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6 11:02
麝袋鼠(学名:Hypsiprymnodon moschatus),是哺乳纲下双门齿目下的单科种,仅在近年才将其置放在一个科内,麝袋鼠科,并与远古时代的其他麝袋鼠共用此科。麝袋鼠一胎可能会生下2只甚至3只幼崽。
由于在雌袋鼠的肚子周围有一只天生奇特的育儿袋,样子又有些像老鼠,所以称为袋鼠。这里所说的袋鼠,实际上指的是灰大袋鼠和红大袋鼠。它们直立的时候,高达两米多,体长约1.5米,重达100多千克。它袋鼠的家族中也有小个子,那就是麝袋鼠,它包括尾巴在内的身长只有5厘米左右,体重仅4克。奇怪之处是它能发出强烈的麝臭味,故又有麝袋鼠之称。
世界上最小的有袋目动物是堪培拉的鼠袋鼠。这种袋鼠毛色赤褐,能发出强烈的麝香味,故又有麝袋鼠之称。它主要产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地区附近,它约5厘米左右,体重仅4克,是属于“袖珍形”的袋鼠科动物。
麝袋鼠一胎可能会生下2只甚至3只幼崽,但是所有的袋鼠科动物每胎仅生1只幼崽。极少数是严格的季节性繁殖动物,大多数都能在一年的任何时候受孕与生产。对几乎所有的种类来说,怀孕期要比发情期短几天,对袋鼠亚科来说是4~5个星期,对鼠袋鼠亚科来说是3~4个星期。
所有的袋鼠都是覆有毛皮且长尾巴的动物,它们有细脖子、突出的耳朵,以及高度发达的后半身和臀部(这使其前肢和上身显得比较小)。一个长而狭窄的骨盆支撑着长而多肌肉的大腿;更加细长的胫骨并没有附着太多的肌肉,并在脚踝处结束(这是对脚部避免扭伤所作的一种适应,这样当袋鼠在跳跃时就不会拧了脚踝)。在休息和慢速活动时,它们那长而窄的脚底能承受身体的重量,使其成为一种靠脚掌着地行走的动物。然而在跳跃的时候,袋鼠会耸身立在它们的趾和后脚的“球”上。仅有2个趾—第四个和第五个—在实际上承受身体的重量,第二和第三个趾缩小成一个小小的残“桩”(上面各自长有爪甲,专门用来整理皮毛)。
第一趾除了麝袋鼠还有之外,其他袋鼠的完全消失了。麝袋鼠是原始的麝袋鼠科中现存的唯一成员。巨型短面袋鼠属中的巨型短面袋鼠的第五趾也没有了。巨型短面袋鼠属的动物在2.5万~1.5万年前的最近一个冰川期的高峰期灭绝了,这可能是人类纵火和猎杀造成的结果,但是古代岩画记录下了它们那特征显著的脚印。肢体延长与趾减少是很多世系的陆生食草哺乳动物的特征—包括奇蹄目中的马及偶蹄目中的鹿、羚羊和叉角羚—它们通过进化加快了奔跑速度以躲避奔跑型的掠食者的猎杀。
无危(IUCN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