鲉鱼级潜艇

更新时间:2024-08-02 15:07

鲉鱼级潜艇(英文:Scorpene class submarine,法文:Scorpène class,其他名称:鱿鱼级/天蝎级/天蝎座级/蝎),是法国西班牙为出口国际市场而推出的一型常规动力潜艇。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上对潜艇的需求旺盛,各国海军开始寻求二战期间服役的本国潜艇的替代方案,特别是许多海洋面积广阔第三世界国家正在或计划组建潜艇部队,并且对排水量在1000吨以上、续航力超过6000海里的大中型潜艇特别感兴趣。因此世界上有能力建造潜艇的国家分别推出了各种出口型潜艇,如德国研制的209型潜艇,俄罗斯研制的基洛级潜艇等。

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末期,法国总共发展了2级12艘常规动力潜艇,这些潜艇的设计目标都是以法国海军自行使用为主,并没有对外销售。70年代初,法国又研制了新型的阿戈斯塔级潜艇,除了自己使用外,还向西班牙和巴基斯坦进行了外销。20世纪80、90年代,阿戈斯塔级潜艇在国际市场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其并不是为了出口外销而设计的,因此随着德国新型的214型潜艇和俄罗斯基洛级潜艇改进型的出现,基本失去了市场,同时西班牙和英国也在研制出口外销型潜艇。面对巨大的国际潜艇出口市场和激烈竞争,法国在20世纪末决定研制新型的专门用于外销出口的常规潜艇。

建造沿革

1996年,法国公开了专门为外销设计的新型柴电潜艇鲉鱼级的概念,并由法国DCNS集团(前身为法国舰艇建造局)设计,最初西班牙的纳凡蒂亚公司(Navantia,IZAR)与DCNS为该级潜艇的联合建造确定了初步的合作关系。

1997年12月18日,法国和西班牙还没有正式合作,智利海军就定购了两艘鲉鱼级潜艇。

1998年7月,鲉鱼级潜艇的首艇为智利海军建造的“奥希金斯”号正式开工,潜艇艏部分段由DCNS瑟堡船厂建造,艉部分段则由纳凡蒂亚公司在卡塔赫纳建造,2003年11月1日下水。2000年11月,2号艇“卡雷拉”号开工,2004年11月24日下水。

1999年,印度与法国DCNS和纳凡蒂亚公司(二者先联合击败了竞争对手德国214型潜艇)进行谈判,并最终在2005年10月签署合同,以24亿欧元(约30亿美元)的价格购买6艘鲉鱼级潜艇。(根据印度海军“75号工程”的发展计划,到2020年将用24艘新潜艇替换现役潜艇,首先就从采购鲉鱼级潜艇开始)按照协议的规定,鲉鱼级潜艇会在印度孟买附近的马扎冈船厂建造,而由DCNS提供一些关键部位,该合同包括一个技术转让协议,由DCNS和纳凡蒂亚公司提供工程、训练和技术服务。印度装备的鲉鱼级潜艇在作战系统和艇员居住舱方面将与其他国家的存有区别,印度海军还将会对潜艇内部做出一定的修改以安装可以与印度海军舰只进行协同作战的设备。此外,印度海军还希望鲉鱼级潜艇的鱼雷发射管能够具备发射两种不同型号的鱼雷的能力。

2002年,纳凡蒂亚公司正式加入该项目,这样鲉鱼级常规潜艇最终由法国DCNS集团和西班牙纳凡蒂亚公司联合设计研发,其中DCNS负责设计管理,并承担65%的工作量,两家公司分别保留各自负责部分的知识产权。

2002年6月,马来西亚国防部与DCNS和纳凡蒂亚公司签署了价值12亿美元的合同,采购两艘鲉鱼级潜艇。2004年4月25日,首艇“端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号在法国瑟堡船厂开工,2007年10月23日下水。2005年4月25日开工,第2艘“敦·拉扎克”号开工,2008年10月下水。

