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2 14:28
鲜水河,古称鲜水、州江,长江上游金沙江支流雅砻江的最大支流,上源有二:泥曲(太阳河)、达曲(月亮河),一般以较长的泥曲为正源,源于青海省达日县(一说色达县北缘)巴颜喀拉山南麓,称泥曲(泥柯河),流入四川省色达县境,经甘孜县,在炉霍与南源达曲(源于甘孜县北端,向东南流经色达县,复经甘孜进入炉霍县。)汇合后称鲜水河。再南流经道孚县至雅江县以北27公里的两河口处汇入雅砻江。全长680公里,面积19360平方公里。落差1340米,河口流量202立方米/秒,干流水能理论蕴藏量111万千瓦。地处横断山区,流域狭窄,除达曲支流外,其它全部为短小的支沟,分布于主河两侧。
鲜水河一般以炉霍以上东支泥曲为正源,泥曲上游在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境内,河称尼曲河,发源于达日县桑日麻乡尼羊沟(一说色达县桑次贡玛等沟,一说色达县贡嘎拉子之东),发源地高程为4960米,出境处高程为3950米,落差1010米,境内流域面积为226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6亿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为17.6立方米/秒。东南流经上红科、下红科,入四川省色达县境内。
鲜水河上游在色达县称泥曲河,藏语“太阳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色达尼朵、克果、康勒、大则等乡。最后在大则乡卡西村出境,境内长度92公里,流域面积3882平方公里,河流平均比降3.3%。多年平均径流深24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29.5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总量9.3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8.46万千瓦。冰层厚达0.5〜1.5米,年输沙量22.7万吨。雨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冰雪融水次之。泥曲河的支流众多,呈羽毛状结构,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5条。
鲜水河上游泥曲河,从色达县流入甘孜县,流经泥柯乡后流去炉霍县。境内流长42公里,河宽30米,水深1米,最大流量39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8.1立方米/秒,年均经流量20.5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9万千瓦。“尼曲”也因流经奶龙山东北方向而得名,为“太阳河”之意。
泥曲河,由北向南流经炉霍县卡娘乡和泥巴乡,在县城新都河坝与达曲汇合,为鲜水河,流长82公里,流域面积1325.54平方公里。其支流有加热河、真都沟等,集中于左岸,形成不对称水系。该河穿行于罗柯马山与牟尼芒起山之间的山原区,河谷下切加深,一般河宽30米,水深1米,流速为2米/河流沿岸断裂带发育,河道平直,河谷深切,水流湍急,阶地沿河狭长分布,该流域为炉霍县的主要林区。年平均流量为36.4立方米增,总径流量为50878.9万立方米,落差1000米,平均比降3.1‰。水能理论蕴藏量为84600千瓦。建有小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为250千瓦。河道可散漂木材。
泥曲河与达曲河在新都河坝汇合后的鲜水河干流,流经老街、斯木、宜木、仁达4个乡,进入道孚县。炉霍境内流长为46公里,主要支流有易日沟、阿拉沟等,与干流平行排列,流域沿鲜水河深大断裂带自西北向东南延伸,流域面积为1029.73平方公里。
河流沿岸断裂发育,河道平直,河面开阔,水流平缓。特别是斯木一仁达一段,河面开阔平坦,河心滩较多。干流和主要支流在大雨后和汛期,河水浑浊,加上河床比降大,水流湍急,在所过之处凹岸浸蚀强烈,每年都有部分农耕地被洪水短期吞噬。冬春枯水季节,河水清澈见底,部分河段结冰封冻。河流两岸,除有不同等级的阶地发育外,因冲积断陷的结果,形成了一些大小不等的串珠状河谷盆地,县内的大部分农耕地分布于此。
