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4 10:15
长吻鮠(学名:Leiocassis longirostris),又名江团、鮠鱼、肥头鱼等,为鲿科鮠属鱼类。长吻鮠是同类鱼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其体长为102至667毫米,最大个体可达15千克,但常见个体多为2至4千克。该鱼体色为粉红色,背部略呈灰色,腹侧呈白色。头部及体侧具有不规则的紫灰色斑块,背鳍、脂鳍和尾鳍呈灰黑色,其余各鳍为淡黄色。长吻鮠共有四对触须,均相对细短。背鳍较短,骨质硬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其硬刺长于胸鳍硬刺。尾鳍深分叉,上、下叶等长,末端稍钝。
在中国,学者张春霖在《中国帖类志》中描述了一种产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鱼,命名为“魾(Bagarius bagarius)”。根据《尔雅》所述,“魾为蠖之大者”,此类鱼通常见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以北地区,即长吻鮠。
长吻鮠中的“鮠”一词源自于《本草图经》描述:“鮧鱼口小、背黄、腹白,名鮠”;《正字通》亦有记载:“鮠似鲇而大,白色背有肉髻,秦人呼为獭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其称为鮰鱼、蠖鱼、䲚鱼。
在中国,长吻鮠素有“假河豚”之称,并被喻为“西施乳”,在长江流域,该鱼类还有江团、续鱼、肥头、白戟等名称。四川地区称其为“江团”,宜昌一带称为“肥坨”,武汉地区叫“鮰鱼”,安徽、江苏等地称其为“鮠蝗鱼”,广东则称为“长江魽鱼”
长吻鮠的体型延长,身体前段粗壮,后段渐细且侧扁,全身裸露无鳞。长吻鮠生长速度较快,是同类鱼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常见体重多为2至4公斤。其体长为102至667毫米,为体高的4.2至5.9倍,头长的3.2至4.4倍。鱼的鳍条计数分别为:背鳍Ⅱ-6至7,臀鳍14至18,胸鳍Ⅰ-9,腹鳍6。鳃耙数量为11至18。游离脊椎骨数量为33到35枚。
长吻鮠的体色为粉红色,背部略呈灰色,腹侧白色,吻下侧呈淡红色。头部和体侧具有不规则的紫灰色斑块,背鳍、脂鳍和尾鳍为灰黑色,其余各鳍为淡黄色。
长吻鮠的头部略大且较尖,后部隆起并部分裸露,不被皮膜覆盖,头部高度和宽度相近;上枕骨棘粗糙,暴露。吻部呈锥形,肥厚,明显向前突出,上唇缘有绒状突起,仅口角有唇后沟。口下位,呈新月形,位于后鼻孔下方,不达眼前缘,吻长大于眼间距。上上唇缘有绒状突起,仅口角有唇后沟。口部位于下方,呈新月形,位于后鼻孔下方,不达眼前缘,吻长大于眼间距。上颌略微突出处于下颌之上。上、下颌及腭骨上均具锋利细密的绒毛状齿,形成弧形齿带。两对鼻孔呈喇叭状,相隔较远。前鼻孔短管状,位于吻前侧缘;后鼻孔裂缝状,大约在吻端至眼后缘的中点。
长吻鮠共有4对触须,均较细短。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不达眼前缘;上颌须稍长,超过眼后缘但不达鳃膜;外颏须较内颏须长,两对颏须均长于鼻须,但短于上颌须。眼小,位于头的前部侧上位,眼缘不游离,被皮膜覆盖。眼间隔宽而隆起,眼间距为眼径的3.3至4.0倍。鳃孔大,侧下位,不达眼后缘。鳃盖膜不与鳃峡相连,鳃耙细小,长度约等于眼径。
长吻鮠肩骨显著突出,位于胸鳍上方。胸鳍呈尖刀状,其刺前缘光滑,后缘有10~17个锯齿,鳍条末端不达腹鳍。其侧线完全,平直,侧线小孔各有一小皮质突起,侧线前端较高。背鳍较短,骨质硬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其硬刺长于胸鳍硬刺,起点位于胸鳍后端之垂直上方,距吻端大于距脂鳍起点。腹鳍小,圆刀状,起点位于背鳍基后端之垂直下方稍后,距胸鳍基后端大于距臀鳍起点。肛门约位臀鳍起点至腹鳍基后端的中点。臀鳍与脂鳍相对,至尾鳍基的距离与至胸鳍后端几相等。脂鳍短,基部位于背鳍基后端至尾鳍基中央偏后,后端游离,其基底稍长于臀鳍基。尾鳍深分叉,上、下叶等长,末端稍钝。
