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9 14:33
覆盖到牙尖,用以恢复咬合关系的嵌体称为高嵌体,属于嵌体的变种,由MOD(多面嵌体)衍变而来。它是特殊类型的嵌体。
后牙牙合面过度磨损者。 后牙牙冠大面积缺损,已做完善牙髓或根管治疗者。
后牙颊尖或舌尖折裂者。
后牙牙合面隐裂者。
特点
(一)针道的预备
针道的固位作用主要是依靠有一定深度的金属针嵌入牙本质内,因针的四周有壁,可产生摩擦力和榫合力,故可阻止修复体向各方移动,因而固位作用好。其固位作用的大小与针道数量和针道间距离有关。一般要求2-4个针道,针道间的距离愈远,则固位越好。针道的位置最好在接近釉牙本质界的牙本质上,深度以1.5-2.0mm为宜。如系死髓牙可适当加深到2.5mm.针道的大小以不超过700号裂钻为佳,各针道间应彼此平行。
(二)短斜面的预备
在牙合面边缘上做短斜面,可以保护薄弱的洞壁和脆弱的牙尖,同时可加强嵌体边缘与牙体组织的密合,使粘固剂不易被唾液溶解,也起到了辅助固位作用。要求短斜面与牙长轴成45℃夹角,短斜面的倾斜度不易太大,以免影响嵌体的固位。
(三)无倒凹
嵌体所覆盖的范围内无倒凹存在,各轴面与针道彼此平行,以便顺利取戴。
针道
18四年Bu曜ess首先提出针型固位体应用于固定修复体,但未被临床医师普遍采用。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逐渐开展针道的应用。针道的特点是牙体组织磨除少,固位力强,应用灵活,常和其他固位型联合应用。所以针道不但可用于高嵌体、嵌体冠,也可用于其他类型固定修复体,起增强固位作用。针道的固位原理仍在传统固定修复固位原理的范围内。应用针道作为固位形式时,需注意针道的深度、直径、位置分布、方向。对于活髓牙,针道的位置必须避开髓角或易伤牙髓的部位,故不在后牙的颊尖和舌尖上制备针道。死髓牙牙体组织较脆弱,应选择健康牙体组织较多处制备针道,确保获得足够的支持力,无论是死髓牙或活髓牙,针道均应制备在牙本质上,针道间距离越大,固位作用越好。针道与修复体应具有共同的就位道,以保证修复体顺利就位。
不同适应症牙体预备设计
(一)后牙牙合面过度磨损、隐裂
过度磨损的后牙,一般都有牙本质敏感和不能咀嚼食物的现象,牙体预备时较为困难。首先磨去突出的边缘,尽量减少颊舌径宽度,以减轻牙合力。然后沿牙合面解剖外形磨除牙体组织,也可适当磨除对拾牙牙尖,获得1.0—1.5mm的间隙,抬缘处作短斜面。用700号裂钻或相当于700号裂钻大小的金刚砂车针制备4个1.5-2.0mm深的针道。针道分别位于后磨牙抬面的近中凹、远中凹、颊沟和舌沟的接近釉牙本质交界处的牙本质内。如为尖牙针道,则位于殆面的近中凹和远中凹牙本质内。高嵌体覆盖整个殆面及殆缘。
(二)后牙大面积牙体缺损
1.一般后牙大面积牙体缺损后,所剩余的健康牙体组织少或为薄壳状,且经牙髓或根管治疗后,牙质较脆弱,虽做充填治疗,仍易发生牙冠纵折或牙尖的折裂,导致治疗失败。为了预防牙折和恢复功能,抬面必须全部覆盖金属。如缺损未涉及邻接关系,设计与牙体预备要求同后牙过度磨损。
2.后牙牙合面大面积缺损,已涉及邻接关系时,除抬面覆盖外,还需做邻面片切,恢复邻接关系,以嵌体冠的形式修复牙体缺损。如缺损仅涉及一侧邻接关系,健侧不做邻面片切,胎面上制备2—3个针道。
3.后牙颊面或舌面大面积缺损,并已达到牙合面,但未涉及邻接关系,金属覆盖颊殆面或舌牙合面,非覆盖侧轴面的牙合缘形成短斜面,针道部位尽量在非覆盖侧抬面上,数量2-3个。
4.后牙颊(舌)牙合面缺损并涉及邻接关系,金属覆盖颊(舌)牙合面及邻面,各轴面间相互平行,与针道间也相互平行。由于缺损较大,应选择牙体组织较多处制备针道,针道数量可为1—2个。
(三)后牙颊尖或舌尖折裂
