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双乡

更新时间:2023-10-18 14:17

麻双乡,名由“种麻种桑”,有丰衣足食之意,是一个鱼米之乡、农业乡镇。全乡国土面积127.4平方公里,距城区42公里,辖16个村(社区),8175户共30928人。主要产业为优质稻、油茶等。众所周知,南康以家具出名,麻双境内虽无家具厂,但在外经营家具行业的老板多,在乐从、南康做软体家具的就是麻双人的“天下”。

麻双风光

历史沿革

1949年以前,属麻双、辛一两乡。

1949年后,属横市区麻双、辛一两乡。

合作化时期,属麻双区,含黄埠、麻双、圩下、鹅坊、松江、昌平、东排7个高级社。

1958年,黄埠、麻双、圩下、鹅坊、松江、昌平、东排7个高级社合并并成立幸福公社。

1959年,改名为麻双公社。

1961年,属沙溪区,同时麻双公社分为麻双、圩下两公社。

1965年,合并为麻双公社。

1984年,撤销麻双公社,分出麻双乡、圩下乡。

2003年,撤销圩下乡,成建制划归麻双乡管辖,麻双乡、圩下乡合并为麻双乡。

行政区划

2012年,成立兴麻社区。

截至2023年5月,麻双乡下辖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隶属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位于东经114°63’10”~114°79’47”,北纬:25°92’21”~26°08’14”。麻双乡地处南康区北部山区,东与赣县区沙地镇五云镇接壤,南接十八塘乡,西临上犹县社溪镇,北连横市镇。全乡行政区域面积115.2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麻双地貌以丘陵为主,山多地少。主要山峰有丫叉岭、新安山。主要河流有麻双河。

气候

麻双乡境内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麻双乡面积123.5平方千米(185250亩)。其中,耕地总面积1552.39公顷(23285.85亩),占土地面积的12.6%,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5131.73亩,保护率达64.98%,林地面积占79.1%;湿地面积占0.31%。

森林资源:麻双乡有林地面积14.64万亩,森林面积14.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18%;公益林面积3.16万亩,均为省级公益林;天然林6.45万亩,其中纳入国家、省级公益林面积2.18万亩;全乡挂牌古树共有4棵。

2022年,麻双乡鹅坊村被授予“江西省森林乡村”称号。

矿产资源:麻双乡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钨矿、云母、花岗石。

人口

依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截止2000年末,麻双乡户籍人口为12246人。

依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麻双乡户籍人口为30656人。其中,男性人口16140人,女性人口14516人。

2023年3月末,麻双乡户籍人口为30928人。

经济

第一产业

麻双是农业大乡,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导产业有优质稻、油茶、甜柚、葛根等,兼种甘蔗、红薯、豆类。全乡种植优质稻约3.1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3万亩,年产量3000万斤,种植油茶1.5万亩,年产油茶10万斤。

第二产业

2023年,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5家。

第三产业

麻双乡农旅产业发展迅速,依托麻双独有的绿水青山生态优势,发展有黄埠生态园、大汾休闲农庄、麻双果园采摘基地等,农旅配套设施齐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1年末,麻双乡现有农村初中2所(麻双中学、麻双乡圩下中学),共有教学班17个,校园面积40269平方米,校舍面积12707平方米。

全乡有小学13所(含9个教学点),共有教学班59个,校园面积45147平方米,校舍面积21775平方米。

全乡有幼儿园2所(麻双乡中心幼儿园、圩下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共有教学班7个,校园面积5569平方米,校舍面积4072平方米。

文体

2021年,麻双乡文化站现有藏书6200余册,设有10个农家书屋、6个村级文化综合服务中心。麻双圩镇建设了1个综合文体广场,占地4000余平方米,16个村(社区)均建有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2021年,全乡有村级标准篮球场4处,乒乓球桌25张,健身器材14套。各村(社区)共计建有21.6公里游步道。

医疗卫生

全乡有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所22家。2022年1月被评为一级甲等医院,现有病床位25张,医务人员38余人,后勤人员4人,有中级职称4人,开设中医诊疗、中医保健等服务,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常年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及老年人、儿童中医指导保健服务。2023年,获评赣州市三星级中医馆。

