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4 16:18
鮸,是鲈形目石首鱼科鮸属暖温性中下层鱼类。身体延长而侧扁,有4个须孔;耳石椭圆形,背面有许多颗粒状突起,腹面有蝌蚪形印迹;身体灰褐色,颏部及上、下颌无鳞;吻部、鳃盖骨及各鳍基部被小圆鳞,体被栉鳞,侧线完全;鳃大,圆锥状,前端不突出形成短囊;各鳍褐色,末端深褐色;背鳍连续,鳍棘部与鳍条部之间有一个深凹刻;胸鳍尖而长,尾鳍楔形。
背鳍Ⅸ,Ⅰ-28~31;臀鳍Ⅱ-7;胸鳍21~22;腹鳍Ⅰ-5。侧线鳞。鳃耙6+9。体长为体高3.7~4.0倍,为头长3.2~3.9倍。头长为吻长3.2~4.0售,为眼径4.2~5.1倍,为眼间隔3.3~4.4倍。尾柄长为尾柄高2.9~3.1倍。
体延长,侧扁,背缘略呈弓形,腹部宽圆。尾柄长大于尾柄高。头中大,稍侧扁,近尖形。吻短而钝尖,吻褶边缘游离成吻叶,吻上中央具一小孔。眼侧上位,中等大。眼间稍大于眼径。鼻孔2个,互相靠近,口前位,口裂大而斜,上下颌略相等,上颌骨后延至眼的后缘。有4个颏孔,无颏须。上颌外行齿较大,犬齿状,口闭时大部分外露,内行齿细小呈带状。下颌内行齿大,犬齿状,外行齿小,呈带状齿群。舌发达,游离。鳃孔大,鳃盖膜与峡部不相连,前鳃盖骨边缘有细锯齿,鳃盖骨后上缘有一扁棘。具假鳃。鳃盖条8,鳃耙细长。除吻部及鳃盖骨被小圆鳞和颏部及上下颌无鳞外,全身皆被栉鳞。各鳍基部具小圆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基部约有1/2被小圆鳞。尾部小鳞伸延至尾鳍中部。侧线完全,在体前部向上弯曲,在体后部为侧中位。
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上方,较腹鳍起点稍后,鳍棘部和鳍条部中间有一凹缺,具8-9鳍棘28-31鳍条,第一鳍棘短小,第三鳍棘最长。臀鳍起点在第13-14背鳍鳍条的下方,具2鳍棘8鳍条,第二鳍棘细长。胸鳍较腹鳍长,具19鳍条。腹鳍具1棘5鳍条。尾鳍楔形。
体暗棕褐微带紫色,腹部灰白色。背鳍鳍棘上缘黑色,在背鳍鳍条部中央有一纵行黑色条纹。胸鳍鳍缘灰黑色,腋部上方有一暗斑。其余各鳍灰褐色。
初孵仔鱼全长1.98~2.08毫米,卵黄囊呈椭圆形,油球位卵黄囊的后下部,消化管细长,肛门尚未开口于体外,沿体背缘具2列小色素,油球上半部散有许多星状色素。
2日龄仔鱼平均体长2.61毫米,肛门已开口,口凹出现,胸鳍芽形成,视囊前后缘出现黑色素,尾部中央侧面和腹缘出现色素。
4天仔鱼体长为3.03毫米,卵黄囊被吸收,口裂形成,视囊周围大量出现黑色素,胸鳍形成,尾部中央侧面出现3~4个星状色素,腹面色素略向上延伸,油球腹部具星状色素。
10天仔鱼体长为3.63毫米,前颌骨与上颌骨完全分化,外鼻为单孔,鳃盖骨系完全分化胸鳍和尾鳍下半部出现放射状鳍条,尾部中央腹面树状黑色素增大加深,并向上扩散。
18天仔鱼体长为4.50毫米,上下颌各出现10~12个齿,前鳃盖骨内缘出现2~3棘,腹鳍下半部出现鳍条,背鳍鳍条部支鳍骨形成,尾下骨分化、下方出现9~10枚鳍条,臀鳍基部色素向上呈树枝状发散,尾部侧面色素呈1个大型星状色素,腹腔大部呈灰黑色。
26天仔鱼体长为5.6毫米,上下颌齿各20~24个,前鳃盖骨内缘6棘、后缘4~5棘,背鳍鳍棘部攴鳍骨形成鳍条24~26,臀鳍鳍条7,尾上下叶鳍条基本形成,项部、胸鳍基上方、胸鳍基部前鳃盖骨各具1个放射状色素,腹腔侧面也出现数个稍大型色素,主鳃盖骨和胸鳍基部灰黑色。
35天仔鱼体长为8.10毫米,背、臀鳍完全形成,腹鳍棘出现,具3鳍条,前鳃盖后缘上部3棘,臀鳍基部色素分化成3~4星点状色素,头部、躯干部除星状色素外,点状色素明显增加,腹腔灰黑色,尾鳍基部出现1个大型星状色素。