1.后牙颊尖或舌尖折裂,但没有破坏邻接关系时,用高嵌体修复牙合面和颊(舌)面,健侧牙合缘上制备短斜面。如系活髓牙,不能在牙尖处制备针道,以免伤及髓角。如系治疗后的死髓牙,针道位置可灵活设计,以扩大针道距离、增加固位力为主,针道数量2-3个。
2.后牙颊尖或舌尖折裂,邻接关系已遭破坏时,需做邻面片切,片切面与制备后的轴面与针道间尽量保持互相平行,不必与非覆盖侧轴面平行。此类牙体缺损,基本上均已做牙髓或根管治疗,针道位置设在健康牙体组织较多处,针道数量1-3个不定,深度可达3mm.由于缺损面积大,宜用嵌体冠修复殆面、邻面、颊(舌)面,非覆盖侧轴面牙合缘制备斜面,短斜面的长度可达2mm左右,以增加固位力。
(四)后牙邻面牙体缺损
虽经充填治疗,仍不能恢复良好的邻接关系,或后牙间有小间隙,食物嵌塞严重时,可用高嵌体修复抬面和邻面,除常规牙合面磨除和3-4个针道外,邻面片切要达到自洁区,牙合缘需做短斜面。
(五)后牙严重釉质发育不全
后牙严重釉质发育不全常可形成低殆或龋坏。采用高嵌体修复既可恢复咬牙合功能,又能起保护牙体组织的作用。设计与牙体预备要求基本同磨损牙,但覆盖的牙面应根据缺损的具体情况决定。
(六)后牙牙合面大面积缺损
轴壁尚完整,没有足够的牙体组织可供制备一定数量的针道。
1.充填治疗中,已在根管或髓腔中放置金属钉或桩,并与银汞合金结合,形成桩核者,除在健康牙组织上制备针道外,银汞合金充填体上也可制备1-2个针道。金属覆盖牙冠牙合面,殆缘做1.0mm长的短斜面。
2.常规充填术,可在牙合面制备箱状嵌体洞形,底平壁直,深度为2—3mm,以箱状固位型取代针道固位,也能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抬缘短斜面长度可达2mm左右,常规金属覆盖抬面。
蜡型可用直接法或间接直接法制作完成。由于国内所用藻酸盐类印模材料难以精确复制针道外形,故一般不采用间接法制作蜡型,但如果以多面覆盖的铸造嵌体部分冠修复,针道数量少,仍可采用间接法完成蜡型。直接法制作蜡型,省时而准确,困难者是针道蜡型不易取得完整。采用小于针道的蜡线条,则操作较为简单。其步骤如下:清洗并吹干有关牙面涂布的液体石蜡油,先将小蜡条插入各针道内,微热探针,随即插入针道内,则蜡熔化而流人针道的四周,将烤软的小块嵌体蜡压在殆面上,再用热探针插入针道,使之熔合在一起,修去多余的蜡,用环形针取下蜡型,检查针型及有关部分是否完整而清晰,如认为满意,放回口内,取下环形环,烫软牙合面的蜡,嘱病人做正中牙合位咬紧,然后雕刻外形,待蜡型完成后,插入铸道,取下包埋、铸造。铸件经打磨抛光,试戴合适后,以磷酸锌粘固粉粘固。
(一)严格选择适应证
以修复体修复牙体硬组织缺损是建立在完善的牙体病治疗基础之上的,且多数后牙大面积缺损已殃及牙髓或已为死髓牙,修复前需经完善的牙髓或根管治疗,以免修复后出现牙髓或根周炎症,造成修复失败。一般充填术后1周,根周、牙周无异常时,才能考虑修复。必要时摄X线片,对比术前与术后的根周变化。
(二)尽可能多保存健康牙体组织
修复设计中,在满足固位和保护残余的牙体组织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金属的覆盖面,以减少牙体组织的磨除。尽可能多保存健康牙体组织,获得有效的支持力。
(三)牙体缺损涉及龈下的处理
牙体缺损涉及龈下时,根据缺损的大小做不同处理。缺损涉及龈下,但没有破坏龈附丽,采用肾上腺素棉线缩龈,充分暴露缺损,便于牙体预备,使修复体边缘与牙体组织准确密合。如牙体缺损深达龈下,并已破坏龈附丽时,可考虑做局部龈切除术,既增加牙冠高度也有利牙周的健康。
(四)牙体预备后戴修复体的时间
牙体缺损面积大、充填体固位力较差者,可用自凝塑料做暂时性修复体加以保护,同时争取尽快戴人修复体,一般在5-7天内完成较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