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10 10:54
麈尾,汉语词语,读音为zhǔ wěi,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后古人清谈时必执麈尾,相沿成习,为名流雅器,不谈时,亦常执在手。
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或直接让兽毛垂露外面,类似马尾松。因古代传说麈迁徙时,以前麈之尾为方向标志,故称。后古人清谈时必执麈尾,相沿成习,为名流雅器,不谈时,亦常执在手。
晋·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亮 以麈尾掩口而笑。”
《南史·张讥传》:“ 后主 在东宫,集官僚置宴,时造玉柄麈尾新成。 后主 亲执之曰:‘当今虽复多士如林,至於堪捉此者,独 张讥 耳。’即手授 讥 。”
唐·白居易 《斋居偶作》诗:“老翁持麈尾,坐拂半张牀。”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九回:“只见 妙玉头带妙常冠……腰下系一条淡墨画的白绫裙,手执麈尾念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