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6 19:49
魏金修,湖北省公安县人,生于1952年,擅长中国花鸟画,兼攻山水。代表作《猎神》、《吉祥花店》分别入选第七届、第八届“全国美展”;《秋颂》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作品奖;《清和朗润图》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祥云暖天下》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作品提名奖;《秋日私语》、《清韵》、《和风细雨》分别入选全国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画院双年展”;《有朋自远方来》获“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画院奖;《采西园之黄花》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97'全国首届中国画邀请展”,获评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奖;《秋天的故事》在“世纪·中国风情中国画作品展”获银奖;《青果》获中央电视台主办的“94'新铸联杯中国画、油画精品展”铜奖;2007年参加“湖北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在全国政协礼堂展出,受到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中央领导接见。
1999年被授予湖北省文联第四届“文艺明星奖”称号;2002年当选湖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2007年被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授予湖北省第六届屈原文艺优秀艺术奖。
1989年,《猎神》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联合举办第七届全国美展,获湖北省第七届美展优秀展。
1992年,《无题》入选中国美协主办首届花鸟画作品展览。
1993年,《魂系故乡情》获中国美协主办全国首届山水画展览优秀作品奖;《静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全国首届中国画展览。
1994年,《青果》获中央电视台主办’94新铸联杯中国画、油画精品展铜奖;应邀出席北京颁奖仪式及学术研讨活动,作品被中央电视台收藏;《吉祥花店》入选由文化部、中国美协联合举办第八届全国美展,获湖北省第八届美展优秀奖。
1997年,《采西园之黄花》获全国首届中国画邀请展最高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奖”(最高奖)。
1999年,《秋颂》获文化部、中国美协联合举办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湖北省第九届美展银奖;《珠联璧合》获中国美协主办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览优秀奖。
2000年,《秋天的故事》获中国美协、云南省政府联合举办世纪中国风情大型中国画展览银奖;《梅、兰、竹、菊》年画获由文化部、国家出版总署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年画展览获优秀作品奖;由湖北省文联、省美协、省美术院、汕头市文联主办的魏金修·中国画展在汕头画院展出。
2001年,《一树红花》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览银奖;《秋日私语》入选文化部主办全国画院双年展首届中国画展,应邀赴西安参加画展及学术研讨会。
2003年,《清韵》入选文化部主办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并应邀赴广州参加画展及学术交流活动。
2004年,《清河朗润》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获湖北省第十届美展铜奖。
2005年,《和风细雨》入选文化部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奖;《可园清韵图》入选中国美协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大明风度》入选第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美术特展。
2007年,《耕读传家》、《待细把秋色图画》、《丰年》、《花发西园》、《有朋自远方来》参加由湖北省政协主办的湖北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十人晋京,在全国政协礼堂展出,受到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中央领导接见;《荷塘处处有诗情》获纪念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成立50周年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览获银奖;《有朋自远方来》获文化部主办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览画院奖(最高奖)。
2009年,《祥云暖天下》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优秀作品展并被评为获奖提名作品。
2011年,参加湖北省文联文化艺术家代表团出访法国、意大利,与两国文化艺术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参加由湖北省政协荆楚文化艺术研究会代表团赴台湾出席辛亥百年书画展开幕式及学术交流,合作《和风》赠台湾海基会会长江丙坤并与之会见;《丰年》、《向阳花开》、《祥云暖天下》参加武汉画院晋京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2年,《祥云暖天下》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亦有向阳花》等七幅作品在7月31日香港《文汇报》艺术欣赏专版上发表。