41天仔鱼体长为10.38毫米,外鼻孔分化成前、后鼻孔,腹鳍完全形成,尾柄部开始出现鳞片,主鳃盖骨后下角出现2个尖状小棘,头部色素增多,体侧上半部具许多小色素,沿背鳍基部具1列稍大星状色素,背鳍第二至第七鳍棘鳍膜上半部黑色。
该种近似黑姑鱼(Atrobucca nibe),后者和该种小型鱼相近似,但其口腔和鳃腔均呈黑色,颏孔3个,背鳍和臀鳍基部无鳞,胸鳍上半部黑色。
鮸为暖温性底层鱼类。常栖息于水深15~70米、底质为泥或泥沙海区,或栖息于近岸礁石、岛屿附近和河口。其盐度适应范围为14~32‰,适宜温度为7~32℃,其中最适温度为18~28℃,要求水体透明度在50~80厘米、流速每秒20厘米以下。
鮸有昼沉夜浮的垂直移动习性。集群性不强,每年4~5月间,由深水向近岸作生殖洄游,长江口海区生殖期为7~8月,产卵后分散索饵。
山田梅芳(1986)认为中国东海、黄海、渤海有3个群体,第一群越冬场在济州岛西至西南海域,春后一部分鱼向山东半岛北上,一部分鱼游向朝鲜西海岸产卵、索饵,秋后返回越冬场;第二群越冬场在济州岛南部,4月向西北移动,5~6月至江苏吕四渔场产卵,一部分向北纬30°南大陆沿海移动。第三群主要在长江口至台湾北部海区作南、北移动。
赵传细(1990)认为冬季渤海、黄海、东海的主要分区有两个:一个在黄海海槽边缘,可延伸到济州岛西南部;另一个分布区在东海的温台渔场近海。这两个分布区的鱼群4月开始向浅水移动,第一越冬场鱼群西进渤海,5~9月在浅海栖息,10月在乳山、射阳河口沿海、渤海南部均有分布,11~12月游向越冬场;第二越冬场鱼群向西北洄游,5~11月分布在佘山到浙江沿海的岛礁附近,12月游向越冬场。
鮸为肉食性鱼类,食量大,以鱼、虾为主要饵料,大量捕食黄鲫、青鳞鱼、小公鱼、龙头鱼、鳗、小黄鱼、白姑鱼、蓝圆鲹等鱼类,以及对虾、毛虾和鼓虾等。
分布于朝鲜、日本、韩国、中国、越南。在中国分布于渤海(在渤海湾北起河北的秦皇岛、南至天津的歧口)、黄海、东海、南海。
生殖期朝鲜沿岸为9~10月,长江口外海为7~8月,舟山群岛附近为5~6月。产卵场分布从渤海至东海南部沿海,较集中的有辽宁辽东湾,河北泺河口大清河,山东莱州湾、山东半岛南部,江苏海州湾长江口,浙江杭州湾、鱼山列岛、台州湾,以及韩国仁川沿海等。产卵场水深黄渤海约20米,水温为20~28℃。全长500~650毫米个体、怀卵量为72~216万粒。卵透明,分离浮性,卵径1.2~4毫米,在水温24.6~24.9℃、盐度26~30‰条件下初孵仔鱼至孵化后4天为卵黄囊仔鱼,5~14天为前弯曲期仔鱼,15~28天为弯曲期仔鱼,29~40天为后弯曲期仔鱼,41天开始进入稚鱼期。
将亲鱼放在乐清湾分水山一渔农鱼排(规格为4米×4米×4米)的网箱中培育,平时采用常规的饲养管理方法,在繁殖季节前及繁殖季节,即7~10月,进行强化培育,饵料以蓝圆鯵为主,一般每日早晚各投喂1次,每次喂食都采取少量抛投诱食方法,直至亲鱼吃饱为止。定期观察亲鱼性腺的发育情况。
到繁殖季节,雌鱼的选择标准是:外形显得比较粗壮,腹部膨大、柔软且有弹性,生殖孔微红的个体。雄鱼的个体显得比较瘦长,选择标准是:用手抚摸其腹部可感觉到体内2条长且硬的精巢,挤压腹部时能从泄殖孔中流出乳白色精液的个体。
选择好成熟的亲鱼后,可马上在海水网箱或室内水泥池进行人工催产,要求海水网箱的规格在3米×3米×2米,用80目网片制成,在无大风大雨的天气及小潮水水体透明度高时进行催产,具体如下:
当海水比重在1.018以上时,受精卵浮于水的上层,而非受精卵则沉在水的中、下层。但因亲鱼的游动,有部分非受精卵也会浮到上层。可用80目捞网将卵捞出,放在水桶中静止片刻,再将上层悬浮的好卵捞出,丢弃中、下层的卵子。将受精卵用干净海水轻轻冲洗后倒入育苗池,育苗池水位一般在80厘米,采用育苗池孵化方法,进行微充气静水孵化。孵化水温22~27℃,海水比重1.018~1.021‰。