长吻鮠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以及日本。在中国,其主要分布于长江水系,向北可达黄河,向南可至闽江水系,例如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
长吻鮠是一种淡水中下层鱼类,常栖息于水流较缓的河口以及水深且多石块的河湾水域中,但在洪水期时会浮到水面觅食。长吻鮠属于温水性鱼类,适宜的生存水温为0.5℃至38℃,最适生长水温为15℃至30℃,其中最佳生长水温为25℃至28℃,当水温低于14℃或高于30℃时,会基本停止进食。
长吻鮠所需的溶氧量适宜范围为5至7毫克每升(mg/L)。当水中溶氧量在5mg/L以上时,长吻鮠食欲旺盛、生长率以及饲料利用效率均较高;当溶氧量降至3mg/L时,摄食量明显减少;降至2.5mg/L以下时,出现浮头现象;若进一步降至1.5mg/L以下,则可能导致鱼类泛池死亡。长吻鮠对低氧环境的耐受力较差,一般在离水30分钟后即会死亡。 长吻鮠偏好生活在偏碱性的水体中,能够适应的酸碱范围较广,当pH值在6.5至9.0时都能生存,其中最适宜的pH范围为7.0至8.4。
长吻鮠属于肉食性鱼类,主要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甲壳类、小型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长吻鮠胃发达,胃壁厚,伸缩性大,但肠道短,约为体长的15倍。长吻鮠的食物种类多达40余种,但摄食的饵料种类及数量随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幼鱼食性较为广泛,摄食包括动物性食物(水生昆虫、幼鱼等)与植物食物(硅藻、绿藻等),鱼类在其食物中所占比例较小;体长400毫米以上的个体主要摄食黄颡鱼、泥鳅、鲤鱼、鲫鱼等,亦食虾类,较少摄食其他甲壳类和昆虫。
长吻鮠对食物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选择性,每次摄食种类较少,在胃中一种食物占绝大多数,同时含有两种食物的情况较为少见,含有3种及以上食物的情况更为罕见。人工养殖的长吻鮠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后,便不再摄食其他活饵料,但若长时间不投喂配合饲料,也会改食小鱼、小虾等。长吻鮠主动抢食能力较差。
长吻鮠白天多潜伏于水底或石缝内,夜间外出觅食。长吻鮠具有洄游产卵和越冬的习性。长吻鮠在3-4月开始洄游;同时长吻鮠对水温有较强的依赖性。当水温低于15°C时,长吻鮠开始准备越冬,冬季选择在多岩石的深水处越冬。越冬期较长,一般从11月持续至翌年2月。长吻鮠的越冬水深一般需大于2米。
越冬条件下的低温和食物匮乏使长吻鮠在越冬初期产生应激反应,在长期的越冬过程中,长吻鮠代谢率下降、身体机能减弱、条件指数变差。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腺参与了越冬适应过程,通过相关酶的调整,改变了代谢活动的方式,以保障机体生理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提高越冬成活率。
长吻鮠性情温和,喜欢集群,不善跳跃。当数量较少时,长吻鮠会分散栖息,划分领地,并伴有打斗行为;当数量达到上百尾时,则会集群活动,沿着池边游动。长吻鮠在人工操作或遭受凶猛鱼类攻击时,会张开背鳍和胸鳍进行防御。
长吻鮠是同科鱼类中生长较快且体型最大的一种。其体长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减慢,而体重在5龄之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然而,由于第一次性成熟后的生长速度下降,5龄后无论体长还是体重的增长均呈下降趋势。幼鱼出生当年可长至100至150克,2龄时可达500克;成鱼体重约为1千克,最大个体可达13千克。
长吻鮠的第二性征明显,可通过外观鉴别性别;雄鱼个体较雌鱼大,有发达的泌尿生殖突。繁殖季节期间,雌鱼的生殖突约为0.5厘米,略呈圆形,色泽红润,腹部膨大,仰卧时可见明显的卵巢轮廓,触摸腹部松软且有弹性;成熟度较高的雄鱼生殖突尖而长,一般可达1厘米左右,末端呈鲜红色。
