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02 18:04
麦瑞加拉鲮,鲤形目鲤科鲮属鱼类动物。麦瑞加拉鲮体长,侧扁,近圆筒形,头部较小;口下位,口裂呈弧状;吻圆钝,上下唇的缘薄,眼中等大小;体上部青灰色,背部青色,腹部银白色;鳞中等大小;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末端均呈赤红色;浅色的尾鳍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苗种期更明显。
麦鲮全称为麦瑞加拉鲮,是上世纪90年代从印度引进我国试养的新品种鱼,已成为我国各地池塘混养的优良品种,是两广和海南、福建、云南省一带重要经济型鱼种。麦鲮形状很像草鱼,身体较长、近似圆柱形,腹部圆而平直,背鳍处微隆,尾鳍宽,为深叉形,眼为红色。
麦鲮为底栖鱼类,喜活水,善跳跃,常靠近岸边觅食。其个体大,适应性强,无论在水库、湖泊、池塘、江河中都能正常生长,耐低氧和抗病能力较强,抗寒能力显著高于土鲮,当水温降至7℃时,仍能正常活动。麦鲮的生长速度比土鲮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可生长成300克以上的个头,最大的个体可达8000克以上。麦鲮属杂食性鱼类,食性范围宽广,主要摄食浮游植物、高等植物、有机碎屑以及麦麸、玉米粉、花生麸等。
麦瑞加拉鲮 - 生物学特征
身体左右对称,流线型,体高差不多相当于头长;圆鳞,头无鳞;吻钝,常有孔;嘴阔,横开;上唇一体,下唇不连续,下唇非常不明显;单对短吻须;三排咽齿,齿式5.4.2/2.4.5;下颌有一小型联合后结节;背鳍起始处距头部比尾部更近;背鳍与体高同高,12至13根分支鳍条;最后一根非分枝鳍条非骨质、非锯齿状;胸鳍比头短;尾鳍深分叉;臀鳍未扩展至尾鳍;侧线有40-45片鳞;侧面侧线与腹鳍基部之间的横向鳞列为6-7/5½-6列;背部通常为深灰色,腹部银色;背鳍灰色;胸、腹、臀鳍尖端为桔黄色(尤其是繁殖季节当中)。
麦瑞加拉鲮 - 养殖技术
刚孵化的鱼苗通常在水面或接近水面的区域活动,而大些的鱼苗和幼鱼则倾向于转移到深水中活动。成鱼属底栖鱼类。该鱼营腐生,狭食。它的主要食物是碎片和腐败植物,其余的食物则由浮游生物构成。
麦瑞加拉鲮鱼看来是广温性的品种,最低能够耐受14ºC。养殖条件下,该品种第一年常可增重600-700g,具体取决于养殖密度和管理条件。在印度的三种主要鲤科鱼当中,麦瑞加拉的生长速度通常比卡特拉鱼(catla)和南亚野鲮(rohu)要慢。养育阶段通常局限于最长两年之内,因为两年之后生长速度就会下降。然而,据报麦瑞加拉在天然水系中最长可存活12年。
人工养殖情况下两年达到性成熟。由于麦瑞加拉鲮鱼需要河流环境才能繁殖,因此无法在池塘中自然繁殖。然而,通过垂体激素以及合成激素诱导等方法,也可以在孵化场进行人工繁殖。
麦瑞加拉的繁殖能力非常强。繁殖能力随年龄增长而继续加强,通常每公斤体重可产卵100,000-150,000枚。产卵季节取决于西南部梅雨季节的起始以及持续时间,在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等国梅雨季节通常为5至9月。麦瑞加拉鲮鱼通常在24-31ºC的环境下开始繁殖。
麦瑞加拉鲮 - 生产周期
麦瑞加拉鲮鱼的生产周期
生产系统
在主要生产国印度和孟加拉,麦瑞加拉主要是用于池塘鲤科鱼混养系统。老挝、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缅甸和尼泊尔等国甚至将这种与作为鲤科鱼混养系统的主要鱼种。麦瑞加拉鲮鱼通常与另外两种印度鲤科鱼卡特拉鱼(Catla)和亚洲野鲮(rohu,Labeorohita)一起混养。也可饲养在更复杂的鲤科鱼混养系统中,这种系统中包括印度的三种鲤科鱼,加上中国的两种鲤科鱼-白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再加上鲤鱼(Cyprinuscarpio)。作为底栖鱼类,在三品种混养系统中麦瑞加拉通常占20-30%的比例,在六品种混养系统中通常占15-20%的比例。在印度,大约有900,000-1,000,000公顷的池塘或大塘(面积大于池塘但小于10公顷的水体)用于养殖鲤科鱼,这些鱼场归私人或集体所有。然而在孟加拉,鲤科鱼养殖大部分还是在小规模的传统池塘中进行,其中半集约化养殖仅占16%。