1995年至今《静物系列》、《写意系列》等百余幅作品应邀赴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丹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台湾、香港地区展出。数十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北京京西宾馆、湖北省省委、省政府、南京博物院等重要场馆收藏。
出版有《魏金修画集》、《当代实力派画家·魏金修作品专集》、《荣宝斋花谱·魏金修花鸟画》、《魏金修精品画集》、《魏金修自选小辑》、《中国美术家大系·魏金修画集》等专著。
数百幅作品发表在《美术》、《国画家》、《收藏与鉴赏》、《新水墨》、《美术星空》、《文化报》、香港《文汇报》等数十种报刊杂志上。
名字被收录入十多种典籍。
●如诗如乐传其心声-鲁慕迅
品赏金修的画,就像用眼睛听一部乐曲,用心灵读一本诗集,它以它清新高雅的格调和轻松抒情、内涵丰富的语言,使我沉浸在艺术审美的愉悦中。
一个作者的审美感情决定于他的审美理想,而作者的审美理想又是与生活的滋养、人生的感悟、个性气质的陶冶和历史文化的浸润不能分开的。古人所说的人品画品、学问修养、画外功夫等等,也都是为着培养一种崇高的审美理想。因为只有审美理想才是决定艺术格调和境界高低的最终依据。金修的画格高调雅,自然清新,决定于他四十八年的生活道路和近三十年的从艺生涯所培育起来的审美理想。他早年对传统的中国花鸟画从工到写都下过一番苦功夫,不仅是掌握技巧,主要是美的熏陶;其后受现代画风影响,一变而为对新的审美情趣表现手段的追求;后又入湖北美术学院深造,在对中、西绘画的系统学习和对绘画理论、美学理论的钻研中,明确了自己的美学追求,确立了自己的富于现代审美意识的审美理想。正是在这一审美理想的主导下,他才能在生活中有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感受,在艺术中有明确的追求,自己的面目。
作者用以创造新的绘画语言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如色彩的调子,点线的节奏块面与空间的分割,墨与色的对比和交融等等,这使他的画显得有深度、有厚度、丰富耐看而不简单。
金修的绘画创作,已经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还可以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并且不断地拓宽它,走向深入,走向更高的境界。金修作为曾是传统型的花鸟画家,创造了这样一批既有鲜明的现代绘画观念和审美情趣,而又能为多数观众所接受,所喜爱的优秀之作,对于正在走向现代的中国花鸟画创作,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说,都是一种切实有益的贡献。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雷志雄
鄂中先贤,公安三袁,文采风流,光辉百世。革唐宋之末流雕敝,弃绝追随摹拟,另立一帜;陋七子之浮响虚声,主张发抒性灵,独领风骚。启文坛之蒙,开艺苑之蔽,泽被后世,代不乏人。
金修兄世居公安,少在垅中。得山川灵慧,仰先贤智识。课读牧樵之余,雅好涂绘。折柴划地,蒙窗图影。囊萤映雪,无间寒暑。历数十年砚田耕耘不辍,以写意花鸟享名于当世。所作无论巨幛小品,求诸造化,托意笔墨。赋形出象,发于生意。曲尽其态,挥洒怡然,取意在青籐、白石之间。梅兰竹菊、莲荷芙蓉之外,尤喜以村野稼禾入画,点以山禽水鸟,一派生机,清新可人。落尽华芬,平淡天然。是钱钟书先生论诗之所谓“于浑朴中出苕秀(《谈艺录》)”者也。
金修兄作画,能悟袁中郎“人事物态,有时而更,乡语方言,有时而易,事今日之事,则亦文今日之文(《与江进之》)”之理。参袁伯修“有一派学问,则酿出一种意见;有一种意见,则创出一般语言(《论文下》)”之法。得袁小修“大畅其志所欲言,极其韵致,穷其变化(《阮集之诗序》)”之趣。师古不泥,别开生面。所作《瓶花系列》,取袁中郎《瓶史》“幽人韵士,摒绝生色”,以“胆瓶贮花”,“与诸好事而贫者共焉”之平易素雅意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兼参古人“清供”及西人“静物”之法,生机绚烂而不事繁华缛丽,清新无尘又不取孤冷荒疏。金修兄善书,取意碑帖之两极,于《二爨》、《兰亭》用功尤勤。得《二爨》之古拙朴茂,取《兰亭》之温润雅逸。钗股漏痕,溶铸丹青,勾勒点染,时出妙想,迥异于时流之涂抹泼溅技俩。浓淡枯湿,应手得心,轻重徐疾,随情挥去,其和光同尘,清朗和易之心,一泻于楮墨。此或其笔墨之所系耶。
时下,诳以“写意”相标榜者,或扭捏作态,高标“笔墨”、“写意”以欺世,若师巫妇符迹;或高视佯狂,自诩“表现”、“喧泄”以藏拙,盖不过承西夷余唾耳。颓风相煽,几成炽烈之势。画风衰颓如此,而金修兄不因之所惑。临摹取法于前贤,得鱼忘筌;写生取意于造化,溯源穷理。写意不弃形,取形以寓意;图形不失意,挟意以造形。其近作《耕读传家》、《星火七里坪》、《友朋自远方来》诸图,禽鸟花木,不失其形;铁砧铜锣,不失其质。托意于形质,而不为形质所羁拘,以传统笔墨之写意精神,融会贯通阴阳远近之理,光色冷暖之法,“事今日之事”,“文今日之文”。于陈法之外,“创出一般语言”,更“极其韵致,穷其变化”。是其“形式因内容而丰富多彩,内容因形式而意境深远”(魏金修《走进大别山·创作随笔》)之所成就者。予称其“为新花鸟画开一新境”,不为溢美乎?
云林论画,重“逸笔草草”,“写胸中逸气”,“草草”者当“胸中逸气”之所寄。否则,不过草草而已。金修兄作画,以意境清远,笔墨雅洁胜,得云林“气”之所“逸”也。此绝非斤斤描摹或诳言“写意”者所能梦到也。
予尝言:掬四海五湖之月,只有一月。弄百般千种之花,只有一花。月乃心中月,花乃心中花。水月在心,心在水月。花能香我,我亦香花。此或即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之所谓“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也,金修兄以为然否?
戊子三月,天行于武昌昙华林柏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