长吻鮠的最小成熟个体为3龄,一般个体至4龄开始性成熟。体长达到600毫米以上的个体全部性成熟其繁殖期为每年4月至6月,其中4月为繁殖高峰期。长吻鮠的产卵需要水流的刺激,多在底质为砂和砾石的急流等场所产卵,最优的产卵环境为浅滩水深大于0.7米。雌鱼的怀卵量随个体大小而改变,排卵量在2000至150000粒之间,同一个体的卵子分两批成熟。成熟卵呈橙黄色,具有粘性,卵径1至3毫米,产卵后吸水膨胀。受精卵会附着在石块上孵化。
长吻鮠的天然渔获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家科研和养殖机构对长吻鮠进行了移养驯化及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随着技术的逐渐完善,长吻鮠的人工养殖已推广至中国大部分地区,养殖产量稳步提升。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吻鮠的养殖在中国各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长吻鮠已成为中国淡水养殖中的重要种类之一。
据《202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22年中国长吻鮠的养殖产量达到了2.39万吨,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四川、重庆、广东和湖北等地。长吻鮠的人工繁殖通常选择野生亲鱼作为亲本。然而,随着《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的实施,在长江自然水域的长吻鮠将被禁止捕捞,未来的人工繁殖亲本将主要依赖养殖群体。与野生长吻鮠相比,养殖长吻鮠的氨基酸组成平衡、脂肪酸不饱和度高,营养品质并未下降。
养殖长吻鮠要求塘基坚固无漏洞,能蓄水深15米以上,排灌方便。放养鱼苗前应进行严格消毒,药性消失才能放养鱼种。如果池塘淤泥过多,应进行清淤,以免天气突变发生“泛池”。培育用水要用密网严格过滤,防止有害生物的进入,并适当搭配混养一些鲢、鳙,摄食水中浮游生物,以控制水质。长吻鮠对水质溶氧量的要求较高,需经常注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并设置增氧机等。pH值在7.2~7.5之间,溶氧量在6毫克/升以上,透明度在35厘米以上。要经常冲注新水,一般5~10天1次,必要时还要换水30%~50%。长吻鮠对污染水极敏感,要保持池塘水质清新。长吻鮠亲鱼在养殖过程中,若水质经常受到污染,可诱发肝脏的严重病变,造成大量死亡。
长吻鮠喜阴避光,因此在池塘边应搭盖竹棚遮阳,或在池塘一角放养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此外,长吻鮠适合稀养。养殖池塘要求安静,若鱼体受到惊扰,会分泌粘液,进而消耗蛋白质。
转食驯化
由于长吻鮠从小以水蚤、水蚯蚓等活饵料为食,为了达到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的目的,必须经历一个转化驯养的过程。转食驯化宜在几十平方米的小池里进行,转食后则宜在池塘中进行培育。因此鱼种培育的关键技术是转食驯化摄食配合饲料。日投饲量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和鱼的摄食情况而灵活掌握。当水温较高、水质清爽、鱼食欲旺盛时多投饲,反之则减少投饲量,避免因残余饲料过多而败坏水质。
人工养殖最好投喂水蚯蚓和鳗鱼等饲料。当体长8厘米以上时,可以逐步改投含蛋白质30%左右的配合饲料或花生麦、豆饼等。夏秋季的日投饲量为存塘鱼体重的5%~7%,冬春季为1%~4%。
亲鱼培育
应选择体型优良、体表无伤、健康无病、活力强的优质3龄个体作为繁殖用鱼。此外,在亲鱼培育池内放养小鱼虾作为饲料补充。
人工催产
从5月中下旬开始,当池塘水温稳定在22℃以上时,挑选符合标准的亲鱼进行催产。雌雄配比可根据鱼的个体大小灵活调整,生产中一般控制在10:1至15:1。由于长吻鮠对光线刺激较为敏感,应激反应强烈,因此在进行注射催产时,其尾部剧烈摆动,易导致针头脱落或插入心脏导致出血。应尽量避免亲鱼受到强烈刺激,可用干净的湿毛巾遮住亲鱼双眼,固定其头部和尾部,待亲鱼安静下来不再挣扎时,从胸鳍基部凹处缓慢下针注射。
