,基本上处在有名无实;而且没有目标,对菜农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没有跟上,菜农对协会失去了信心,甚至有人想退出协会。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高山蔬菜生产主要靠个体菜农自身投入,他们的资金主要用于生产成本,对基础设施无法投入;而这几年区政府虽然投入了部分资金对基地进行改造,但大部分基地还是靠雨养灌溉。若高山蔬菜因高温缺水枯烂,经济损失惨重。
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已成为高山区农民的主产业,为推进该产业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丰富品种创特色。首先在观念上要改变,引导菜农用科学的方法和创新观念,试种其它名优特新品种,达到产品的多样化,满足市场需求;通过轮作降低病虫害;通过使用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品质,增加收入。
2、提高质量打品牌。一要瞄准市场缺口,加快发展淡季蔬菜。利用大、中、小棚等设施,采用先进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生产淡季蔬菜,提高淡季市场占有率,使蔬菜达到长期稳定供应。高山蔬菜产业发展过程,由于很多品种没有自己的生产标准很大程度限制了产品品质、产量、效益。二要培育环保型蔬菜,大力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重点推广“绿色蔬菜”生产技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提倡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对蔬菜病虫害做到对症下药、科学用药、轮换用药,加强农药使用源头管理,减少农药污染,杜绝超标菜上市。三要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外观包装工作。今后的发展中应在产品的包装上给予研究与完善,重点发展旅游方便菜、美容保健菜、营养多味菜、无公害蔬菜等,进一步提高蔬菜品质,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销量。
3、培育龙头多渠道。首先要积极探索完善“公司+基地+农民”、“公司+农民”等有效机制,促进企业和农户共同发展。其次要重视发展“订单农业”,通过“蔬菜基地连订单、蔬菜市场引订单、发挥农村能人拿订单、创办服务实体跑订单”等方式,千方百计提高产品销售量,降低农业的生产风险,使“公司+基地+农民”形式成为农民联结龙头、联结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4、搞活流通占市场。一是建立一个既能贯彻政府意图,又反映企业意见的全区蔬菜产业协会,协会由从事蔬菜相关的生产、加工、流通、监督管理的法人和自然人资源组成,以服务为宗旨,协调会员的生产、经营活动,引导各会员之间,会员和省内外同行之间的蔬菜生产、加工、贸易、科研、信息的合作与交流,维护会员的正当权利。培育壮大营销员,通过合股、合作等方式组建销售企业,提高流通队伍的组织化程度,以适应大流通的要求,促进我区蔬菜产业发展和繁荣。二是设立蔬菜信息中心,通过与联动中心的联系,实现与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联网,做好蔬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反馈国内主要产地的生产状况和主要蔬菜批发市场的品种、数量、价格。
5、强化服务促增收。为了将反季节蔬菜产业做强做大,政府需要加大投资加强服务。一是要组织和推进蔬菜产业化。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建立和完善蔬菜领导小组,加强对蔬菜种植业的组织、领导和宏观调控;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努力搞好政策扶持,以优惠的政策和有力措施促进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二是要进一步通过建立高水节水示范项目,完善田间的灌排水功能,建设标准化农田改造项目,争取土地整理项目等,以完善蔬菜基地基础设施,为蔬菜基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强化各项服务工作。要协调好反季节蔬菜公司与当地农民的关系,解决基地用地、用电、用水等问题;经常过问基地的生产、销售和治安情况,为公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业务部门要加强引种、示范、试验工作,通过示范、试验让群众亲身感受,激发他们对新品种、新技术的认识,从而接受新技术、新品种,并通过示范起到辐射作用,推动高山蔬菜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