初孵仔鱼在25℃水温下约66小时便会开口摄食,此时每日投轮虫1~2次,保持育苗池水体中轮虫密度为5~15个/毫升;当仔鱼达13日龄,全长0.5厘米左右时,加投刚孵出的丰年虫无节幼体,2~4天后再加投经40目筛绢网滤得的活体桡足类。桡足类投喂前需用50毫克/升的甲醛溶液浸泡消毒2~4分钟。投喂桡足类后逐渐减少轮虫的投喂量,至20日龄时可停止投喂轮虫,同时停止投小球藻。如活桡足类供应充足,可在停投轮虫1~2天后投丰年虫无节幼体。轮虫投喂前经高质量分数的藻液和轮虫强化剂强化6小时以上,活桡足类系清江当地海区用张网捕得。
利用网箱养殖成鱼,应选择避风条件好,海陆交通方便,水质清新,水流畅通,流向平直而稳定的海区;水深5米以上,网箱箱底在最低潮位时距离海底1.5米以上;海区表层水温为8~29℃;盐度为13~32‰;透明度为1米左右;流速以1米/秒以下为宜(网箱内的流速在0.2米/秒以下);底质最好为泥沙底。
养殖户购买人工培育的鮸,一般要经过海区网箱培育,全长达25~30毫米。随着苗种的生长,其所需要的活动空间,也要相应地增大。因此,应及时进行筛选、分级,并调整放养密度。
全长50~70毫米的鱼种,每立方米水体放养20~33尾,最佳为25~28尾;全长90~120毫米的鱼种,每立方米水体放养20~25尾,最佳为20~22尾。在正常的情况下,每隔1~20天,调整一次鱼种的放养密度,并根据鱼种个体的大小,调换网箱的网目规格。当全长达到230毫米以上时,根据鱼的个体大小的不同,进行分箱疏养。
刚入箱的鱼种,可投喂适口的鱼糜、粉末饲料、糠虾和冷冻的大型桡足类。在海区养成时,夜间可在网箱上方开灯诱集。25克以上的鱼种,可投喂湿性颗粒饲料。其方法是把冰冻鱼搅成肉糜,并拌成黏性强的团状饲料,用手挤压成大小不同的块状物而投入网箱中。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掺入部分粉状配合饲料,或其他鱼、贝肉等饲料,也便于添加维生素等药物,使之营养全面。另外,鮸的人工配合饲料,其成分为鱼粉40%,配以花生饼、豆饼、面粉、麸皮、无机盐和添加剂等。慢沉膨化饲料,近段时间才出现在市场上。由于它比较适合鮸底层生活习性和较高的营养水平,因此值得推广使用。但绝不能使用冰冻鲜小杂鱼直接投喂,因为这样做,一是浪费饲料,二是破坏资源,三是污染环境,四是营养不全面,五是不洁饲料常带有大量病菌,容易发生疾病。
1.投饲量
在鮸的养成期间,一般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饲料。当天的投喂量,主要是根据前一天鱼种的摄食情况,以及当天天气、水色、潮流的变化,有无移箱等情况来决定。全长30毫米以下的鱼苗,在水温20℃以上时,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100%。一天分为3~5次投喂。随着苗种个体的长大,应逐渐降低投饵率。160毫米的鱼种,在12个月底,当水温为14℃左右时,日投饵率为4%左右。慢沉饲料的日投饵率一般为1.5%。
2.投喂方法
全长50毫米的鱼种,投喂鱼肉饲料,要求去除鳞片及骨、刺,用铰肉机加工成鱼糜状,孔径为5毫米,并加少量幼鳗饲料拌匀,每2小时投喂一次;全长90~120毫米的鱼种,在饲料加工之前,不用去鳞及骨、刺,仍用5毫米孔径铰肉机加工,投喂次数改为早上6时、上午10时和下午3时及傍晚6时,分别各投喂一次,投喂量为体重的16~18%;当鱼体全长达到170毫米时,用15毫米孔径铰肉机加工,投喂次数改为早、晚各一次,投喂量为体重的12~16%;当鱼体全长达到230毫米以上时,可投喂块状和整条的小鱼和小虾,早晚各投喂一次,投喂量为体重的7~10%。
3.投喂关键技术要点
为提高投饵效率,必须掌握以下五个关键要点:
第一,在投喂之前,要用手在网箱中划水面,逐渐使鱼苗形成条件反射,成群上浮摄食。
第二,鱼群集中后快速投喂,至鱼群吃饱、散开或下沉为止。
第三,为照顾体弱的鮸个体也能吃到食料,最后应在网箱四周补投少量饲料。
