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海城高跷)

更新时间:2023-11-02 08:07

高跷(海城高跷),辽宁省海城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海城高跷秧歌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第一代海城高跷秧歌艺人诞生与形成时期。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辽宁卷》(鞍山分册),按艺人传承关系推算,这一时期是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20年间。这时海城高跷秧歌每队人数在11人左右。跷棍很高,在跷上有时表演《骂鸡》《骂灶》《骂菜》(俗称“三骂”)和《断桥》等剧目。

第二时期为海城高跷秧歌的兴盛时期,即清咸丰十年(1860年)至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这一时期的艺人通称为第一代,每队人数多达32人,跷一尺多高,当时队员跷功很硬。

第三个时期为海城高跷秧歌极盛时期,即1900年至1930年,在辽宁省,北起铁岭南抵复县区间,每年从入冬开始至翌年二月,各地职业、半职业高跷艺人和秧歌手,自愿搭班结队活动,在东三省影响较大。

第四个时期为1931年至1949年,为衰落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受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的影响,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影响,海城高跷秧歌也受到影响而逐渐走向衰落。

第五个时期为中国解放以后,海城高跷秧歌进入了曲折的复兴发展时期。艺人们在各自的家乡培养一批批青壮年高跷秧歌骨干,组建了一支支高跷秧歌队,并长期活跃在乡村、城市社区。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表现手段

海城高跷以“扭、逗、浪、相”为主要表现手段。“扭”为舞蹈基本形态,“逗”来传情达意,浪”为审美标准,“叫鼓亮相”展现其风格特点。它的表演富有魅力,扭中有浪,浪里显美,美中见俏,俏中有哏。既文静优美又含蓄大方;既诙谐风趣又朴实端庄;既稳健飘逸又英姿飒爽。

主要分类

海城高跷表演大致可分三种:一种是以舞为主,浪得好,稳中有动,浪中见美,动律带“艮”劲。节奏分快、中、慢板,慢板难掌握,能看出技巧和秧歌味,用“海情歌”曲是难控制的大慢板,造诣深的艺人“五鼓”手到哪,哪是手绢花;另一种是演员唱工好,以唱见长,大场下来清场就唱“双条”曲艺。曲目有:《兰桥》《大西厢》《燕青卖线》《回杯记》《梁祝下山》《冯玺卖妻》等,有时也演唱“喇叭戏”,比如:《王婆骂鸡》《赵匡胤打枣》《梁赛金扦面》《铁弓缘》《神州会》《拉马》等;第三种是演员唱,扭浪条件稍差,唯跷工较好,一遇“赛会”(艺人叫“对会”,即两队以上的高跷队碰头),为了争取观众,压倒双方,就下武场(带有杂技性的跷工表演),整个高跷队演下叉,在地面表演地工剪、跌蛤蟆等跷功技巧。

主要形式

传统海城高跷秧歌从起鼓算起可分为过街楼、武场、大场、清场、拉场戏、混场六种形式的表演。

(一)过街楼:又称街趟子,主要是高跷队在街头行进时的表演形式,队伍在前,鼓乐在后,两排人各手持扇子、手绢、花棍等道具,依据鼓乐曲牌《五匹马》《梆子娃娃》《句句双》等基调,在行进中做翻身、夹篱、搭肩、缠头等动作,要求舞蹈动作整齐一致,只许一付架的上、下装互相进行情感交流。

(二)武场:一般在进入宅院时演出,它的内容包括拉大象、压狮子、踩扁担以及个人技艺表演。

拉大象又叫骑象,一般只在逢年过节时演出,取万象更新之吉庆。大象起身由6人组成,5人上跷。头、二跷并排站立挽臂叉腰,其后亦并排站立两下装同头,二跷渔翁起空两手各按在头二跷肩上,双膝分跪在俩下装肩头,渔翁背上再骑上一个上跷的童子。其余人可按男在女右站立两旁。前面另有一拉象人手拉一彩色飘带,飘带一头结一红色绣球,另一头则叼在骑象童子口中,当大象拉进跷时绕场一周,然后骑象童子可根据宅院主人的职业特点和喜好唱一段秧歌梆子调的喜兴歌,歌词即兴发挥,喜歌唱毕,开始跑大场。

