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8 12:45
鳄蜥科(Shinisaurid ae)是蜥蜴目下的一科,体长15-30厘米,尾长23厘米左右,体重50-100克。
2007年04月25日屏东县科技大学成功复育有史前活化石之称的“瑶山鳄蜥”,这种鳄蜥生长在广东、广西山间溪流里,全球数量不过数百只,屏东科大利用4只走私而遭海关没收的瑶山鳄蜥,顺利繁衍出20多只。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瑶山鳄蜥从175万年前出现至今,十足是史前的活化石,由于其体型像蜥蜴,尾巴扁扁的像鳄鱼,故得此名,在分类上则自成一属一种,十分珍贵。瑶山鳄蜥只在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存活,生长在山间溪流里,主要吃些小虫、小鱼和青蛙,数量只有几百只,是大陆一级保护生物。
5年前,屏东科大接收海关查缉的4只瑶山鳄蜥,开始进行复育工作,结果顺利繁衍出28只,让族群数量变成32只。有趣的是,在人工环境中,复育的瑶山鳄蜥改变了野生时大部分都在睡觉的习性,不像大陆的鳄蜥一样有冬眠现象,反而常常在找东西吃;台湾的瑶山鳄蜥体型也较大,3岁的体型是大陆5岁大的体型,但经DNA比对确定是同种。照护人员丁厚尹表示:“预计会输出十几只到二十几只的瑶山鳄蜥到大陆,会建立一个野放的圈养族群,我们也要避免这边的近亲繁殖,送到那边的话,他们有更多的种源可以做更妥善的利用。”
鳄蜥是爬行动物中比较古老的一类,体长15—30厘米,尾长23厘米左右,体重50—100克,身体可以分为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尾5个部分。头部较高,头部和体形与蜥蜴相似,颈部以下的部分,特别是侧扁的尾巴,既有棱嵴状的鳞片,又有许多黑色的宽横纹,则又很像扬子鳄,所以被称为鳄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