第四,由于天气变化,有时鮸在网箱中层摄食(未见到鱼群上浮水面),这时仍应按原定时间坚持投喂。
第五,鮸在摄食时,会发出“咕、咕”的响声,可根据响声的大小,增减投喂量。
4.各种饲料的投喂方法
⑴全杂鱼料的投喂新鲜、冷冻的杂鱼,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5%。水温为18~28℃时,日投喂2次,为早、晚各一次,晚上投料量约占日总投料量的2/3。随着水温的下降,鮸日摄食量也随之下降,当水温为14~18℃时,日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2%。当水温继续下降至8~13℃时,日摄食量减少到占鱼体重的1%左右,日投喂次数仅为下午一次,或每两天投喂一次。而当水温上升至29~30.5℃时,鮸日摄食量随之减少为鱼体重的2~2.5%,宜在半夜气温凉爽时投喂。全杂鱼的加工程度,与饲养效果关系密切。全长为5~8厘米的鱼种,所喂杂鱼需用3毫米孔径的铰肉机铰成肉糜。全长为16~20厘米的成鱼,所喂杂鱼需用8毫米孔径的铰肉机加工。当鱼种全长达21厘米以上时,所喂杂鱼用1厘米孔径的铰肉机加工成肉糜状。根据杂鱼料的情况,如果是骨刺少的杂鱼,也可用刀切成小块投喂,以注意适口性为原则。投喂时,采用手投的方式。由于鮸吃料动作较慢,又怕惊动,因此在投料时,一方面不要惊动它,另一方面投料速度要适当放慢,以饲料不沉入网箱底为准。一般来说,在投喂的前20分钟鮸吃得快些,20分钟以后吃的速度稍慢些,故可稍停10~15分钟,再投喂一次。
⑵配合饲料的投喂配合饲料,有浮性配合饲料和软性配合饲料两种。其投喂方法分别如下:
第一,鮸厌强光,怕打击声的刺激。因此,在投饵时,投喂人员不要在周围随意走动,网箱上应设置遮阳黑色网。
第二,注意观察鱼体流动情况,检查鱼的体表是否有寄生虫或有其他病症,以便及时发现和防治。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并根据天气和潮水等情况增减投饵量。
第三,鮸在饥饿状态下会发生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因此应采用规格和网目不同的网箱,对大小不均匀的鮸个体,进行定期筛选分养,以促使均匀生长。分养操作,最好在早晨水温偏低时进行。
第四,加强对鮸养殖网箱的巡逻和检查,防止逃鱼现象发生,特别应注意防止网衣破损。如发现网衣破损,要及时修补。
第五,在整个饲养期间,网箱下水时间长,必然会有许多附着物堵塞网目,影响水流的畅通。养成生长最快的是在高温期间,这时也是网箱上最容易附生动植物的季节。因此,要经常换洗网箱,一般每隔30天左右要换洗一次网箱。也可预先浸涂防污生物的涂料。为保证能及时清洗网箱,须配备双套网具。
第六,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把好饲料质量关。不投喂不新鲜的饲料,因为它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根据鱼的个体大小、摄食状况及天气、水质状况,掌握适宜的日投喂量。不可忽多忽少,以防止鱼的暴食和饥饿。要经常清除饲料台残饵和进行消毒。要做好病害的防治。
第七,鮸网箱饲养成败的关键,在于有良好的海区环境。它要求水质清新,溶氧量丰富。鮸的正常生存水温为10~32℃,摄食最旺盛、生长最快的水温为20~28℃。密养精养的效果好坏,与网箱内外水体的交换是否顺畅有关。如果流速过小,则影响水体交换;如果流速过大,则增加了鮸的体能消耗,对生长不利。
第八,要保持最佳的水质环境条件,要求水温为18~25℃,盐度为24.8~34.5,pH值为7.85~8.35,溶解氧量在4毫克/升以上。要避免海水pH值的变化,影响鱼类的生理代谢,造成在高溶氧时鱼“浮头”而窒息死亡。
