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7 21:55
麻池城址,又称麻池古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西南9公里处,在包头火车站西南附近,总面积90余万平方米。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将赵九原设为九原郡,“郡治九原县”(麻池城址)。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建北端起于九原(麻池城址),南至秦都咸阳西北的云阳,全程“千八百里”的“秦直道”。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漠南之战大胜后,汉武帝下令设立朔方郡,并改秦九原郡为五原郡,郡治仍为九原县(麻池城址),北依大青山,南临黄河,直达漠北的稒阳道与著名的秦直道使九原县成为联结内地和塞外的重要交通枢纽与防御重地,汉武帝派遣10万军队驻扎防守。
麻池城址以硬土筑成,高达6米,底宽10余米,上宽3-4米,分南北2座城相连,总面积90余万平方米。北城北墙中段和南城西墙、南墙中段各设宽15米的门,北城东西800米,南北550米,残墙高2米,宽约3米,夯层厚9厘米,北城南部近中,有3个大的夯土台基,台基呈品字形分布,北面两个东西相对,相距72米,位置与北城城门大体相对,夯土台基约呈覆斗状,夯基层厚0.09-0.12米,上均发现有筒瓦、板瓦残片;南城东西660米,南北675米,城墙宽约4米,残墙高2-4米,最高7-8米,夯层厚0.1-0.15米,南城南墙外侧,露出筑墙时固定夹板的杠孔,自下而上可分4行,水平排列,每隔2米1个,孔径10-12厘米。
麻池城址内地表散见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材料和罐、盆、碗、豆等陶器残片,有“五铢”钱、铁田片、铁铲和铜镞等出土。20世纪50年代,发现印有“万石”字样的砖。1954年,麻池城址出土金、银虎、豹、骆驼形等镂空花饰片,及大量狩猎图案,召湾汉墓中发现的大量西汉瓦当“单于天降”,“单于和亲”等烧制文字。
麻池城址是秦九原郡的治所,且是穿越阴山南北稒阳道上的重要城镇,是秦直道遗址北面起点。麻池城址均为匈奴的文化特色,为存在过匈奴生活的历史提供了资料,这也是印证光禄塞属性的重要部分。麻池城址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1988年,麻池城址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
2006年5月25日,麻池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11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保护范围:沿麻池城址四周各向外延伸100米为文物保护区。
2017年,九原区政府开展对麻池城址南城墙裂缝的保护修缮修缮工作,投资400万元启动麻池城址保护项目。
昭君出塞的“塞”,被认为是麻池城址。南北朝时期诗人庚信在《昭君词应诏》里写到:“敛眉光禄塞,回望夫人城” ;唐朝诗人杨凌在《明妃曲》里写到:“汉国明妃去不还,马驮弦管向阴山”。1954年,麻池城址召湾汉墓中发现的大量西汉瓦当“单于天降”,“单于和亲”等烧制文字,说明麻池城址同胡汉和亲有着直接关联。麻池城址在西汉时叫光禄塞,是因为修建光禄塞的西汉大臣徐自的官衔是“光禄勋”,光禄勋就是汉武帝以前的“郎中令”。“塞”建成后,就用徐自的官衔来称呼,所以叫“光禄塞”。
麻池古城是秦直道的起点。《史记·六国年表》记曰“道九原,抵云阳”,《秦始皇本纪》记载“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匈奴列传》记载“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蒙恬列传》记作“道九原,直抵云阳”。可见秦直道起点是九原(麻池城址),终点是云阳。
地理位置
麻池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西南9公里处,在包头火车站西南附近。
开放时间
麻池城址开放时间为全天。
门票
麻池城址门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