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需要准确把握亲鱼的排卵时机,适时采卵。操作时,用毛巾包裹鱼体的上半部分,另一人固定住尾部,然后从鱼的胸鳍基下方逐步向尾部轻轻挤压腹部,若有游离卵粒流出,则可开始人工授精。提前宰杀雄鱼,取出精巢,研磨均匀后置于精子保存液中,使用前再次检查精子的活力情况。雌鱼临产时,将精子与卵子充分混合,直至卵子全部排空。为保证精液质量和提高受精率,通常选择2至3尾雄鱼提供精液。
孵化管理
调节育苗池的充气量,使孵化池水体呈沸腾状,受精卵进行静水充气孵化。布卵时水温为24℃,每天升温1℃,连续两天将水温升高至26℃,并保持至受精卵破膜出苗。一般正常发育的受精卵经50小时左右即可孵化出膜。
鱼苗培育
刚出膜的仔鱼以自身卵黄囊中的卵黄为营养源,游泳能力弱,一般侧卧于池底,此时不宜吸污,以免对初孵仔鱼造成伤害。仔鱼开始主动摄食后,生长迅速,一般在体长达到1厘米时,体色开始变为灰黑色,此时应及时对池底进行吸污,以防残饵和排泄物等污染水质。换水时,要求加入的新水与原池水温差不超过0.5℃。
在鱼种转塘放养时,应使用食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对鱼体进行消毒,消毒时间为10至15分钟,以预防疾病。当发现鱼病时,应根据病症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长吻鮠常见疾病包括肠炎病、烂鳃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和锚头鳋病。
肠炎病:该病对鱼种和成鱼的危害较大。病鱼表现为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时有黄色黏液流出。解剖可见腹腔内有大量黏液,肠中无食,肠壁充血。治疗方法是全池泼洒漂白粉,同时将药物拌入饲料中投喂,需按要求的剂量和疗程使用。
烂鳃病:该病对鱼种、成鱼和亲鱼都有较大危害。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不进食,鳃丝腐烂带泥,黏液增多。可通过清除过多的池底淤泥或是用生石灰彻底清塘解决。
出血病:此病来势凶猛,传播速度快,可迅速导致大批鱼类死亡。病鱼表现为鳍基和腹部发红充血,部分病鱼在水中不停打转乱窜,不久便死亡。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控制水温,每半个月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消毒,发病季节用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并用抗菌素配制药饵进行投喂。
小瓜虫病:此病在水质差、放养密度大的情况下易发生。病鱼皮肤及鳍上出现“小白点”,数量增加很快,几天内可布满全身。若未及时发现,能造成毁灭性的损失。预防措施包括保持水质良好,合理控制放养密度。
锚头鳋病:此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性鱼病,寄生部位发炎红肿,肌肉组织坏死。应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清洁水质,减少螯头鳋的寄生机会。
2007年3月1日,长吻鮠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将其定级为数据缺乏(DD)物种。
2007年12月12日,长吻鮠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长吻鮠的自然资源量在20世纪60年代初是稳定的,种群中生殖群体和补充群体量处于平衡水平。然而,从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长吻鮠的自然种群资源数量急剧下降,产量锐减。以中国湖北省石首市为例,20世纪50年代的长吻鮠产量为4601公斤,60年代锐减至360公斤,80年代仅剩210公斤。到二十一世纪初,长吻鮠仅在中国四川和广东等少数地区进行小面积养殖,截至2005年,长吻鮠人工养殖已推广至中国大部分地区。
在中国,从六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初,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及长期的滥捕等原因,长江流域的长吻鮠自然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资源量和产量均大幅下降。此外,长吻鮠终身生活于大型江河的流水环境中,在食物链中处于末端,天然条件下繁殖力较低,这进一步导致了资源量的急剧下降。
