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8 18:51

《鸫》是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于1989年首版。

内容简介

鸫是一名十八岁的少女,自幼体弱多病,在家人的宠爱呵护中长大。表亲玛利亚和鸫是发小,两人感情一直很好。在东京读大学的玛利亚接受了鸫与其姐阳子的邀请,前往西伊豆过暑假。一个在美术馆工作、名叫恭一的青年突然闯进了她们三人平静的生活,鸫爱上了恭一。一群暗恋鸫的不良少年伺机将恭一痛打一顿,继而杀死了鸫的爱犬。鸫为了报复,用尽气力挖了一个大坑作为陷阱,自己因此病倒。假期结束返回东京的玛利亚收到了鸫的一封信,内容貌似遗书。无比担心的玛利亚立刻打电话给鸫,听筒里却传来了让她深感意外的声音,原来鸫已经痊愈。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鸫》成书于泡沫经济破灭的1989年,是日本社会急剧变化的一年。社会的急剧动荡也给日本的青年男女精神上带来困惑和迷茫。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吉本芭娜娜创作了《鸫》。

据作者自述,《鸫》的写作灵感来源于作者一家每年夏天在西伊豆度过,每天作者出了散步、游泳,就是等着黄昏来临的不断重复的日子。作者一直想把自己在那些日子里的内心感触完整的记下来。于是便写了《鸫》。其中主人公鸫的原型即为作者本人。

人物介绍

鸫是吉本芭娜娜小说中别具一格的人物。她住在家庭旅馆最好的房间,父母健在、对她迁就宠溺,姐姐阳子温柔体贴,恋人恭一善良包容。她不存在吉木芭娜娜其他作品中少女孤苦伶仃的预设前提。

吉木芭娜娜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美少女,她不再背负沉重的创伤,不再经历暗黑苦闷的折磨,而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明亮、美好、易逝、至情至性,像上帝精心创造出来的洋娃娃。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在这部小说中,吉本芭娜娜抛弃了对沉重死亡和疏离人际的书写,转向对潇潇洒洒青春洋溢的赞美。

鸫隐喻的青春往往是不自知的。赞美青春的人,不是恰值青春的少男少女,而是青春不再的追忆人。他们意识到青春是美好和冲动混合的体验,是纯粹自我的一场不计后果的冒险。

艺术特色

《鸫》全篇大量使用内聚焦叙述方法,以“玛利亚“的视点来叙述整个故事情节。使读者的视线直接进入人物内心。窥见人物的主观世界。借助故事中人物的视角来观察整个故事,会比其他视角更容易传达人物的感受,洞悉人物的心理。在玛利亚要离开海边小镇,跟小镇上的人们道完别回到家中收拾房间东西时,用玛利亚的第一人称视角描写了当时的心情:“那是一种既灿烂美好,又令人心中隐隐作痛的工作。有点像波浪,那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别离,无法躲避,却绝非不幸。在做着这项工作时,让人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突然停下来,那种与其说是痛苦不如说是忧伤忐忑的感觉,就会一浪接一浪地涌上心头。“此处采用的是内聚焦叙述视角通过玛利亚自己的内心独白来描写当时的离别心境。细致的心理描写通过人物自己描述出来,会比零焦点或是外焦点叙述手法更真实、更详尽,从而更能取得读者的认可与共鸣。这样的内聚焦在《鸫》这本小说中出现频率很高。例如,在“和父亲游泳“一章中,对于父亲每周末的到来与离开,有这样的描写:“父亲不在的时候,不知为什么,我总是恍恍惚惚觉得好像四周都是死的影子似的,让人感到孤寂凄惶。周末还在一起的父亲,等星期一早上我睁开眼醒来的时候,却连个人影也看不到了。这个时候,年幼的我竟还怕从被子里出来。我总是犹豫好久才去问母亲,为的是把那个确定父亲已经离开的瞬间,尽量延迟。“通过内聚焦到“我“对父亲离开时的所思所想,展现出我对离别的一种想要逃避的态度。读者直接接触“我”的内心,并能感同身受。

假设文本以鸫为叙述视点,鸫的内在统一性必然使她意识不到自身性格的矛盾和冲突,小说的精彩至少要折损一半以上。此外,鸫的内心活动而非外在行为将占据大段篇幅。情节设置也将发生较大变化,如解开谜底般倒叙的报复计划,在主谋者鸫的叙述下,可能会成为平淡无奇的事件罗列。

作品影响

1989年,《鸫》获第二届山本周五郎奖。1990年,《鸫》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市川准执导,牧濑里穂、中岛朋子、白岛靖代、真田广之出演。

作者简介

吉本芭娜娜(1964—),本名吉本真秀子,生于东京,日本大学艺术系毕业。毕业后一度在餐厅当服务员。1987年以《厨房》获海燕新人文学奖,次年再度以《厨房》获泉镜花文学奖,后陆续获山本周五郎奖、紫式部奖等文学大奖。1993年获意大利SCANO奖。作品畅销不衰,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备受世界各地读者关注,掀起“芭娜娜热”。

重要作品有《哀愁的预感》、《斑鸫》、《白河夜船》、《N·P》、《蜥蜴》及《甘露》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