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13 15:37
有些人婚后多年,性生活正常,却怀孕无望。其原因,是“黄体不健”。 “黄体不健”,实质上就是黄体发育不良。黄体是卵巢中的卵泡排出卵子后,卵泡膜形成的黄色脂肪样物质,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如果“黄体不健”,体内孕激素水平就偏低,就可以导致不怀孕。即使怀孕了,也容易流产。
怎么会得这个病的呢?这主要是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引起内分泌失调的原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如过度紧张,抑郁,恐惧,环境突然改变,大病久病之后,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影响了大脑皮层对内分泌的调节,或者多次宫腔手术使子宫内膜受伤,子宫内膜对女性激素的反应不灵敏,反射性地影响内分泌的调节,这些因素,都会引发“黄体不健”。
女性得了此病后,可发生月经紊乱,常常提前来潮;月经量也少,颜色暗,伴血块;平时腰酸。来月经前乳房胀痛,情绪烦躁。治疗本病,除了使用中西药物外,还应该注意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绪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只要去除了这些因素,怀孕还是有希望的。
正常情况下卵巢排卵后,卵泡形成黄体并分泌雌孕激素,分泌量于排卵后7~8天达高峰,然后于月经前1~2天迅速下降。若垂体促性腺激素及雌激素分泌不足,则卵泡发育成熟将不会完善,卵巢虽能排卵,但黄体发育常受影响而出现黄体功能不足的现象。
黄体功能不足包括黄体期缺陷和黄体期缩短,可引起分泌期子宫内膜发育不良而致孕卵不易着床,或虽着床而早期流产。有些妇女受孕后流产极早,可能仅见到月经周期延迟了1天至数天。临床上无从察觉是流产,有人称之为隐匿妊娠。黄体功能不足约占不孕病因的3%~8% 。
黄体功能不足的病因可能是来自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功能欠佳或LH/FSH分泌的时相与协调不适当,也可因子宫内膜的雌激素增殖作用准备不足或内膜对黄体激素反应欠缺,部分原因可由高催乳素血症引起。近年有报道,黄体缺陷常发生在不孕症的治疗过程中,如临床上常见经克罗米芬治疗后,诱发排卵率虽高而妊娠率相对较低。有人报道,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到黄体期缺陷占20%~50%。因此,用诱发排卵药物不应仅观察其是否能促成排卵,还需注意排卵后的黄体功能是否良好。此种现象也可出现于用溴隐亭、HMG加HCG或GnRH脉冲式给药时,故用药后的黄体功能缺陷必须留意观察,加以防治。
1、子宫内膜组织像:子宫内膜的采取时间一般就是在黄体期中期的第7天进行。如果内膜组织像与基础体温有2d以上差距的话,可诊断为黄体功能不全。
2、血中孕酮浓度:血中孕酮浓度则是用来测定黄体功能的重要可靠指标。如果在黄体中期血中孕酮的浓度不足10ng/ml,那么就可诊断为黄体功能不全。
3、基础体温:这是检查黄体功能最简便常用的方法,这种检查方法也是比较准确的。通过几次体温的测定,如果高温相与低温相的差也是在0。3℃以上,高温相不足10天,高温缓慢上升、高温相中间有陷落这些情况,那么都会提示黄体功能障碍。
黄体功能不足临床表现:一般可有月经周期过短,经前淋漓出血,生育期妇女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等。判断是否黄体功能不足,一般需测基础体温,如黄体期体温短于12天。或体温上升较慢 ,下降较早,上升幅度小于0.5℃。或黄体期体温波动较大,均为黄体功能不足的表现,但需注意应连续测定3个月经周期方可确定。此外,月经来潮12小时内取子宫内膜,若表现为分泌不良,也可作为参考。
黄体功能不全的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补充体内孕酮的不足,一般用黄体酮肌肉注射和安宫黄体酮口服,也可以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进黄体功能。
祖国医学文献上有关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散见于月经失调、流产和不孕等篇中。本病的病因有肾阴不足、肾阳虚衰、肝经郁热等。肾阴不足则见月经先期,经量不多,色鲜红,或月经期延长,淋漓不断;肾阳虚衰则见月经后期,稀少,不孕等;肝经郁热见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量时多时少,月经持续不净。本病的治疗原则是肾阴虚宜滋补肾阴,止血调经;肾阳虚表宜治肾壮阳,调理冲任;肝经郁热宜疏肝清热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