第九,要加强病害防治。为了提高网箱养殖鮸的疾病防治效果,应投喂高质量的饲料,并拌喂预防药物,提高鱼体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具体要做好以下两点:
第十,实行混养。在养殖鮸的网箱内,可混养石斑鱼、蓝子鱼、卵形鲳鲹和黑鲷等鱼类。混养的比例要合理,否则将会影响到鮸的生长发育。在全长12厘米以下的鮸养殖网箱内,不宜混养肉食性凶猛鱼类,如石斑鱼和鲈鱼等,但可混养蓝子鱼。在饲养全长13厘米以上的鮸网箱内,可混养全长5~6厘米的石斑鱼,或放养3~5厘米的黑鲷或卵形鲳鲹。
第十一,实行分级饲养。由于鮸个体大小不等,生活习性也不同,特别是在饥饿的情况下,大鱼吃小鱼和咬尾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幼鱼阶段,表现更为突出。全长40~50毫米的个体,不能与全长150毫米以上的个体混养;全长100毫米的个体,不能与全长200毫米以上的个体混养。为了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养殖产量,必须采用分级饲养方法。即从幼鱼养到全长420毫米,体重1.15千克,养殖时间189天,分为三级进行养殖,效果比较好。第一级,放养全长为50~70毫米的个体;第二级,放养全长为90~120毫米的个体;第三级,放养全长为230毫米以上的个体。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食用及经济:肉质含脂量高,味鲜美,油炸、清蒸、煮食皆宜。是相当受欢迎的食用鱼。常可大量捕获,是重要的经济鱼种。
营养成分:据测定,每100克可食鲵鱼含热能90千卡,水分71.3克,蛋白质20.2克,脂肪0.9克,含有维生素A、B1、B2、尼克酸、胆固醇、视黄醇当量,还含微量元素钙、磷、钾、钠、镁、铁、锌、硒、铜、锰等,此外,尚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
药用: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平;归脾、胃、膀胱经。健脾补肾、止血养血、消炎、益胃,对肾虚、消渴、胃脘不舒、劳疲虚损等症有食补促进康复的效用。
食疗:鮸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常食对营养不良及贫血者极为有益。现代研究还表明,常吃鮸鱼肉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主要是由于鮸鱼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极高,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血液循环,其中的EPA和DHA,具有降血压、促进平滑肌收缩、扩张血管、阻碍血小板凝集和防止动脉硬化、防治老年性痴呆等功效。此外,鮸鱼肉还对糖尿病有益,由于鮸鱼肉中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常吃可补充机体所需的硒元素,从而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与发展。
宋代苏轼的《画鱼歌》描述了关于鮸鱼的诗句:“天寒水落鱼在泥,短钩画水如耕犁。渚蒲拔折藻荇乱,此意岂复遗鳅鲵。偶然信手皆虚击,本不辞劳几万一。一鱼中刃百鱼惊,虾蟹奔忙误跳掷。渔人养鱼如养雏,插竿冠笠惊鹈鹕。岂知白挺闹如雨,搅水觅鱼嗟已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