2003年11月4日至9日,在韩国釜山举行的2003韩国航展上,法国DCNS和纳凡蒂亚公司公开了最新的鲉鱼级潜艇的模型和内部剖面结构。

2008年12月,巴西和法国签署了总额86亿欧元的防务合同,法国将为巴西提供50架EC725直升机,帮助巴西建造新一级4艘潜艇(S-BR1级)和一艘核动力潜艇,援建一座具有生产和维修能力的潜艇工厂以及一处可供潜艇停靠的海军基地。其中新一级潜艇将会结合鲉鱼级潜艇和DCNS设计的其他潜艇的特点,单艇造价约为5.65亿美元,计划在2015年交付。根据协议,第一艘潜艇的某些部件将会在瑟堡船厂建造,但是潜艇的绝大部分将会在巴西进行建造和组装,DCNS将会为巴西提供技术支持,西班牙纳凡蒂亚公司也会参加合作。由于巴西具有很长的海岸线,对潜艇续航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潜艇的水下续航力将会增强。巴西4艘鲉鱼级潜艇首艇2011年7月16日在里约热内卢州一造船厂开工建造,原计划2016年完工,2018年服役,2号艇于2013年9月1日开工。

2023年6月26日,法国海军集团表示,计划为菲律宾建造的“鲉鱼”级潜艇可配备31名水兵,续航里程超过1万海里,续航时间为80天,配备有6个发射管,总共可配备18枚弹药。

服役历程

2004年,法国将“奥希金斯”号交付智利海军,2005年9月8日正式服役。2号艇“卡雷拉”号2006年7月20日服役。法国DCNS和西班牙纳凡蒂亚公司将为两艘潜艇提供长期维护和支援服务。

2006年4月,印度海军首艇“卡尔瓦里”号的建造工作在DCNS的瑟堡船厂开始,建造包括水密舱壁和鱼雷发射管在内的一些关键部位,潜艇耐压壳体部分的建造工作于2007年5月在印度开始,2015年4月6日下水,2017年12月14日服役。另外UDS国际公司负责提供基于SUBTICS的作战系统,法国泰雷兹集团负责提供传感器、电子侦察和通信系统。

2009年1月27日,马来西亚海军首艇“端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号由法国交付,2009年9月驶抵马来西亚。2009年11月4日,2号艇“敦·拉扎克”号在西班牙正式接收,并于5日正式列入海军编队服役,2010年7月2日抵达马来西亚卢姆海军基地参加官方进驻仪式。马来西亚海军的两艘鲉鱼级装备了“黑鲨”重型鱼雷SM39“飞鱼”反舰导弹,水面航速12节,水下航速20.5节,虽然未装备AIP系统,但可以通过改装实现。根据规划,两艘潜艇将会部署在马来西亚海军在沙巴州新建的海军基地,主要在马六甲海峡和中国南海南部区域活动,包括安巴拉特海域,主要任务是针对活动区域其他国家海军的反潜战。

2011年10月,印度海军鲉鱼级2号艇“坎德里”号开工,2017年1月12日在孟买下水,根据计划,将从第4艘艇开始安装AIP系统。3号艇“卡兰杰”号于2018年1月30日在孟买马扎冈造船厂下水。

2018年1月14日,巴西首艘鲉鱼级潜艇的前端艇身在建造完毕后,通过特种运输车通过一个隧道运到海边与后半段进行组装。

2018年1月30日,印度鲉鱼级第三艘“卡兰杰(Karanj)”号在孟买马扎冈造船厂下水。

2022年12月21日,据《印度时报》网站报道,第5艘“鲉鱼”级潜艇“瓦吉尔”号交付海军,并将于2023年1月入役。

技术特点

艇型结构

鲉鱼级潜艇采用了“金枪鱼”形的单壳体形式,艇体为水滴型,并尽可能减少艇体外附属物的数量,设有指挥台围壳舵和十字形尾舵,其耐压壳体采用高拉伸的HLES80型钢建造,故重量轻,可使艇上装载更多的燃料和弹药,并使其随时根据需要下潜至最大深度。标准型指挥台围壳仅装备基本配置的桅杆;加长型指挥台围壳除了装备基本桅杆之外,还包括一套更为复杂的水面非声学传感器和通信天线。

