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蛇子

更新时间:2023-10-15 23:53

麻蛇子,又名荒漠麻蜥、麻蜥蜴、马蛇子、马舌子、丽纹麻蜥,是蜥蜴目蜥蜴科麻蜥属爬行动物。体长23-25厘米,尾为头体长的1-1.5倍。头中等,吻钝,颏片与领围之间一纵列鳞,体背为圆粒鳞,多少排成横列,体中段每横列有鳞,腹鳞方形,光滑,肛前鳞前端不规则;四肢粗壮、四肢背面为粒鳞和小鳞,前臂前侧、股前侧及胫腹而均为大鳞,指、趾下瓣显著,尾基扁平,尾背鳞微有棱。因头吻尖出像蛇,故名蛇狮。

形态特征

体长不超过100毫米。吻较窄,吻棱不显。头顶大鳞对称排列,鼓膜大而裸露,背部全为粒鳞,腹鳞比背鳞大,近方形,向腹中线呈斜行排列。领围游离缘为较大的鳞片。指、趾下面被棱鳞,股腹面有股孔。尾长为体长的1.5倍以上。体积小。吻端钝圆;耳孔椭圆形,鼓膜裸露,头背具对称大,颏鳞成盾形,顶鳞后缘平齐,颊鳞2枚前小后大;有2枚大的眶上鳞,颈、躯干、四肢背面具粒鳞,肩前方两侧和腹面有一明显皮肤皱褶形成的领围,其游离缘具大鳞腹面鳞较大,平滑,斜向中线排列;尾部具狭长棱鳞,排列成环。四肢均具5指、趾,有爪,后肢前伸达肋部每侧具股窝8~12,2列股窝在肛前相隔6~12枚鳞片,背面暗棕色或棕绿色,头背及尾后无斑。幼体体侧有浅色纵纹纵纹之间散有黑边的眼斑。成体纵纹不显,而眼斑极明显,背面正中眼斑12~16纵排,每横排有6个眼斑;雄性背面色斑清晰腹面橘红色,雌性腹面色斑较昏暗模糊腹面白色。体长圆形而略扁平。尾长部黄绿色,有黑包镶边的褐黄色纵斑6~8行,54~70mm,体尾大致等长。头吻尖像蛇,故有时斑点彼此相连成条纹状。腹部和四肢黄白色名蛇狮。头上被有左右对称的大鳞,额鼻鳞成对,但在繁殖季节则雄蜥呈现鲜艳的暗红色有2对前后排列的大型眼上鳞,后面一对较小;眼下鳞3枚,与上唇鳞接触,但不伸入其间。下颏鳞4~5对,喉部有明显的颈褶。四肢各有5趾具爪,大腿内侧有股孔9~11个。尾鳞矩形带棱,平列成环,末端尖小。背鳞圆小,腹鳞扁平与中线略成斜交。眼斑黄心围以黑圈十分醒目。

分布情况

已知约5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的温带和暖温带。中国产9种,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和华北,为草原和荒漠的典型动物。个别种向东南分布到江苏和安徽北部,但不超过长江。生活于干燥地区。行动迅速。捕食昆虫。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生境分布为我国北方最普通的麻蛇子,栖息在沙质地益于农、牧业生产。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的田野中,也能进入高原地带的草原或荒漠边辽宁、缘生活。变温动物。食各种低飞或爬行的蚂蚁、新疆、浙江等地。蜘蛛、甲虫、蝇、蚊、蛾子和小蜂等昆虫,有采制干燥全体,名麻蛇子。夏、秋季捕捉。捕后无痛处死,以铁丝从头部串起,烘干或晒干。

生长习性

麻蛇子常常静静地伏在墙上,只要有蚊子落在附近,它就迅速地扑过去将其捕获。麻蛇子足垫和趾的结构独特,能在墙上行动自如,旧称守宫。古代“五毒”之可以再生的尾巴当遇到危险时,麻蛇子会忍痛自断尾巴,以保全性命。它会很快生出新的尾巴来。捕虫高手壁虎常在夜间捕食蚊子、苍蝇、飞蛾等昆虫。眼皮不能闭合麻蛇子的上、下眼皮不能张合闭启,需要用舌头来舔眼球以保持清洁。麻蛇子栖息于海拔 250~1250米的草甸、草原、河滩、山坡的乱石草丛中。以各种昆虫和蛛形类为食。4月末开始产卵,每产2~4枚,卵径12~14毫米。7月初至8月底孵出幼蜥,刚孵出时全长17~19毫米。晴天外出活动,阴天少见雨天不外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