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囊侧耳

更新时间:2024-04-12 10:22

盖囊侧耳(学名:Pleurotus cystidiosus O.K. Mill.)是侧耳科、侧耳属真菌。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盖直径3-24厘米,暗灰褐色,中央稍凹。菌褶延生,呈黄白色。菌肉厚,质地致密。菌柄长5-8厘米,中实,淡白色。其主要特征是双核菌丝能形成黑头的分生孢子。有时,在成熟的子实体的菌褶和菌柄上边会产生大量的分子孢子。分子孢子成链状发生,(14-16)微米×(5.2-6.40)微米。孢子无色,光滑,长椭圆形,(10.5-13.5)微米×(3.8-5)微米。

真菌学史

中国台湾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栽培盖囊侧耳,已投入商业化生产,其数量仅次于欧美国家普遍食用的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产品除以鲜品供应市场外,还制成罐头出口东南亚和中国香港市场。

1972年,中国大陆开始盖囊侧耳的开发研究。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首先在福建的晋江采集并分离到盖囊侧耳的野生菌株,之后在泉州、厦门、同安、霞浦等地,以及浙江的杭州一带采集和分离盖囊侧耳野生菌株进行驯化栽培试。上海师院生物系等科研单位也分离了野外菌株进行栽培试验。该品种己在中国大陆部分地区开发和推广投入商业化生产。

形态特征

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盖直径3-24厘米,暗灰褐色,中央稍凹。菌褶延生,呈黄白色,有明显的暗褐色边缘。菌肉厚,质地致密。菌柄长5-8厘米,中实,淡白色。其主要特征是双核菌丝能形成黑头的分生孢子。有时,在成熟的子实体的菌褶和菌柄上边会产生大量的分子孢子。分子孢子成链状发生,(14-16)微米×(5.2-6.40)微米。孢子无色,光滑,长椭圆形,(10.5-13.5)微米×(3.8-5)微米。

产地生境

盖囊侧耳多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浙江等省。盖囊侧耳是一种高温、木腐菌型类。夏季,野生盖囊侧耳一般发生于榕树、刺桐、凤凰木、番石榴、法国梧桐等腐朽的树木上。

盖囊侧耳菌丝生长的适宜含水量为65-68%。但是,夏季栽培的盖囊侧耳菌株,因气温高,水分散失快。故此,配制培养基时含水量以70%为宜,发菌室的相对湿度以60-65%为宜,湿度太高,菌棒的污染率大。育菇培养室的相对湿度保持在90-92%时,对子实体的发育最有利。

盖囊侧耳的碳素营养源主有葡萄糖、蔗糖等。在生产中,常以棉籽壳、秸秆、废棉、木屑、甘蔗渣、玉米芯等作为培养料。盖囊侧耳的氮素营养源,如蛋白胨、氨基酸、尿素等。另外,天然的含氮化合物,如牛肉浸膏、酵母等也可利用。在生产中,常以细米糠、麸皮、玉米粉、大豆粉、花生饼粉、棉籽粉等作为主要氮素营养来源。在盖囊侧耳的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无机盐和维生素,需求量虽然少,但又不可缺少。因为马铃薯、米糠、水中已含有,配制培养基时不必再添加。对于菌丝生长慢的盖囊侧耳菌株,添加一定量的硫胺素(维生素B1)和核黄素(B2),可使菌丝生长加快、旺盛,缩短菌丝生长时间。

盖囊侧耳的营养生长阶段对CO2的浓度要求不甚严格。但是,生殖生长阶段需要充足的氧气。随着子实体不断生长分化和高温的缘故,氧气需求量不断增加。通气不良,盖囊侧耳的子实体的柄长、菌盖小,或不发育不良,容易形成畸形菇。

盖囊侧耳属中温偏高的菌类。其菌丝生长温度以15-35℃为宜,最适宜的温度是24-28℃。子实体发生的温度范围为15-35℃,25-30℃为最适宜温度,低于20℃和高于35℃时,菌蕾发生的数量少,或不产生菌蕾。温度还会影响子实体的颜色,气温25-28℃时,子实体呈灰黑色,28℃以上时呈灰褐色,若气温下降至20℃以下时,子实体呈黄褐色,并逐渐萎缩。

盖囊侧耳的营养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而生殖生长阶段则需要500-1000勒克斯的光照。黑暗条件下,不易分化成菌盖,子实体有明显的趋光性。