鲉鱼级为了提高艇员的逃生脱险几率,也可以选择在潜艇的中部加装逃生隔离舱段。隔离舱段包括两个水密耐压隔壁,它们分别设置在供艇员逃生用的脱险闸室的两端。逃生隔离舱段可以保证在几乎所有的紧急情况下,艇上至少有半数的舱室不会进水,使得幸存的艇员能够进入逃生脱险闸室进行逃生或者得到外界的营救。

动力系统

鲉鱼级潜艇动力系统的标准型配置为传统的柴电动力,推进装置采用了热蒙工业公司设计的功率为3500千瓦的永磁电机,还可以根据要求加装配套的法国MESMA型AIP系统。MESMA是DCNS研制的潜艇自主式能源系统模块,是一种闭式循环发动机推进系统,其工作原理是以惰性气体为工作流体,以艇内储存的纯氧为助燃剂,二者按比例混合压缩后送入发动机,发动机工作后排出的废气先输送至吸收器,在吸收器中二氧化碳被海水充分溶解吸收,而其他气体则经闭合回路重新送回发动机,再次与氧气混合压缩进行下一次燃烧循环,该系统适用于2000吨级的潜艇。

鲉鱼级的AIP系统运行噪声低,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输出功率在200千瓦以上,可以使鲉鱼级潜艇以4节左右的安静航速在水下状态连续航行18-21天,比普通的柴电常规潜艇提高了20-30倍,而且其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额外的噪声、热信号或其它的尾迹信号,不会增加潜艇的信号特征强度,与德国的燃料电池技术相比,MESMA系统的优势是其燃料为柴油和液氧,在世界的每个港口和海上都可以十分方便地得到补充。

艇载武器

鲉鱼级潜艇武备系统包括6具533毫米艏鱼雷发射管,该级潜艇的高抗冲击性的武器装填和发射系统由DCNS设计制造,配备了一个可以装填鱼雷和导弹等多种武器的综合武器装填舱口。可携带18枚重型鱼雷,必要时根据需要可以换装导弹或30枚水雷。可装备的武器包括意大利白头公司与DCNS联合制造的“黑鲨”重型鱼雷、DCNS制造的F17II线导重型鱼雷、STN阿特拉斯电子公司的DM2A4和SUT266线导重型鱼雷、萨伯·博福斯水下系统公司制造的2000型鱼雷、雷锡恩公司制造的MK48型ADCAP线导鱼雷以及SM39“飞鱼”反舰导弹等。SM39“飞鱼”反舰导弹射程40-50公里,速度0.93马赫,装药量165公斤。

水声系统

鲉鱼级潜艇采用了“UDS SUBTICS”声呐-指挥-武器控制系统,声呐组包括两套TSM2253平面型舷侧基阵声呐。

艇电系统

雷达通信

鲉鱼级潜艇装备了凯尔文·休斯公司制造的1007水面搜索雷达,整体安装在SUBTICS系统内,其升降桅杆上可使用法国通用机械电气公司制造的光学传感系统、攻击潜望镜、美国制造的“秃鹰”系列的AR900型电子支援测量设备以及智利海军SPl00C数据链所利用的通信系统等。

指挥控制

鲉鱼级的作战管理系统采取了分布式模块化结构的潜艇战术综合桌战系统,且充分吸收了DCNS和马可尼公司在潜艇声呐、指挥及武器控制系统方面的成就,采用了双冗余以太网数据总线,可以在6个显控平台上完成所有的声学及非声学传感器信号的处理以及武备、导航系统、指挥系统的控制功能。此外,该系统尽可能多的使用了商用成品硬件和软件标准,特别是采用了高速RISC处理器、TCP/IP通信协议、1个X-Windows/Motif图表用户接口及UNIX操作系统,从而可以方便地实现系统升级换代。