为了保护和开发长吻鮠这一珍贵鱼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院与石首市特种水产品研究所协作攻关,并于1987年在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根据中国2018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现了常年禁捕,水生生物保护区的建设和监管能力显著提升,保护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截至2019年底,宜昌市的长吻鮠保护区域为长江宜昌江段,全长232公里。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后官湖中,动物资源丰富,不仅有国家级保护动物,还有湖北省重点保护鱼类长吻鮠等物种
长吻鮠为大型的经济鱼类。在中国长江流域的渔获物中长吻鮠所占比重较大,而下游显著多于上游地区。此鱼是肉食性的鱼类,而在它的食谱中多数为一些小型的非经济鱼类。因此,在野杂鱼和底栖生物丰富的水库、塘堰以及溪河等大水体中养殖长吻鮠,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以2001年中国四川、广东等地长吻鮠市场批发价60至70元/千克计算,微流水池塘的亩利润约为人民币1万元,网箱养殖的利润则超过10万元。人工养殖长吻鮠既可满足市场需求、发家致富,又可出口促进外贸,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
长吻鮠肉质嫩滑味美,无细刺。其煮熟后的鱼肉膘肥肉厚,莹润如玉,嫩滑鲜美,熬炖出的鱼汤呈乳白色,润泽爽口。长吻鮠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氨基酸总量不少于10%,被誉为淡水食用鱼中的上品。尤其是其鳔特别肥厚,笔架状纹理清晰可见,干制品“笔架鱼肚”被认为是极品,有“不食江团,不知鱼味”之说,被视为美味珍馐。长吻鮠与河鲀、刀鱼和鲥鱼并称为“长江四鲜”。
长吻鮠的肉可以入药,药性甘,平。具有补中益气,利水开胃的功效。
长吻鮠还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作为观赏鱼类饲养。
长吻鮠的背鳍和胸鳍的刺有毒腺,毒性较强。在捕捉或打捞时应提高注意力,避免被刺伤。人被刺后会迅速产生瘙痒、剧痛、灼热感、出血和局部肿胀等症状,还可能引起发烧和患处疼痒,持续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
由于长吻鮠体内脂肪含量丰富,因此被称为“肥鱼”。宋朝的苏轼喜好美食,曾在诗中称赞道:“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纯鲈。”诗中不仅介绍了烹调长江肥鱼的方法,还称赞其风味超过鲈鱼。明朝时期,宜昌地区还向朝廷进贡长江肥鱼,因此有“千里送名鱼,皇家席上珍”的谚语。《本草纲目》对其名称有详细记载:“鮠鱼,音桅,释名鮰鱼(音回),鳠鱼(化、获二音),(魚果)鱼,魚賴(癞)鱼,北人呼鳠,南人呼鮠,并与鮰音相近,尔来通称鮰鱼,而鳠、鮠之名不彰矣。(魚果)又鳠音之转也,秦人谓其发癞呼为魚賴鱼。
2011年,老大兴园蛔鱼制作技艺入选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孙昌弼。
2013年,原中国农业部批准对“宜昌长江肥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2023年,四川首个长吻鮠新品种——“川江1号”通过了国家审定。
“笔架鱼肚”的制作技艺是中国湖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湖北省石首市相传已有600余年,百姓们在之前称之为鮰鱼鳔,此鳔和一般的鱼鳔不同,具有两室合璧,外表有笔架的形态,内里有笔架的山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