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面龙

更新时间:2023-11-13 18:02

鸟面龙是一种发现于蒙古的小型兽脚类恐龙,体长约60厘米,属于手盗龙类中阿尔瓦雷斯龙类。鸟面龙属下2023年仅有一种,即模式种沙漠鸟面龙。鸟面龙保存了较完整的头骨化石,它的发现使得古生物学家第一次观察到阿尔瓦雷斯龙类的头骨。早期的研究认为阿尔瓦雷斯龙类属于基干鸟类。鸟面龙的头骨与鸟类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如眶后骨颧骨没有关节,方颧骨与鳞骨之间也没有关节,其脑颅和上颌的连接处也存在一定的可动性。因此早期的研究结果认为鸟面龙的发现进一步验证了阿尔瓦雷斯龙类属于基干鸟类的观点。不过随着进一步的证据的发现,尤其是发现于中国的简手龙的报道,阿尔瓦雷斯龙类被证实属于基干的手盗龙类。诸如鸟面龙这样较为进步的阿尔瓦雷斯龙类展现出与鸟类相似的特征实则是趋同演化的结果。

命名由来

鸟面龙的属名在蒙古语中的含义就是“鸟”的意思,种名沙漠是指它的化石发现于戈壁沙漠。

基本信息形态学

2023年已有多件鸟面龙的标本被报道。

正型标本:MGI 100/975,为一件部分保存的骨骼。

归入标本:MGI N 100/99,MGI 100/1001,MGI 100/977为部分保存的骨骼。其中MGI 100/1001,MGI 100/ 977保存了质量很好的头骨。

归入标本:MPD 100/ 120,保存了一部分的头骨;大多数颈椎,背椎,尾椎;肩胛骨,乌喙骨,肠骨,完整的手部和一些前肢骨骼碎片,股骨远端,大多数的其它后肢骨骼。

鸟面龙具有以下鉴定特征组合与其它兽脚类相区分:方骨与眶后骨相关节。加长的基翼骨突。极度扩大的前额骨(也可能是外筛骨)。胫跗骨远端的内侧边缘有一个锋利的脊。与单爪龙相比,鸟面龙存在以下区别:颈椎在内外侧向的压缩较小;肱骨头与三角肌脊之间的衔接较连续;耻骨骨干的截面略呈圆形;股骨和胫跗骨骨干在内外侧向弯曲;胫跗骨远端升突内侧边缘缺少向单爪龙那样的凹坑;鸟面龙脚部大拇趾的近端趾节骨较长;第二趾的中段趾节骨长度与脚爪差不多;鸟面龙的前部荐椎的腹侧没有很明显的在内外侧向压缩。

鸟面龙的头骨非常小巧精致,拥有很大的眼眶和泪滴状的外鼻孔。上颌骨构成了吻端侧面的大多数区域。上颌骨的后半部分形成一个很细的骨棒,构成了眶前窝的下边缘。上颌骨上长有很多的细密的,没有锯齿的小牙齿。

泪骨具有较发达的前突和一个很小的后突。眼眶的前背侧有一块比较大的骨头,可能是前额骨,也可能是外筛骨。眶后骨与颧骨之间没有关节,因此眼眶和下颞孔之间是连续的,这一特征在鸟类中广泛存在。颧骨与方颧骨愈合成一个棒状的结构,其后端的关节突呈叉子状。鸟面龙的鳞骨没有与脑颅愈合,使其保留了完整的上颞孔。鸟面龙的副枕骨突较短,这一特征与鸟类非常相似。枕大孔相对较大,枕髁则显得很小。基翼骨突为垂直走向,且非常长。

方骨在背腹向较高,且细,高度基本达到了头骨总长度的四分之一。方骨的近端具有两个关节面,外侧关节面与鳞骨和眶后骨关节,内侧关节面与脑颅相关节。颚骨长且纤细,缺乏颧骨突。

系统发育位置

鸟面龙属于进步的阿尔瓦雷斯龙类,与单爪龙,小驰龙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这一系统发育位置从鸟面龙发现2023年几乎没有被否认过。然而早期的研究认为阿尔瓦雷斯龙类是一类基干鸟类,其与冠群鸟类的亲缘关系甚至比始祖鸟与冠群鸟类的亲缘关系要更近。直到近期,来自于中国的化石证据,如简手龙,西域爪龙和半爪龙的发现才正式确定了阿尔瓦雷斯龙类属于基干手盗龙类的系统发育位置。

夜行性

近期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使用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重建了鸟面龙的耳蜗管和巩膜环。研究结果表明鸟面龙的耳蜗管相对较长,说明它具有较敏锐的听力。同时较大的眼睛使得它在昏暗的环境下也能洞察猎物的行动。系统发育判别分析也显示,鸟面龙有很大的后验概率属于夜行动物。

软组织

鸟面龙标本MGI 100/ 977的化石周围保存了一些纤维状的结构,被认为是羽毛。生物化学分析显示这些样品中具有Beta角蛋白,这种Beta角蛋白也会在现生鸟类的羽毛中表达。此外生物化学分析没有检测到alpha角蛋白,而现生鸟类的羽毛中也不会表达alpha角蛋白。结合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观察,这些纤维状的结构应该就是鸟面龙的羽毛。

食性

鸟面龙细小的牙齿很适合进食昆虫,与其它阿尔瓦雷斯龙类一样,它可能也会利用自己短小精悍的手部刨开蚁穴,然后进食逃跑的白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