河水主要由降雨、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多年平均流量为109.5立方米/秒,利用落差34.5米,可装机容量达35189千瓦,年发电量可达31691万千瓦时,水源较丰,有漂木和灌溉之利,河床与川藏公路北线并行。
鲜水河经色达、炉霍从北东向流入道孚县境,至道孚县城附近折向南流,由宽谷河道进入狭谷地带,到托比卡以下人雅江县境。年平均流量为218.34立方米摩。在县境内全长123.1公里,落差400米,流域面积3604.36平方公里。
鲜水河雅江县境内流长24.9公里,自北南北流经瓦多乡,于两河口汇入雅砻江。落差100米,平均比降4‰,流域面积423.51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56.7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087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2.5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49.4亿立方米。
鲜水河流域在色达县境流经丘原,海拔一般为4400~4900米,河谷宽浅,一级阶地发育,形成广阔的高原平坝,河道中多支汊、心滩,迂回曲折,水流排泄不畅,沼泽发育,尤以泥曲上段为甚。往南河流逐渐下切,在炉霍县境下切较深,岭谷高差达1500米,东北各支流则切割较浅,沿河两岸有宽展的平坝。道孚以下河流继续下切,河谷时宽时窄,河谷平坝呈串珠状分布,峡谷河段,谷坡30~50°,沿河多见岩屑移动,岩块崩塌,坡麓断续出现倒石锥和泥石流堆积物。
鲜水河流域,气候上源一带长冬无夏,其余多为冬寒夏暖。干湿季分明,降水多集中于6~9月,部分地区5月降水亦多。流域内除河口一带平均年降水量在700毫米以外,其余各地大多在600毫米左右,其中雨季可占全年总量70%以上,甚至可达90%。河流平均年径流量44.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140立方米/秒(道孚站)。受地下径流和沼泽调节,径流在年内的分配相对均匀。
据鲜水河道孚水文站29年资料分析,代表年径流的年内分配差异较小,年径流变差系数0.20,最大年平均流量210立方米/秒(1965年)为最小平均流量91.8立方米/秒(1973年)的2.3倍。近百年来,鲜水河发生过10余次洪水。其中1904年最大,道孚洪峰1450立方米/秒;其次是1922和1938年,洪峰分别为1120和1040立方米/秒;1899、1923、1924、1933、1942、1943、1957、1965、1979、1982等年也发生过程度不同的洪水。
29年中,实测最大流量931立方米/秒(1970年7月18日),最小流量18.5立方米/秒(1973年12月31日),最大水位变幅2.91米。河流每立方米水中含沙0.25公斤,属少沙河流。流域内水力资源蕴藏量119.6万千瓦。其中四川境内116.7万千瓦。
达曲,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甘孜县与石渠县交界处的戈也拉卡山,先经大德、査龙、卡龙3个乡后流色达县,再由色达县流入甘孜县,流经夺多、四通达二个乡后流去炉霍县,流经充古、朱倭、旦都、雅德、老街5个乡,于新都河坝汇入鲜水河。全长258公里,其中甘孜县境流长154公里,色达县境内流长38公里,炉霍县流长63.3公里。沿河产沙金,河流与川藏公路北线并行。甘孜县境河宽32米,水深1.5米,汇集曲隆、夺布、卡龙、扎柯、夺多、瓦达、汪达、昔日沟等支流8条,最大流量215立方米/秒,最低流量5.8立方米/秒,年均经流量15.2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万千瓦。主要支流有格柯、更龙柯、旦都柯、邓达沟、昌隆沟等,分布不均,集中右岸,成不对称水系。河水主要由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达曲”因流经奶龙山西南方向而得名,为“月亮河”之意。
罗柯河,为常年性二级河流,源于上罗柯马乡曲登洛吾一带山地,经上罗柯马、下罗柯马、宜木3个乡,由东北流入道孚县孔色乡与鲜水河交汇。全长65公里,流域面积634平方公里,多级支流。多年平均流量为6.78立方米/秒,落差200米,可装机容量5475千瓦。上游河流切割深度小于500米,河谷宽浅,丘顶浑圆,谷底沼泽发育,是炉霍的主要牧业区。
