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7 23:48
鳌龙河,属松花江一级支流,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昌邑区、船营区,河口地理位置东经126°25',北纬41°08',是永吉县内最大的河流。鳌龙河横卧在永吉县境北部平原,河长97千米,流域面积1528平方千米,河源海拔314米,河口海拔174米,河口与河源相对高差140米。鳌龙河发源于一拉溪乡境南部大顶子山西麓,由吴什哈泉子为源头,向西北流入岔路河镇境内之双桥子,穿越吉长公路,在三家子乡东南,土门子屯南500米处,由后房木沟、前房木沟、后火石沟和牛场沟汇流而成鳌龙河。
鳌龙河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昌邑区、船营区,河口地理位置东经126°25',北纬41°08',是永吉县内最大的河流。鳌龙河横卧在永吉县境北部平原,伊舒槽地中段,河长97千米,流域面积1528平方千米。鳌龙河发源于一拉溪乡境南部大顶子山西麓,由吴什哈泉子为源头,向西北流入岔路河镇境内之双桥子,穿越吉长公路,在三家子乡东南,土门子屯南500米处注入第二松花江,由后房木沟、前房木沟、后火石沟和牛场沟汇流而成鳌龙河。
在杨家大桥以上,河道较顺直,河槽较稳定,沿岸多柳毛甸子。杨家大桥以下至桦皮厂,河流进入平原,为水稻产区。河道弯曲,有汊流,河槽宽15~20米,深5~8米,沿岸柳毛丛生,多草塘和水泡子。桦皮厂以下至河口,左岸近山,右岸为平原,河道弯曲,多汊河及牛轭湖,河槽宽50~70米,深4~8米,河底为泥沙。洪水期常受第二松花江水顶托。
鳌龙河河道坡降0.4‰。该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00~700毫米,径流深为150~200毫米,多年平均流量为3.21立方米/秒。据桦皮厂水文站实测,桦皮厂段历年最大洪峰流量为309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0.0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14亿立方米,中游特大洪水水面宽200米以上,水深4米以上,流速2米/秒以上,下游水面宽500米以上,水深4~5.5米,流速1.8米/秒。洪水时常见:中游水面宽80~100米,水深3.0~4米,流速1.8一1.5米/秒;下游水面宽100米以下,水深4米,流速1米/秒。平水时:中游水面宽30米,水深1.5米,流速1.8米/秒。枯水时:中下游水面宽10米,水深0.5米,流速0.05米/秒。其水量变化受季节控制,汛期水量大,河水经常出槽,成为永吉县之重点涝区。枯水季节由于受上游各水库控制,水量极少。
鳌龙河沿河接纳梁家沟、孙家沟、一拉溪河、查家沟、长桥子河、富家沟、刘家河、加工河、三官地河、大官地河、鸭通河、搜登河、大绥河、兴隆沟、白庙子河、黑背河及柳条沟等17条支流。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有一拉溪河、加工河、鸭通河、搜登河、大绥河和黑背河。其主流沿槽地走向,从西南向东北流,几经曲折后,于土城子乡口钦屯从左侧注入松花江。
鳌龙河属松花江一级支流。松花江发源于中朝边境的长白山天池。东经128°04′,北纬42°00′。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注入黑龙江,全长1972千米,流域面积54.7万平方千米。较大支流有嫩江、整龙河、饮马河、牡丹江、呼兰河等,占中国江河第六位,是吉林省主要河流。
地质
鳌龙河流域受地形地貌影响和控嗣,地势低洼,沉积着巨厚的第四纪和第二纪地层,第四纪地层厚度为37~45米,第三纪地层厚度达千余米,第四纪地表为黄褐色的粘土或亚粘土,渗透性能差,下部为松散岩层。西起三家子乡的波状平原台地,东至松花江河谷平原,长达60千米;南起中部的低山丘陵地带,北至九台县境,宽度为30千米,略呈长方形槽形盆地,其倾斜与槽地走向一致,为东一北向。
地貌
名称来历
据《永吉县地名志》载:“鳌龙”为满语,意“线麻”,含义指古时沿河两岸农业发达,民众多用麻织网捕鱼。
经济
鳌龙河流域主要农作物为玉米、水稻、大豆等。
遗址
据《永吉县文物志》后杨记载,在桦皮厂镇乔屯有辽金时代的村落遗址,在一拉溪乡吴城子有辽金时代古城建筑遗址,于两家子乡骆起屯亦有一处辽金时代古城建筑遗址,而且都有大批出土文物。搜登站、一拉溪是清朝的交通驿站。足以证明,早在儿千年前就有人类生活在整龙河流域这块肥沃的土地上。
灾害
自1953~1985年全县出现了十三场大面积灾害性暴雨,鳌龙河流域就有九次,发生机率为全县最高值。1953年、1959、1973和1985年,暴雨中心在桦皮厂以西,鳌龙河中游15千米区段,一拉溪河、加工河、鸭通河和搜登河等四条较大支流之洪水,在几小时之内相继汇来,形成洪峰,1965年洪水在加工河河口处的流量达750立方米/秒,而桦皮厂铁路桥过流能力仅有250立方米/秒,桥上与桥下水位高差达1.5米。这场洪水干流淹地9333.33公顷,支流淹地,4000公顷,成灾面积达9533.33公顷。洪水滞留7~10天之多。
鳌龙河流域跨永吉、九台、左家特区、吉林市郊区,共14个乡镇,134个自然屯,其中流经永吉县、昌邑区、船营区的岔路河镇、一拉溪、三家子、太平、河湾子、桦皮厂、两家子、搜登站、大绥河、土城子等10个乡镇,62个自然屯,6281户,28464人。有耕地6517.07公顷,其中水田2097.8公顷,为永吉县境最大的产粮区。该流域众多水利工程的建筑,不但发挥了巨大的防护作用,而且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吉(林)一长(春)公路(南、北两线)均从此河通过,在干流与支流上建有多处桥梁。长(春)一图(们)铁路于桦皮厂镇北侧跨越鳌龙河,并建有铁路大桥。交通方便。
为了根治水患,鳌龙河流域沿岸群众采取了治理河道,筑堤防洪,开沟排涝三项工程措施。在双桥子至三家子河段与太平乡小南岭到土城子乡的蔡屯段,裁弯取直,长达15千米,完成土方量10万立方米。1960年各级水利部门经过实地勘察,提出了治理整龙河的“五库一堤”总体规划方案。先后在支流上修筑了胖头沟、碾子沟和大绥河三座以灌溉防洪为主,兼养鱼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总控制面积228.2平方千米,总库容471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820万立米,灌溉面积4646.67公顷,养鱼水面1400公顷,1956~1981年在支流上分别修建了暖泉子、二官、平原、迎风、小绥河、万昌、靠山、白庙子、查家9座小Ⅰ型水库,总控制面积118.26平方千米,调节水量1015.93万立方米,总库容2053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233.8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846.67公顷,养鱼水面155.67公顷,年产鲜鱼6.6万公斤。另外,流域内修建小Ⅰ型水库23座,总控制面积27.1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92.33万立方米,调节水量总计443.68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660公顷。还修建一类塘坝12个,二类塘坝20个,三类塘坝45个,有效灌溉面积74.87公顷。1963~1980年间沿河流域共建电灌站147处,总装机容量为271台,5002.8千瓦,有效灌溉面积5646.6公顷。永吉县人民政府还发动沿河群众修筑防护堤坝86.82千米,其中主堤48.24千米,回水堤38.58千米,堤高1.5~2米不等,保护耕地面积155.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