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28 19:59
属于膜翅目,叶蜂总科,叶蜂科,世界记载共约170种。以幼虫危害麦叶,从叶边缘向内咬成缺刻,严重时可将全部叶尖吃掉。影响了小麦的光合作用,造成小麦的产量下降。成虫夜间潜伏在麦苗基部或浅土中, 白天活动、交配、产卵, 有假死性。
麦叶蜂在北方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越冬,3月中、下旬或稍早时成虫羽化,交配后用锯状产卵器沿叶背面主脉锯一裂缝,边锯边产卵,卵粒可连成一串。卵期约10天。一头成虫平均产卵20.3粒, 其自然死亡率为4.9 。幼虫分5 龄, 同一龄幼虫4月上旬到5月初是幼虫发生危害盛期。5月上、中旬小麦抽穗后,老熟幼虫入土20厘米左右作土茧越夏,到10月间化蛹越冬。幼虫共5 龄, 1、2 龄幼虫日夜在麦叶上危害; 三龄后, 白天躲在麦株基部附近, 下午4-5 时开始上爬危害麦叶, 至次日上午10 时下移躲藏。危害严重时, 可将叶片吃光, 仅留主脉。麦叶蜂幼虫有假死性, 稍遇振动即可掉落, 虫体缩成一团, 约经20 分钟后再爬上麦株取食危害。
麦叶蜂幼虫有趋绿危害习性,一般水肥条件好生长茂密的一类麦田发生重, 其次是二类麦田, 三类田及麦棉套种地块发生较轻。
麦叶蜂的发生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冬季温度偏高,土壤水分充足,有利于蛹的越冬;春季温度回升早,土壤湿度大,成虫羽化期无大雨天气,对其羽化有利;幼虫喜欢潮湿环境。
麦叶蜂雌成虫体长8.6~9.8毫米,雄成虫体长8.0~8.8毫米;除前胸背板、中胸前盾板和颈板为赤褐色外,其余部位均为黑色;翅近透明,上有淡黄色细斑;雌虫腹末有锯状产卵;头部有网状花纹,复眼大。卵淡黄色,呈扁平肾形,表面光滑,长约1.8毫米。老熟幼虫体长17.7~18.8毫米,呈细圆筒形,头深褐色,体灰绿色,背部为暗淡蓝色,腹部10节。蛹体长9毫米左右,雄蛹略小,初为黄白色,羽化前变为棕黑色,顶端圆,头胸部粗,腹部细小,末端分叉。大麦叶蜂成虫与小麦叶蜂相似,但其中胸前后盾板为黑色,盾板两侧后缘赤褐色。黄麦叶蜂成虫为黄色,幼虫为浅绿色。黄麦叶锋幼虫常与黏虫混淆,两者的主要区别是:黄麦叶蜂有腹足7~8对,各体节都有皱纹;黏虫幼虫有腹足4对,体节光滑无皱纹。
麦叶蜂以幼虫为害麦叶,从叶边缘向内咬成缺刻,重者可将叶尖全部吃光。初孵幼虫多在其附近较矮的麦苗心叶或嫩叶上取食, 为害成缺刻或短条, 宽度为0.3-0.5mm;2 龄幼虫为害宽度为1-1.8mm; 3 龄1~ 3mm, 并出现似剪刀横断的为害状; 5龄幼虫咬食宽度可达8mm。3龄前多集中在下部叶片或比较矮的无效分蘖上取食, 3 龄以后始为害有效分孽的上部叶片,且食量在四龄以后迅速大幅度增长。
麦叶蜂在冬季气温偏高、土壤水分充足、春季气温度适宜、土壤湿度大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危害严重;沙质土壤麦田比粘性土受害重。
1.水旱轮作。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水旱轮作,进行稻麦、倒茬,即可控制麦叶蜂的为害。2.播前深耕。在小麦播种前进行深耕,把土壤中休眠的幼虫翻出,使其因不能正常化蛹而死亡。3.人工捕杀。利用麦叶蜂成虫和幼虫的假死性,在傍晚时分用捕虫网或簸箕进行捕杀。
防治适期应掌握在三龄幼虫前最晚不能晚于旗叶抽出,可用20%氯甲苯甲酰胺悬浮剂(康宽)3000倍液或用1%甲维盐水乳剂2000~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喷雾;选用40%乐果乳油13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1300倍液、90%敌百虫1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200~ 3600 倍液喷施防治。也可每667平方米用5%敌百虫粉2千克,掺细沙(或细土)20~25千克顺麦垄撒施,施药时间以傍晚或10:00以前为佳;或用20%杀灭菊酯或2.5%溴氰菊酯4000~ 6000佳。倍液喷雾, 每亩60、75kg ; 也可用4.5% 甲敌粉, 每亩1.5~ 2.5kg, 0.5kg兑5kg 细砂或细干土顺麦垄撒施, 其效果均在95%以上。
敌百虫、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乐果、康宽、阿维菌素、辛硫酸乳油、杀灭菊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