鲜水河支流,左岸有阿拉沟,长77公里,流域面积955平方公里。右岸有达曲,长274公里,流域面积5230平方公里;甲斯孔沟,长70公里,流域面积915平方公里。拉日马沟,长80公里,流域面积995平方公里;康都沟,长68公里,流域面积515平方公里。形成不对称羽状水系。
甲色柒卡,源于炉霍县境牟尼芒起山西麓,以北南向流人县境,称阿拉沟。在西它汇入东南西北向源于阿森科的约威沟、源于七美乡的日热沟、艾沟和道绒科,称甲色柒卡。南流汇入鲜水河。县境内流域面积259.42平方公里,总流长96.5公里。年平均流量为11.92立方米/秒。
柳日河,源于大雪山的党岭古古拉下,称苍龙沟;到葛卡汇入由松林口流下的默日杰曲;到觉洛寺汇入右岸流来的龙普沟水。以下称柳日河,以东南西北向贯穿格西乡到县城附近汇入鲜水河。总流长73公里。全流域面积503平方公里,落差985米。年平均流量为8.55立方米/秒。
木茹河,源于木茹乡与龙灯乡的帕拉托,以南北向纵贯木茹乡全境,在四宜日附近汇入鲜水河。流长23.75公里,流域面积207.68平方公里,总落差1360米。年平均流量为3.91立方米/秒。
甲斯孔河,源于贡卡拉山南麓,以西北东南向贯穿上甲斯孔乡全境,汇集大小溪沟73条,到甲斯孔大桥汇入鲜水河,全长63.4公里,流域面积909.71平方公里,落差1761米。年平均流量为10.32立方米/秒。
拉曲,又名长征沟,源于贡卡拉山南麓,入县境后为仲尼乡与扎拖乡分界河,在扎拖乡一地村附近汇入鲜水河。境内流长11.2公里,流域面积49.7平方公里,落差400米。年平均流量为19.13立方米/秒。
勒咀博沟,称火烧桥沟,源于新龙县境,上游称作叶隆巴,入县至下拖乡勒咀博沟,在火烧桥附近汇入鲜水河。境内流长10.15公里,流域面积61平方公里,落差430米。年平均流量为3.98立方米/秒。
扎拖河,源于新龙县境,入县境后在波罗塘附近汇入鲜水河。境内流长18.15公里,流域面积83平方公里,落差680米。年平均流量10.16立方米/秒。
卡莎湖,炉霍县境内,海拔3510米,面积1.09平方公里,湖水深27米,蓄水量30000立方米。水源靠降雨、冰雪融水及卡莎、曲拉河水补给,湖水蓄量可基本保持平衡,年际水位变化在0.2~0.5米之间。湖水由西北端泄人达曲河,北面建有卡莎湖电站1座,装机容量为250千瓦。
泥曲河干流部分,水源充足,而这一带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久而久之,形成沼泽地。沼泽的中央有个湖泊,由四周沼泽地内流水汇集而成。水呈乳白色,而鱼也是白色,如草原黄鱼。这是独特的地理环境所致。
充古引水工程,1959年10月由县委、县政府组织建设科勘测设计,引用曲拉河水,设计流量为0.3立方米/#,主干渠长5700米,灌溉农田1200亩。同年11月成立施工领导小组动工兴建,朱倭区上劳动力1000多人次,次年秋通水。因该渠后段地处一大深挖方,整治不彻底,深挖方处时常塌方,渠道渗漏,建成后无人管理,尔后报废。1970年扩建,减少了渠道长度,加固配套,并附建了装机梦量为160千瓦的电站,当地30%的住户用上了电。充古引水工程发挥了双重效益。
吉绒引水工程,该工程分一灌渠和二灌渠,位于斯木乡的吉绒村,引水渠长540米,设计流量0.02立方米/#,设计灌面1300亩,主要满足吉绒、瓦龙、包初、若海等村寨用水。1990年7月建成。解决了吉绒几个村寨的灌溉用水问题。
格色引水工程,分一灌渠和二灌渠,位于新都镇格色村。引水渠长1200米,引用格色沟水进行灌溉,设计流量为0.025立方米增,有效灌面为1200亩,主要满足格色村和新都各组的灌溉用水。1990年8月建成。解决了格色、新都村的土地灌溉。
吾都引水工程,是“人民公社化”时期群众自发兴建的土渠,沿途渗漏、垮方严重。1990年10月全面整治完工。该工程引用玉麦比沟水,渠长3800米,引用流量0.02立方米你,设计灌面1200亩,满足了学通、学海、玉麦比、勒格等村的灌溉用水。
龙普水渠,位于格西乡,为全县最大的水渠。水源引自龙普沟,灌溉泥湾、甲苏、古日、勒斯加村的2000多亩土地。渠长5700米,坡度大,平均比降约1%,最大流量小于0.2立方米/S,有30多个木渡槽,渗漏大,养护困难,冬季冰封,人畜饮水需到1公里以外人背畜驮。1954年,新建进水闸和泄洪闸各1座,溢洪道1处,跌水4座,减缓陡坡11处,完成干渠5520米改善灌溉面积2700亩,增产效益十分显著。1973年,改善和扩大灌溉面积,使龙普渠流经的4条山溪水连接起来,加大水量,延长龙普渠至若珠村。历时3年,完成主干渠工程13.5公里,其中扩建10.5公里,新建3公里,改善灌溉面积达4830亩,增灌270亩。
