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9 08:58
鱼目混珠(拼音:yú mù hùn zhū)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魏伯阳《参同契》。
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鱼目混珠”。
从前,有一个名叫满愿的人,十分善于辨别珠宝玉器。有一次,满愿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办事。办完公事,满愿信步来到街上,在一家很不起眼的铺子里,满愿发现了一颗珍珠。只见这个珍珠又圆又大,泛着柔和的光,一看就知道是一件无价之宝。满愿立刻拿出身上所有的钱以及值钱的物品,买下了这颗珍珠。回到下榻的旅店,满愿又派人用上好的木料做了一个盒子,然后把这颗珍珠放在盒子里面,小心地收藏起来。
回到家里,满愿迫不及待地叫来几个知己,把这颗罕见的珍珠拿出来让他们观赏。见到这颗珍珠的人无不交口称赞,说这是他们见过的最大、最好的珍珠。
满愿有个邻居叫寿量,他也听说了满愿得到一颗大珍珠的事儿。看到别人羡慕的眼神,寿量常常忍不住想把自己祖传的那颗大珍珠拿出来和满愿比试比试。可一想起祖先留下的“不可轻易示人”的遗训,他只好作罢。
事有凑巧,不久,满愿和寿量都得了一种怪病,四处寻医问药,却一点儿效果也没有。眼看他俩的生命危在旦夕,两家人都急坏了。这一天,街上来了一个游方郎中,说专治各种疑难杂症,两家人急忙把郎中请到家里。郎中仔细诊治了一番,对他们的家人说: “病倒是没问题,只不过需要用珍贵的珍珠粉做引子,才能药到病除。”听了郎中的话,两家人面面相觑,都想起了自己家里那颗稀世珍珠。虽然有些舍不得,但为了治病,他们也只好忍痛从珍珠上磨下来一些粉末,然后掺在药里给病人吃了下去。说也奇怪,满愿吃下药没两天,病就有了好转。可寿量却一点儿好转的迹象也没有,他的家人都觉得非常奇怪。
过了两天,郎中又来了,听了寿量家人的叙述,郎中说: “能不能请你们把所用的珍珠拿出来给我看看?”寿量的家人连忙拿出那颗珍珠交给郎中。郎中把珍珠拿在手里看了看,笑着说: “这哪里是什么珍珠,只不过是海洋中一种大鱼的眼睛。你们用鱼眼睛充当珍珠,怎么能治好他的病啊!”寿量的家人一听才知道,自家祖传的珍珠原来只是一颗鱼眼睛,只好又另行买来了珍珠粉,这才治好了寿量的病。
故事中满愿和寿量的珍珠在外观上看似无异,然而到了治病展现真功夫的时候寿量的“珍珠”却没了功效。鱼目的形状和颜色相似于珍珠,寿量只看到二者相似的形状和颜色,却忽略了相异的质。但是鱼目的形状和颜色无论多么相似于珍珠,二者毕竟各自具有自身的本质,就算侥幸“混珠”一时,终究还是会有被发现的一天。
成文用法
“鱼目混珠”指用鱼眼假冒珍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运用示例
清·魏秀仁《花月痕》十七回:“他道你是鱼目混珠,你该罚他一钟酒。”
作家·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可是这些卖国的老爷们不是也在鱼目混珠,也在自称为爱国忧民的志士吗?”
鱼目混珠—滥竽充数
“鱼目混珠”与“滥竽充数”意义相近,两者皆有以假充真之意;区别在于“鱼目混珠”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而“滥竽充数”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可以用于人或者物,也可用作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