2021年10月,在圩下设立麻双卫生院门诊部。

社会保障

该乡现有1处敬老院,坐落于该乡麻双村黄屋组,始建于1978年,2017年投资410余万元新建了1栋老人住宿楼,2021年进行了提升改造,现占地面积共10余亩,建筑面积3600㎡,有工作人员5人,设有生活区、娱乐活动区等多个功能区,共有住房58间,床位100张,现入住供养对象45人。

交通

麻双乡道路交通网络主要由一条国家高速公路(G45),2条省级公路(S226、S221)以及一条县级道路(X662)构成。

各村主干道均已通水泥路。

历史文化

麻双乡风俗淳朴,民情敦厚,向称“儒雅之邦”。麻双为先贤过化之乡,事简民恬,勤于生业,俭于衣食。

古代建筑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麻双乡圩下村麻溪下,是赣南有名的厅屋组合的客家古民居。清朝嘉庆辛末年,张氏增瑶公开基建造“九井十八厅”,1917年不幸失火焚毁,经三年筹备于1920年重建。

该房屋依山傍水,门前有禾坪(原是池塘)和小溪,四周山清水秀,风景很是秀丽。大门两边屹立了两棵大柏树,经历了两百多年风雨依旧枝繁叶茂。房屋以正厅为中轴线,分六大厅,房房相连,处处相通,布局严谨,飞檐斗拱,雾阁云窗,无不展示着客家传统工艺之美。

麻双乡坝孜村有一小地名叫抓米丘。名字很有故事。历史上,整个南康北八乡都盛产优质大米,是闻名遐迩的产粮区。但是那个时候交通不便,还没通公路,这里就存在着专门从事将大米挑往山外的一种特殊职业——挑脚夫。在坝孜村的刀子坝坡坎上有一块不过几分地的田土,当地人俗称抓米丘。

传说是一挑脚夫长年累月路过此地时,每每抓下一把米到小摊上换茶水喝,摊主是个善良人,几年后对挑脚夫说:我身后的这块地就给你了,你日日一抓米,我算了一算,也足以换得这丘土了。这个故事里渗透着山里人的质朴,听完后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不少外地人听完这故事,再经过抓米丘这地方时,就觉得倍感亲切。

圩下水口庙桥始建于解放前40年代初,拱桥全长约6.8米,宽约2.6米,是多孔拱桥,水口庙古拱桥历经百余年依旧牢固,为过往的村民提供着便利。

溪水潺潺,“水口古桥”四个字在这满眼绿色的藤蔓中若隐若现。岸边的水车静静地站在那边,好像在诉说着那过往的历史和昔日的繁华,桥下面还有一座小桥,给来往的村民提供着便利。有时候还能看到鸭子在水面上嬉戏,好一幅乡间山水画。

古桥旁边还有建有古油槽,“古油槽”几个大字就明晃晃地写在墙壁上,走进里面,房子里布满了灰尘,机器也早已生锈,停止了运转,外面的水池也漂满了浮萍。联想一下,似乎可以看见昔日忙碌的样子。

民俗文化

点禾种

麻双旧时习惯在惊蛰前后“点禾子”。播种早禾,俗称“点惊蛰”即农家在清晨备好香烛、纸钱到田头祭祀田螺菩萨,乞求保佑丰收。

昔时农家莳田时,要请莳田能手“开秧盘”,即技术高明的师傅第一个下田开莳,然后按技术高低依次排行。莳完田后要做“莳田酒”,俗称:“莳田杀鹅,草子变禾”,认为待人大方,收成必好。

早稻开镰收割后,吃新米饭叫尝新,旧时家家户户尝新日,买猪肉,杀鸭子,推磨做新米果,点蜡烛敬“米谷神”,以庆丰年。

秋收后旧时农家要备办酒席,请帮助收种的亲友吃饭,俗称“洗禾镰”。大多东家都煎糯米糍,酿好米酒。内良、河洞仍很兴打麻糍、包芭蕉米果分送亲友,意为全年农耕结束,家家分享丰收。

特产美食

麻双乡有银杏茶油柚子等特产。

荣誉称号

2020年,麻双乡被评为“江西省卫生乡镇”。

2023年,麻双乡被评为“赣州市文明村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