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臀类

更新时间:2024-04-23 21:09

鸟臀类是指鸟臀目(Ornithischia)的草食恐龙,腰带结构与鸟类相似,故得名。鸟臀目为恐龙的两个大目之一,另一目为蜥臀目(Saurischia)。鸟臀目的主要特征在于腰带的结构,其耻骨有一个向后伸展的突起,这点与鸟类相似;而蜥臀类的耻骨向前伸展,与现代爬虫类相似。另一特征为下腭前端多出一块骨头。许多种类具无牙的角质喙,用于掐取植物为食,并具强有力的颊牙,用以磨碎食物。许多鸟臀类又有格构状的骨腱,用以绷紧尾骨。

简介

鸟臀类恐龙种类众多,从极早期的莱索托龙(早侏罗世)到我们所熟悉的嘴龙和角龙(晚白垩世)都囊括在内。

鸟臀类恐龙出现于晚三叠世,但在当时十分稀少。实际上,它们在晚侏罗世之前都是稀有动物,进入晚侏罗世之后才逐渐繁盛起来并获得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到了白垩纪末期,鸟臀类的数量已经位列恐龙之首。所有的鸟臀类恐龙都是植食者,有些还能使用十分类似现生哺乳动物的方式来咀嚼食物。

它们细分为三个主要的类别:覆盾甲龙类(剑龙、甲龙和它们的亲属),头饰龙类(脚头龙,角龙和它们的亲属)以及鸟脚类。

特点

这类恐龙的腰带骨骼结构与鸟类相似,从形态上看都很特别,有的嘴巴像鸭嘴,有的背上长有三角形的骨板,还有的头上长角,真是千奇百怪。

种类

鸟臀类包含两个分立的亚目︰Cerapoda和Thyreophora。前者分为鸟脚次目(Ornithopoda)、肿头龙下目(Pachycephalosauria)和角龙次目(Ceratopsia),后者分为剑龙次目(Stegosauria)和甲龙次目(Ankylosauria)。鸟足类均为双足行走,但习性、体型大小、分布等方面差异很大,如禽龙类与鸭嘴龙类在这些方面即很不相同。与之近缘的肿头龙亦为双足行走,但头部圆顶形,额部高,颅骨肿厚。剑龙四足行走,背部有两排骨质板,从肩部排列到尾部。甲龙的背部、体侧、头部布满甲板和棘刺。角龙的骨板仅见于巨大的头部,头骨后部的顶骨及鳞骨向后延伸成褶皱状的突起,用以保护颈部和肩部。

习性

鸟臀类取食植物的效率高于蜥臀类,部分原因是其用以研磨食物的牙齿埋于肉质的颊内,这样食物在咀嚼时不会从口中掉出去。由于这些优良的适应性结构,到白垩纪末期(6,640万年前)鸟臀类的数量已超过食草性的蜥臀类恐龙。

科研

2024年4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韩凤禄副教授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大学以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的研究人员,研究揭示了鸟臀类恐龙在1亿多年的演化过程中牙齿替换规律。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生物学期刊《BMC生态学与演化》上在线发表。

此外,该研究团队首次将牙齿替换模式与鸟臀类恐龙取食方式建立系统关联,研究发现在鸟臀类几个主要分支(异齿龙科、剑龙类、甲龙类、角龙类和鸟脚类)中,它们的牙齿替换模式存在着差异,并有着自己独特的进食植物方式。甲龙、剑龙和异齿龙科的替换齿较少并且只有一代替换齿。甲龙和剑龙可能通过具有强大功能的胃或者胃石来适应高纤维化的饮食;而异齿龙科进化出更特殊的牙齿,如具有更长的齿冠。鸟脚类和角龙类则通过增加整体替换齿的数量以及每个齿槽中牙齿的数量来应对高纤维含量的饮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