压狮子又名燕子泉水,俩下装对立手拉手,另下装之上身由两个拉手之空当中钻出,前胸压在前二八上,又由一个下装抓住中间人的右腿边行进边上、下悠荡。踩扁担由四八上跷表演。先由一人横担一长扁担,其左右各由一人扛住两端扁担头,三人横排而立,另一人上跷起空用跷踏板卡在中间,站立人的双肩的扁担上(中间人抱住上面人的跷腿),表演时中间人可一边抱住肩上人的跷腿而两腋夹住扁担,双腿腾空倒立,也可以中间人抱住肩上跷腿叠闪住扁担,而两头下装两腿稀空,三人做旋转动作。

蝎子倒爬城,两旁二人扶长梯,由下装一人绑跷做倒立动作,双手轮换腾空,一格格窜上梯端,然后再格格下到平地,其次根据条件尚可表演扔旋子、打飞脚、倒立、前后滚翻、叼花等跷技。

(三)大场:起象以后开始起鼓跑大场,目的是营造喜庆气氛,亦给下面的“清场”打开场面。首先由压鼓演员叫鼓头,二跷领队一边跑圆场一边变化队形,常见的队形有:“龙摆尾”“四面斗”“龙抱柱”“卷白菜心”“三环抱月”等。

(四)清场:清场是一人或二人表演的小场。其内容则为具有一些简单情节的小品表演。开头首先由压鼓上下装下清场,二人在锣鼓伴奏声中上场,传中递扇,作“腰滚”“大小浪头”等,然后压鼓亮相下场,接着头跷出场演“备马”舞。上场后手持小扇先念定场诗,接着作备马舞,其中包括拴马、挥水、理气、梳马尾、备鞍、勒肚带、带马嚼子等舞汇。鞭挂又包括上马、一马三鞭、金鸡独立、探海、踹燕、空转、翻身等舞汇。其次又是二人唱小场,一般上下装常唱秧歌梆子,常见的有:《王二姐思夫》《小俩口分家》《张生游寺》《棉花》《探亲相骂》等。之后有二人场《杀江》,渔翁肖思与肖玉芝出场,首先是父女念白,然后开始搭跳板、上船、划船、撒网、扑鱼等舞蹈动作。另外还有上下装表演《拉君》《拉马》《瞎子观灯》《锯大缸》《小放牛》等双人唱。

(五)混场:与清场形式一样,只是表演人数为三人以上,如老㧟以及上、下装,内容为上下装男女相互传情以示彼此间的爱慕,而老㧟则掏空心思从中百般阻挠,手持棒锺或烟袋在二人之间进行干扰,最终上下装躲过了老㧟的阻挡。再比如“扑蝴蝶”,多为六人场,开始上装四人先上场念:“水消北河岸,开向阳花,做完针线活,姐妹要玩耍”,之后下装挂杆上,杆上装有蝴蝶,四人扑蝶没扑着,沙公子上用扇扑蝶,扑着又飞了,大家齐扑,最后还是沙公子扑到。其中下装丑角的架杆舞蹈难度较大,必须做到有善用拉杆、掏杆、背杆、转杆和缠头绕花、里外挽花等舞蹈技巧才能使彩蝶翻飞,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六)拉场戏:即喇叭戏,是海城高跷秧歌演出中压轴的歌舞小戏,在高跷秧歌大盛时期海城境内兴起“点戏”之风,通常只在白天演出的短小小戏已经不满足群众的需求,不少高跷秧歌白天演出结束后,等到晚上会拉地场子唱带有始终的本戏,如《锯大缸》《王婆骂鸡》《合钵》《赛金擀面》《赵匡胤打枣》《小上坑》《三贤》等二十多出喇叭戏。后来随着“点戏”之风日趋红火,又加进了唱地蹦子(二人转)如《大小纲鉴》《大西厢》《禅字寺》《伍子胥过江》《燕青卖线》以及单出头《红月娥做梦》《摔镜架》等。由于晚上唱“蹦蹦”时下装手拿点着的灯碗,既做手中道具又能围着上装转一直照在上装脸上,从而能增添了许多舞汇语言的独特动作。艺人们称晚上拉地场子唱跷戏为唱“灯碗儿”。打那以后,喇叭戏从“两小”“三小”过渡形成了地方小戏剧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国家定名为“海城喇叭戏”,“蹦蹦”定为曲艺二人转。

