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4 20:01
桂枝麻黄各半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具有小发其汗,以解表邪之功效。主治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身痒者;痘疮热气如灼,表郁难以见点,或见点稠密,风疹交出,或痘不起胀,喘咳咽痛者。症见面色赤、身痒。临床常用于发热、产后感冒、疟疾、急性支气管炎、便秘、体臭、荨麻疹、过敏性疾病、病窦综合征等属于营卫不和,寒郁于表者。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桂枝(去皮)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擘)四枚,杏仁(汤浸,去皮尖及二仁者)二十四枚。
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1.《注解伤寒论》,小发其汗,以解表邪。
2.《金鉴》:小小汗之以和营卫。
1.《伤寒论》: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身痒者。
2.《皇汉医学》引《类聚方广义》:痘疮热气如灼,表郁难以见点,或见点稠密,风疹交出,或痘不起胀,喘咳咽痛者。
本方系桂枝汤与麻黄汤相合,为小制其剂,以解表发汗而不伤正。调和营卫而不留邪为长。麻、桂、姜之辛甘发散,量小而微力以逐邪;芍药、甘草、大枣酸收甘缓,益营气以扶正。诸药刚柔相济,成为发汗之轻剂。
辨证要点为面色赤、身痒。
临床常用于发热、产后感冒、疟疾、急性支气管炎、便秘、体臭、荨麻疹、过敏性疾病、病窦综合征等属于营卫不和,寒郁于表者。
原方选录
《伤寒论》:“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方论选录
1.《内台方议》:“桂枝汤治表虚,麻黄汤治表实,二者均曰解表,霄壤之异也。今此二方台而用之者,乃解其表不虚不实者也。桂枝汤中加麻黄、杏仁,以取小汗也。”
2.《伤寒贯珠集》:“既不得汗出,则非桂枝所能解,而邪气又微,亦非麻黄所可发,故合两方为一方,变大制为小制。桂枝所以为汗液之地,麻黄所以为发散之用,且不使药过病,以伤其正也。”
3.《伤寒论类方》:“此方分两甚轻,计共约六两,合今之秤仅一两三四钱,分三次服,只服四钱零,乃治邪退后至轻之剂,犹勿药也。”
4.《古方选注》:“其法先煎麻黄,后纳诸药,显然麻黄为主,而以桂枝、芍药为监制也。盖太阳邪未解,又因阴阳俱虚,汗吐下皆禁,不能胜麻黄之说,故监以桂枝、约以白芍,而又铢两各减其半,以为小制,服后得小汗即己,庶无大汗亡阳之过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