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5 13:10
鲜地黄,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Gaetn.) Libosch. exFisch. et Mey.的新鲜块根。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润燥之功效,鲜地黄外用有凉血散瘀,解毒止痛作用。。用于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津伤烦渴,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痈肿。外用于乳痈,汤火伤、跌打瘀肿疼痛,暴赤眼痛,均可捣敷或取汁涂搽。
主要为栽培,亦野生于海拔5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新鲜块根。
味甘、苦,性寒。
归心、肝、肾经。
清热凉血,生津润燥。鲜地黄外用有凉血散瘀,解毒止痛作用。
用于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津伤烦渴,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痈肿。外用于乳痈,汤火伤、跌打瘀肿疼痛,暴赤眼痛,均可捣敷或取汁涂搽。
1、治吐血:生地黄汁一升二合,白胶一两,以铜器盛。蒸之令消。(《医心方》单神方)
2、治跌骨破碎:用生地黄捣烂,熨热过之,日夜数易。若血聚,以针决之。
3、治伤肢折臂,断筋损骨,但有皮相连者:用生地黄研汁,好酒和服,一月筋皮连续,并杵碎,炒热封损处。
4、治乳痈:地黄汁敷之,一日数次效。(2-4方出自《卫生易简方》)
5、治血热生癣:以生地黄汁频服之。(《千金要方》)
内服:煎汤,10-30g;捣汁或熬膏。外用:适量,捣烂敷;或取汁涂搽。
胃虚食少、脾虚有湿者慎服。
1、生地黄:取原药材,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及芦头。用时切成段或片。
2、熟地黄:(1)取生地黄,加酒拌匀,置适宜的容器内,加热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粘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2)取生地黄,置适宜的容器内,加热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早地黄在10月上、中旬;晚地黄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野生品春季亦可采挖。采时仔细深挖,不要挖断根部,除净茎叶、芦头及须根,洗净泥土即为鲜地黄。亦可在挖出后不洗即以干砂土埋藏,放干燥阴凉处,用时取出,可保存2-3个月。
地黄又名:芐、地髓、芑、牛奶子、婆婆奶、狗奶子。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或成紫红色,长2-13厘米,宽1-6厘米,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钝锯齿以至牙齿;基部渐狭成柄,叶脉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花具长0.5-3厘米之梗,梗细弱,弯曲而后上升,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几全部单生叶腋而分散在茎上;萼长1-1.5厘米,密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具10条隆起的脉;萼齿5枚,矩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抑或多少三角形,长0.5-0.6厘米,宽0.2-0.3厘米,稀前方2枚各又开裂而使萼齿总数达7枚之多;花冠长3-4.5厘米;花冠筒多少弓曲,外面紫红色,被多细胞长柔毛;花冠裂片,5枚,先端钝或微凹,内面黄紫色,外面紫红色,两面均被多细胞长柔毛,长5-7毫米,宽4-10毫米;雄蕊4枚;药室矩圆形,长2.5毫米,宽1.5毫米,基部叉开,而使两药室常排成一直线,子房幼时2室,老时因隔膜撕裂而成一室,无毛;花柱顶部扩大成2枚片状柱头。蒴果卵形至长卵形,长1-1.5厘米。花果期4-7月。
呈纺锤形或条状,长9-15cm,直径1-6cm。表面浅红黄色,具纵直弯曲的皱纹、横长皮孔及不规则的疤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甜、微苦。以条粗长直者为佳。
生地黄:为小段或厚片,表面浅红黄色,具纵直弯曲的皱纹、横长皮孔及不规则的疤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
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气味微,味甜。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对内分泌的影响。
3、其他作用,减少冠脉流量的作用,对心脏无影响。
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1、《食疗本草》:“主齿痛,吐血,折伤。”
2、《药性论》:“解诸热,破血,通利月水闭绝,亦利水道。捣薄心腹,能消瘀血。病人虚而多热,加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