亚罗甲水渠,(在今上亚、下亚村)原水源引自卓日山沟,水量小,不能满足灌溉需要,1959年决定改造延长渠道2500米,从甲苏桥下引柳日河水,同时扩大原渠道的断面,增加了水量。增加有效灌溉面积318田。1959年将龙普水渠延长至布斯坡山沟,并将热瓦山沟与几条小溪水串联起来,以增加水量,提高灌溉能力。从1953年起,先后对麻孜、孔色、格西、瓦日等地整修水渠7条,灌溉面积456亩。
布日窝水渠1973年,瓦日公社为解决布日窝生产队250亩耕地用水,决定打隧洞利用野人沟溪水,组织了7人的专业队,在县水利技术员的帮助下,历时年余,打通了145米的隧洞,改旱地为水地,大大提高了产量。
城区电站,炉霍县城达曲河北岸,县中学以上近肉联厂的地段,小型水电站。1958年4月开始勘测设计,1960年5月破土动工,1962年3月正式停建。工程报废。1969年,重修电站,利用原址进行复建,于1972年建成投产,装机容量为55千瓦,解决了县城机关和居民的用电问题。1978年,将原城区电站迁至位于县城以西的2公里(即兵站相邻的达曲河边)重建城区电站。于1978年初正式破土动工,到1980年12月1日机组试产发电,次年3月三台机组全部投产,装机容量为960千瓦,年发电量为57万千瓦时。总投资计360万元。设计引水流量为18立方米摩,设计水头为8米,渠道全长约900米。
充古电站,始建于1970年,位于充古乡境内的罗锅梁子山脚下,距县城55公里。引用曲拉河水,利用充古灌渠原发电和灌溉相结合的综合开发利用工程,由县农牧水电局水利电力组全面勘测设计,选定水头120米,将充古灌渠由5700米缩短到3200米,于1978年建成投产。设计流量为0.3立方米增,装机容量为160千瓦,总投资1.1万元。1984年4月,根据其地理位置、水源情况及电站现状,县地方财政投资自筹资金148万元,对充古电站进行全面改造,加固封盖了渠道,装机容量由160千瓦增至250千瓦。
卡莎湖电站,位于充古乡境内,南靠卡莎村,西南面靠充古村,东北面靠马日贡山,距县城57公里。卡莎湖总面积1.09平方公里,是全县最大的内陆淡水湖。1984年4月开始动工,采用钢管输水,直径1.2米,管长500米。进水口设在湖水深20米左右处,设前池、进水室,用湖面作天然调节池,使春、冬两季能正常引进湖水,并安装节制闸调节水量。厂房设置在达曲河边,引水穿马日贡山。铺设压力管道68米,装机容量为250千瓦,于当年底竣工投产。覆盖面为充古、更知、朱倭3个乡,还安装了近百具电炉。
秀罗海电站,位于川藏公路康北线649公里处的鲜水河北岸,距县城东9公里。装机容量为2500千瓦。1987年春开始动工。枢纽工程有进水闸大闸门调节水量,引水渡350米,前池排泥沙、浮冰设备,主副房、升压站、引水闸门、大坝等。电厂水渠总长为370余米,全用条石水泥砂浆砌成,低水头发电。机器安装全由国家水利部安装五处派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承担。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于1989年12月1号机组投产发电,1990年1月4日2号机组投产发电。
沾洛桥电站,1972年在州技术人员的帮助下,选定格西乡沾洛桥附近,用鲜水河支流柳日河水建无坝引水式电站,水渠采用水泥浆砌及干砌乱石护面,到盘山地段采用木槽跨越卓日山沟,不远处建前池一座,采用压力钢管输入机房。水头高45米,管道到机房分为二,冲动两台HLA—WJ—50型水轮机,带动2台各200千瓦的卧式发电机进行发电。1975年12月投产,总投资80.38万元,到1990年运行正常。
鲜水河电站,位于距县城3公里鲜水河畔达娃卡河滩。1987年底建成试车运行,1988年正式投产。鲜水河电站为县内第一座在鲜水河上筑坝截流电站,坝高4米,引水渠长326米,设计流量45立方米/S,设计水头9米,最大水头9.5米,最小水头7.4米。前池水面宽10.6米,水深5.2米,总长86米。安装钢管3根单独供水,各冲动1000千瓦水轮机组1台。
历史上,道孚县群众就利用河水漂运建房用木料、烧柴。漂运时将木材等扎成木筏或单件,在鲜水河、柳日河等水流量较大的河中流送。1973年,雅砻江木材水运局道孚水运管理处成立,担负部分木材漂送到渡口的水运任务。道孚水运处利用鲜水河189公里地段,在道孚、炉霍等设6个工段、15个作业点,采取分段把守、定点流送等形式,趋水势赶漂。到1990年单漂流送木材424.5万立方米,年平均流送23.6万立方米。同时,利用柳日河水,进行短时期的木材流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