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7 07:02
魏营子文化是一支主要分布在大小凌河流域的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依据最新的考古发掘资料,明确了“魏营子文化”的命名,并从辽宁义县向阳岭遗址陶器人手,依据层位学和类型学原理,参考阜新平顶山遗址及其它典型遗存的年代,将魏营子文化分为二期4段。其年代上限为殷墟二期左右,下限大体不晚于两周之际。
魏营子文化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以夹砂灰褐陶、红褐陶、桔红陶为基本陶系,以口沿或领部饰附加堆纹的素面鼓腹鬲为突出特征,连同外叠唇盆、素面瓮、附加堆纹罐、高领罐、体为基本组合的一组陶器群;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兵器和铜镜、器盖、带嘴钵形器等生活用品为代表的一组铜器群;以单孔长条形石斧、长条形直背直刃双孔石刀和骨匕、有钻有灼的卜骨为代表的一组石骨器群;半地穴式或地面式房屋,土坑竖穴木椁墓,单人仰身直肢葬为特色,有殉猪、牛的习俗等方面。魏营子文化是由多组文化因素构成。大体在殷墟一、二期时朱开沟文化的附加堆纹鬲因素沿燕山北麓到达夏家店下层文化药王庙类型的南郊区域--大小凌河流域,与西进的高台山文化饰横桥耳或扳耳的素面叠唇器因素相互碰撞,三者相互吸收、融合,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魏营子文化。以朝阳十二台营子为代表的遗存可能是魏营子文化的直接继承者。
四全地遗址可分为两个文化期:第一期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范畴,第二期大致属于魏营子文化范畴。魏家沟遗存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基本属于魏营子文化范畴,只发现少量灰坑,出土陶器以夹砂绳纹灰褐陶为主。
魏营子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周邻地区同时期张家园上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等诸考古学文化关系密切,并以附加堆纹鬲为标志,构成了一个兴起于殷墟二期或略晚,强盛于商代晚期和西周的诸考古学文化长城文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