角色分工

海城高跷演员分“四梁四柱”:即头跷、二跷(手拿马鞭)、老生(带白满)、老㧟(反串老旦)手持烟袋。上装,即旦角,头戴花楼子、仙人鬏、拿手帕、扇子,下装,有丑角、武行、小生。

音乐特点

海城高跷秧歌音乐的一大特色便是锣鼓乐与唢呐乐的结合。依循高跷秧歌表演程式来分,主要有大场音乐、小场音乐和过街楼音乐。通常用的曲牌有满堂红、大姑娘美、句句双等。主奏乐器有:唢呐(俗称喇叭)、鼓(堂鼓,两面蒙以牛皮,奏时置于木架上,两人抬鼓,一人用两根木棉击鼓)、锣(大锣,铜制,直径在25~35公分范围)以及大钵、小钵、大板、小板等。

锣鼓乐(打击乐)在海城高跷秧歌表演中起着掣领、节制联结的作用,即所谓“戏场锣鼓,筋节所关”,主要特点是鼓相多变、叫鼓亮相,用以烘托人物情感的变化。

服装特征

头跷所扮人物名“张三”,武丑扮相,脸谱开始画蝎子形图案,后来改为蜻蜓,寓意武艺高强,能空来空去。其装束头戴马尾透笼巾(叫棕帽),旁插英雄胆(绒球),身穿青色报衣报裤,腰系白色大带,手持马鞭,斜背一个黄色包袱(文书包)。

二跷:初扮武旦,演挡马时饰杨八姐,头戴绒球小镜,身穿墨绿战袄,手持马鞭。后来,二跷逐渐改扎黑头巾,俊扮武生,和头跷一块下场。

老生:最初扮渔翁,肖思形象。闺堂画红色“腊千”,头戴网子,头扎白色发髻,系黄布发绫,旁插绒球,挂白髯口,身披黄袍,露出单臂,下穿彩裤,腰扎香色大带。

老㧟:穿大襟袄,外套坎肩,手持一长烟袋或一对棒锤。早年脸谱画“人”字图案,头缠牛角。近代装束改彩旦,两耳挂红辣被,头戴笊篱把子,扮象泼辣。

傻柱子:下装,也称“丑角。但又与下装有所区别,脸谱“花眼眶”或“一抹黑”,头上扎小辫或戴丑帽,身穿耍衣或长衫。

上装:早年脸谱只是粉装俊扮,无头面,只带“花儿山”,艺人称“花楼子”。向戏曲借鉴后,改扮上大头,越扮戴偏位凤,穿裙袄,持扇和彩绢。

下装:也称丑角,脸谱有“豆腐块”“蝴蝶榴”“桃形”“蛤蟆”“云子卷”。头戴方巾、小生帽、或扎手巾。穿耍衣或长衫。

表演道具

海城高跷常用的表演道具有手绢、彩扇、袖头、烟袋、马鞭、棒棰等,这些手持道具在不同艺人的手上有不同的用法,甚至会成为一种绝活。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实用价值