盖囊侧耳的菌丝在pH值为5.5-8的培养基中均能生长,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最适pH值是6-7.5。

栽培技术

中国南方地区以每年的5-10月较为适宜。中国北方地区可根据盖囊侧耳在25-30℃能正常育菇的要求,合理安排栽培季节。关于栽培场的选择,培植场地应选择那些交通运输便利,地势较高,水源和电源充足地方。若地下水位高,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以砂土、壤土为佳,黏土不宜。

盖囊侧耳的菌种也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级。母种可用担孢子,分生孢子也可用菌肉组织分离获得。培养基用PDA,原种用木屑米糠培养基或谷粒(黑麦、小麦、高梁、小米等)培养基生产,也可用培养液生产出液体菌种。

育菇菌棒的制作工艺流程:母种→原种→栽培种→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育菇管理→采收→分选→加工→质检→入库→销售。

盖囊侧耳的营养生长阶段同样掌握四个基本条件:①是暗培养,强光对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②要充足的氧气,要时常通风换气,并且较温和的通风,室内保持空气清新;⑧保持室内洁净干燥的环境,一般55-65%的空气相对湿度,这样可抑制环境中杂菌的繁殖,防止菌袋的污染;④适宜的温度,发菌前期升温至27-28℃,使其菌丝早萌发,早定植。发菌中期,控温防止烧料进行协调最适温度培养,一般掌握在19-21℃条件下发菌,料温在22-24℃左右。这有利于菌丝营养的积累及生长健壮,降低污染率。经过25-30天菌丝体满袋。

盖囊侧耳属于恒温性结实性菌类。当菌丝体满袋后,应立即搬至栽培室,拔掉棉花塞,脱掉套环,准备育菇。由于盖囊侧耳的菌丝生长温度与育菇温度近似,菌棒的表面常会出现原基或菌蕾,必须刮掉。气温在25-28℃时,一般经5-6天后,原基开始形成,或分化成菌蕾。菇蕾的发育至子实体采摘约需3-4天。第一潮菇采收后,停水减低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使菌丝恢复生长3-5天,进行常规育菇管理。第二批菇采收后,发生的菇蕾较少。

盖囊侧耳的栽培关键是要根据各个生育阶段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的不同需求进行细致的科学管理。

盖囊侧耳生殖生长阶段调温度,控湿度是关键,要勤喷水,少量多次,墙壁、地上均喷水以降低温度,促进菇蕾的发生。夏季空气干燥,水分蒸发快。因此,必须十分注意水分的供给,栽培房的空气相对湿度达90-95%最为合适。催蕾时,喷洒少量水,保持培养料表面湿润。子实体生长时,喷水量需逐步增大,以满足菇体生长的需要。但是,还需根据当时的气候变化灵活掌握。如雨天空气湿度大,可少喷水;晴天干燥多喷水。气温高时,栽培房要保持潮湿。否则,相对湿度偏低,造成原基不分化,菇蕾干死,子实体颜色变棕褐色。但是,湿度过大,菌棒表面会产生较多的分生孢子进而出现黑色的液滴,造成菇蕾发育不良。所以,合理地调控湿度是盖囊侧耳能否高产的关键。盖囊侧耳原基分化需要光线,一般需要500-1000勒克斯的光照,更需要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当子实体发育至菌盖近平展,菌盖边缘稍有内卷时,立即采收。采摘时,一手压住培养料,一手握住菌柄轻轻转动,将菇采下。采收之后,将料面清理干净,降低湿度,使菌丝尽快恢复生长。盖囊侧耳自催蕾开始到采收完毕,整个栽培周期大约90天。生物效率一般为70-90%。一般子实体菌盖直径2-5厘米,菌柄长1-2厘米。菌盖直径2-3厘米,菌柄长1-2厘米的为一级菇;菌盖直径4-5厘米,菌柄长1-2厘米的为二级菇。

软罐头加工方法与其他食用菌的加工方法基本相似。水煮工艺:原料精选去杂修整→预水煮3-5分钟→清水急速冷却→切片→配汤→小包装→密封→杀菌→冷却→质检→保温库。

主要价值

盖囊侧耳肉质,肥厚,菌柄粗壮,脆嫩可口。而且其营养十分丰富,具有独特鲍鱼风味,颇受人们的欢迎。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2018年5月)——无危(LC)。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