自动化

鲉鱼级的所有控制和平台管理功能均可以由控制室来实施,控制室中央设有战术平台,各种系统都是集成化的,作战管理系统和平台控制系统由战术平台上的6个通用双屏多功能彩色显控平台监测和控制,且这6个显控台是互相关联的,对武器控制、电子支援及导航系统的操纵不仅先进而且在显示和操作上相对比较简单。鲉鱼级的高度的自动化,关键功能的实时分析及冗余设计,使其编制人员人数可减少到31人,正常值班仅需9人。

隐身技术

鲉鱼级潜艇采用了凯旋级战略核潜艇所利用的一系列先进静音技术,包括采用水滴线型、强化玻璃钢材料以及管路和电子装备安装的改进提高等。艇上主要设备广泛采用浮筏技术,关键部位还采用了双层减振,精心设计的螺旋桨具有较低的辐射噪声。鲉鱼级在几个内部舱段安装了橡胶减振基座,使得这些舱段内布置的各种机械设备完全与耐压艇体绝缘,从而保证这些舱室的低频噪声不会通过耐压艇体传入大海。

性能数据

服役动态

2008年3月,马来西亚海军“端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号进行了静态潜水及一系列的水面测试工作,之后潜艇在法国里昂港进行了最后为期三个多月的测试工作,以测试潜艇的平台和战斗系统并检查合同上技术要求的实施情况,在完成所有的测试后,潜艇返回瑟堡进行测试后的整修。

2008年7月,在法国完成了4年的训练之后,马来西亚海军首批119名军官和士兵取得了鲉鱼级艇员的资格。 2009年4月,马来西亚海军鲉鱼级潜艇2号艇“敦·拉扎克”号完成第一阶段海试,之后进行了入坞检查和第二阶段海试。2010年4月底,“敦·拉扎克”号从法国南部DCNS造船厂出发,途经地中海、红海、亚丁湾、阿拉伯海、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航行期间在埃及亚历山大港、沙特阿拉伯吉达港、阿曼塞拉莱港和印度科钦港进行了停靠,航程7283海里,历时64天于7月2日抵达马来西亚,7月中旬,又驶往位于沙巴州诗邦戈海湾的马来西亚皇家海军潜艇基地并进行热带水域综合海试前的计划维修。

2009年12月2日,“2009年兰卡威国际海事与航空展”在马兰西亚兰卡威开幕,马来西亚海军展示了其购买的鲉鱼级潜艇“端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号。

2010年2月,马来西亚“端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号在南中国海成功完成水下海试,技术人员随潜艇一起下潜以监测其水下状态。

2017年1月12日,印度海军鲉鱼级潜艇2号艇“坎德里”号在孟买下水,作为正在进行的海上试验的一部分,于2017年6月1日从孟买港口出发,首次进行海上试验。

2017年5月26日,印度海军鲉鱼级潜艇首艇“卡尔瓦里”号进行了第一次鱼雷射击。

该级各艇

总体评价

鲉鱼级潜艇既可以在滨海地区作战,也可以在远海作战,可以执行反舰、反潜、布雷、人员搜救、侦察、封锁、输送特种部队等多种任务。该型艇的服役使马来西亚海军首次拥有了水下作战力量,这在其海军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的确增强了其对地区对手的威慑能力。

鲉鱼级潜艇是法国海军多年建造柴电潜艇经验的结晶,作为一款外销型潜艇,它的设计中既有法国核潜艇设计和建造的经验,同时又结合了西班牙常规潜艇的部分概念,以适应未来海军并满足任何市场的需求。鲉鱼级潜艇的优势在于设计的灵活性,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潜艇需求,不可能通过一种设计来满足所有国家的需要。因此鲉鱼级可以根据各国海军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用户可以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选择装备两台大型柴油发动机或是装备四台小型柴油发动机,加装或者不加装AIP舱段,并有多种型式的指挥台围壳模块可供选择。鲉鱼级潜艇还可以在现有设计的基础上,植入未来潜艇发展技术。结合鲉鱼级潜艇的作战性能来说,它既可以达到21世纪前期世界各国海军的作战需要,又能通过改造升级以满足未来潜艇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网易,新浪,现代舰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