海城高跷秧歌是生动、丰富的民间艺术。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民族性和地方特色,具有浓郁辽南乡土风情的民间舞蹈。其情绪热烈火爆;其内容刚健清新;其性格纯真朴实;其风采轻松自由。它不仅展现了海城人民的才华和智慧,并再现了东北人民热情爽朗、坚忍不拔、豁达酣畅的性格,体现了辽南地域文化特征。海城高跷在其发展流传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征和风格特色,是重大庆典、岁时节日、祭祀等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活动形式,有祝福人寿年丰、祈禳灾邪等多种目的,具有娱乐作用、美育作用、教育作用、保存传统文化等作用。

历史价值

海城高跷秧歌是中国民间艺术,是东北秧歌的一支,是辽宁省影响大、流传广的民间舞蹈品种,是一种独特的海城文化现象。海城高跷秧歌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文化的渊源。它的地域文化底蕴较深,表现了前辈艺人的审美创造,体现了地域历史和地域文化的精神沿革。

文化价值

海城高跷秧歌是一种特色的民族艺术,它有较强的个性,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生命力,世代相传,不断发展。是东北高跷秧歌中富有活力的代表。

海城高跷秩歌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是参加各种庆典、巡游、游园、庙会,登上大雅之堂的民间艺术,它的价值在于一种民族艺术性,它有灵性,有个性,有底蕴,是地地道道的民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

传承状况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艺人外出打工,具有造诣的民间艺人很难找到,一部分老艺人年事已高,并相继离世,绝活没有老艺人传教,一些传统艺术面临失传。表演队伍松散,后继乏人;特别是女艺人年龄的增长,活动起来多有不便。大部分演员靠兴趣参与,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在劳务费、补助费很少的情况下,缺乏艺术培训,海城高跷已经到了濒危失传的边缘。

传承谱系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海城市民间高跷秧歌艺术团获得“高跷(海城高跷)”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高跷(海城高跷)”项目保护单位海城市民间高跷秧歌艺术团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社会活动

1987年11月,耿庄镇高跷队奔赴广州,参加了“广州欢乐节”。

1988年11月,应文化部和广东省邀请,海城市耿庄高跷队参加了“38广东欢乐节”演出。

1988年10月,海城高跷艺术团代表辽宁省参加中国第二届艺术节演出活动。

1990年8月,海城市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海城国际民间艺术节”,海城高跷队与国际民间艺术同行同台献艺。

1992年,海城市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海城国际民间艺术节”,海城高跷队与国际民间艺术同行同台献艺。

1996年春节期间,海城高跷艺术团应澳门市政厅邀请赴澳,于农历腊月二十九至正月初六,在澳门市政厅广场、孙中山市政公园、白鸽公园等地演出9场。

国际活动

1989年8月,海城高跷队组成中国海城民间艺术团,参加了“奥地利第二届克拉根福国际民间艺术节”,接着又到匈牙利,参加了“匈牙利第九届沙尔瓦尔国际民间艺术节。”之后,又重返奥地利,参加了“奥地利第十一届克雷姆斯国际民间艺术节”。

1991年,海城市高跷艺术团出席了日本名古屋第十届大中国展。

2002年春节期间,海城市高跷艺术团受日本之邀,参加日本北海道札幌市国际冰雪节,做了32场高跷艺术表演。

荣誉表彰

1987年春节期间,海城市高跷代表队应北京国际旅游年组委会的邀请,参加了北京第二届龙潭花会大赛,获得了“飞龙旗”和“龙潭杯”。

1987年9月,耿庄镇高跷队代表辽宁省参加了在昆明举行的“全国广场民间舞蹈汇演”,获得了“孔雀杯”奖。

1988年10月1日晚,海城高跷艺术团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建国四十周年联欢晚会演出,获得了优秀演出奖。

衍生作品

20世纪80年代,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采用了海城高跷秧歌主要舞汇创作出《东北大秧歌》扇子舞等节目,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得金质奖章,《东北大秧歌》1953年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后又出国演出。

1955年以后,在高跷秧歌的基础上创作了《东北组舞》《小货郎》《金扇儿舞》《采棉舞》等舞蹈,其舞蹈《在果园里》还被拍成了纪录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