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魉

更新时间:2024-07-12 17:44

魑魅魍魉(拼音:chī mèi wǎng liǎ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

成语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故民人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体。”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魑魅魍魉”。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自周平王东迁以来,周天子名义上是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实际上已逐渐失去控制各个诸侯国的能力。在这个时候,南方的楚国逐渐强大了起来,特别是到了楚庄王时,楚国就产生了侵吞中原、取代周王朝的野心。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带领大军去攻打陆浑的戎人(古代西北的少数民族,散居于今河南嵩县及伊川县境),来到了东周王朝的都城王城(今河南洛阳市)城下,在那里炫耀武力,阅兵示威。周定王知道后,赶忙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见了王孙满就问起周王宫里藏着的九鼎是个什么样子,其大小轻重如何。

九鼎是周王朝最高权力的象征。王孙满心里明白,楚庄王特意问鼎,显然是藐视周王朝,并有取而代之的野心。于是他机智而又含蓄地说:“鼎的大小轻重取决于德,而不在鼎本身。从前夏朝有德的时候,把远方的东西画成图像,让天下的长官进贡青铜,用来铸造鼎并且把图像铸在鼎上。这样万物都具备在鼎上了,也可以让百姓认识神物和恶物。所以百姓进入山林川泽,就不会碰上不利于自己的东西,就不怕出什么事,魑魅魍魉这些鬼怪也不会遇到,因此能使上下和谐,受到天下的保佑。成王将鼎固定在王城,占卜的结果是传世三十年代,享国七百年,这是上天的命令。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减,但天命并没有改变,所以,鼎的轻重是不能询问的。”

成语寓意

民间传说中的魑魅魍魉谁都未曾见过,但是现实生活中的“魑魅魍魉”却无处不在,大到汉奸卖国贼,小到偷鸡摸狗的小人,都是影响国家和社会安宁的蛀虫。为了卫护正义而制定出的法律和法规,在确保了国家和社会安宁的同时,也让生活中的“魑魅魍魉”无处遁形。当人们在遭受“魑魅魍魉”的不法侵害时,应该勇敢的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成语运用

“魑魅魍魉”指传说中山川间害人的鬼怪,也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联合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藜蔡粮莠,化为善草;魑魅魍魉,更成虎士。”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七回:“满山多豺狼虎虫,遍地有魑魅魍魉。”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故民入川泽山林,魑魅魍魉莫能逢之,不觉洒然击节曰:‘此《山海经》所由作乎!’”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噫!活人见鬼,其兆不祥;矧有吉事之家,动出魑魅魍魉为寿乎?”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十三回:“虽说轰轰烈烈,原不寂寞,但只是把一个累代家有藏书、门无杂宾之家,弄成魑魅魍魉塞门填户,牛溲马勃兼收并蓄了。”

拓展阅读

传说,黄帝蚩尤大战于逐鹿,蚩尤长得奇形怪状,人身牛蹄,四目六首;头上还长着角,耳朵边毛发直竖。蚩尤的弟兄们也都是铜头铁额,兽身人语。他手下还有魑、魅、魍、魉等妖魔鬼怪。据说魑魅是人脸兽身,长着四只脚;魍魉栖则像三岁小娃的样子,通身黑里透红,长耳朵,红眼睛,乌黑的长头发,能学人声来迷惑人。关于蚩尤的神话传说,在《史记》《淮南子》《山海经》等古书中均有记载,而“魑魅魍魉”也就成了鬼怪的一种通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