鱼苗供应
如今在所有生产国,几乎全部鱼苗都是在孵化场经人工繁殖大规模生产的,尽管在有些小地方也有从河里打捞的鱼苗供应。由于麦瑞加拉在空间受限的水体中不会繁殖,因此需要注射垂体提取物,或采用提纯的三文鱼促性腺激素和多巴胺拮抗剂经配方合成的商业性合成激素,例如Ovaprim、Ovatide和Wova-FH等排卵剂,来诱导排卵。采用垂体提取物的情况下,先给雌鱼注射2-3mg/kg体重作为刺激剂量,6小时之后再注射5-8mg/kg体重来刺激排卵;在雌鱼第二次注射的同时,用2-3mg/kg的剂量给雄鱼进行一次注射。如果采用合成配方,则同时给雌鱼注射0.4-0.5ml/kg体重,给雄鱼注射0.2-0.3mg/kg体重。鱼卵产量大约为100,000至150,000枚/kg。最常用的孵化系统是中国产的循环孵化器。在这种系统当中,亲鱼密度3-5kg/m3,雌雄体重比例1:1(条数比例1:2)。6-8小时之后收获受精卵,转移到孵化池,最佳密度700000-800000/m3。水流连续循环,鱼卵在其中保存72小时,这段时间胚胎会发育称初孵鱼苗,体长6mm。
保育阶段
三日龄开始将鱼苗放入保育系统中养育,直到体长达到20-25mm。这个过程通常采用0.02-0.1ha的鱼坑,不过也有地方用砖或混凝土砌的水池。鱼坑放养密度一般为300-1000万/ha,砖、混水池为1000-2000万/ha。尽管保育阶段提倡单种养殖,但也有鱼场把麦瑞加拉和另外两种印度主要鲤科鱼一起保育。这种情况下,麦瑞加拉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会高于另外两种鲤科鱼。其它管理措施包括施用有机粪肥和其它肥料,并提供米糠和油饼(重量比1:1)作为补充饲料。存活率一般在30-50%之间。保育塘放鱼之前需要进行准备,包括控制掠食鱼类、杂草鱼和害虫。鱼场常常忽略这个步骤,造成鱼苗产量低下。另外一个限制因素是没有可供选择的商业性饲料,这样鱼场就不得不采用传统的米糠-油饼饲料。
幼鱼生产
鱼苗从保育系统出来之后继续养到幼鱼尺寸(80-100mm;5-10g)。这个过程一般采用0.05至0.2ha的鱼坑。虽然育苗阶段提倡单养,但幼苗生产阶段麦瑞加拉是和其它鲤科鱼混养得,占30%的比例,混养总密度大约200,000至300,000/ha。饲喂与施肥策略与育苗阶段类似,但用量视放养密度和鱼的生产性能而定。幼苗生产阶段总存活率在60-70%之间;总体上,麦瑞加拉的存活率要高于卡特拉和亚洲野鲮。本阶段2-3个月,之后转入育成生产系统。
育成技术
麦瑞加拉多种混养系统仅限于采用鱼坑,常规管理措施包括,用化学药剂控制掠食鱼类、杂草鱼;总放养密度4,000-10,000尾/ha;用牛粪、鸡粪之类有机粪肥或无机肥肥塘;用米糠/麦麸与油饼混合作为补充饲料;鱼群健康监控,以及环境管理。育成期通常为一年,此期间麦瑞加拉可长到600-700g。总产量一般3-5吨/ha/年,其中麦瑞加拉占20-25%。
麦瑞加拉养殖方面最大的限制因素是缺乏适宜尺寸、数量足够的幼鱼,这样鱼场就不得不用鱼苗来育成。商业性饲料和饲料原料的价格高,鱼场常常不能达到合适的饲喂水平,因此限制了产量。
麦瑞加拉还是鲤科鱼污水养殖系统的重要鱼种,仅在印度WestBengal这种系统的养殖面积就高达4000ha。这种养殖系统采用多种混养,混合收获,成鱼大于300g,鱼塘供水主要采用初步处理的污水。即便在不提供补饲的情况下,这种系统的产量也能达到2-3吨/ha/年。加上补饲,产量可超过4-5吨/ha/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