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5 11:49
黄古林草席是浙江省的传统手工艺品。据南宋《宝庆四明志》记载,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古林草席已作为特产远销外地。至宋代,草席生产已具相当规模,古林成为全国草席的主要生产基地与贸易集散地,大量出口远销东南亚。草席的手工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本地农民世代相传,自童年起就学做草席,道道工序,环环紧扣,一点不能马虎。
草席,俗称席子、席爿、滑子、凉席、宁席、明席等,手工编织而成,是生活日用品。编席用的“席草”,最早以古林种植为最好。
席草在人工种植之前野生在南方沼泽地带,但以宁波西乡广德湖一带为佳。据史载,1971年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草席残片,证明草席的编织历史可追溯到七千年前。石器时代先民们用野生水草编制草织物,用以铺地、遮阳。野生本草亦叫“灯芯草”、“虎须草”、“碧玉草”等,这是草席最早的雏形。另据南宋宝庆《四明志》记载,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古林人手工编织的草席与东北的人参齐名,已作为岁岁进贡的高档礼品。
这野生草古代又叫“蔺”。据传,隋唐时代,广德湖畔的一个小村有一位姓蔺的农户,在湖边拔来野生水草精心培植,长成后织成草席铺地而坐,人们称此为“蔺草和蔺席”。这是蔺草人工培育的最早传说。而本地人工种植的本草与蔺草有质的区别,本草有韧度、质地厚实,可做洋花席;蔺草较软,只能做机器席。现出口日本的榻榻米席就是用蔺草机器织制的。
据南宋宝庆《四明志》记载,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古林草席已作为特产远销外地。至宋代,草席生产已具相当规模,古林成为全国草席的主要生产基地与贸易集散地,大量出口远销东南亚。至清代更加繁荣昌盛,清嘉庆年间(1790年),全宁波开设大小草席销售店23家,且在全国设多家席店,据不完全统计,大约年产草席逾一百万条。到1932年,鄞西手工织席达15000户,产量千万条。
草席又称为“滑子”,有一个草席爱国的历史故事。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赵构驻临安,金兵长驱南犯,把赵构逼至宁波。浙东制置使张俊与金兵激战于西乡一带,为了智胜金兵,张俊了解到当地盛产的草席坚韧光滑,又见附近多是平滑的青石板,就命士兵向民间收取数千条草席,铺覆在大路上。次日,金军飞马而至,待骑兵一踏上草席,所有马匹都被席爿滑倒,顿时人仰马翻乱作一团。埋伏在道路两侧的南宋军民乘机追杀,大部分金兵被消灭,使这场用本地特产草席作武器的战斗大获全胜。从此,草席被改称为“滑子”,由南宋兵传到北方,扬名南北。
解放后,各地为发展农副产品种类规模,邀请古林种植能手去各省传授种植技术,以致全国各地都有席草种植和编织的草席。但受气候、土壤与自然环境等客观条件限制,各地种编的草席产量较低,质量难与古林抗衡。而在宁波地区,以古林生产的白麻筋草席最为上乘。
1954年4月下旬,周恩来总理指名要40条宁波古林生产的“白麻筋”草席,作为国礼带到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喜爱,使古林草席再次饮誉世界。
日内瓦在瑞士,一个美丽的国度,首都伯尔尼开满鲜花,长满绿树。离伯尔尼20余公里的日内瓦更显得幽雅静谧:远处的阿尔卑斯山在阳光下泛着银色的光芒,环抱日内瓦的湖水,湖畔栖息着一只只水鸟。日内瓦的闻名缘于盛产蜚声四海的瑞士表,更缘于这里还有联合国驻欧洲的总部。
1954年4月26日,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第一次以大国的身份来此参加重要国际会议。
联合国驻欧洲总部坐落在日内瓦市中心的一座小山上,称万国宫,各个国家的旗帜鲜艳夺目。离万国宫不远,便是当年周恩来下榻的花山别墅。联合国驻欧洲总部文化教育委员会主席皮埃尔·勒·罗阿诺,曾经对前去参观的中国文化界人士说,周恩来是世界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至今我们这里还完整保存着当年周恩来先生参加会议时的讲话、照片、文字等珍贵资料,以及席床桌椅等生活用品,这些东西虽然年代已久,甚至纸张草席泛黄,但我们仍将作为永久性文物保存,并为此感到荣幸与自豪。
据传,当年周总理在联合国会议上将古林的草席亲自赠送各国首脑,这些巨头们看到草席后十分惊讶,既不是布类又不是人造化纤类,捏住手里既软又韧,后听说是地上种出来手工编织的,都感到不可思议,对中国的草席啧啧称奇。
翻阅1994年出版的《新疆文物》年刊合订本,有题为《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干尸的形成》一文,详述在唐代西州时期(约公元640年至8世纪后半叶),数以百计的吐番墓群中,所有尸体的安置方式与葬具葬式出乎意料,清一色的用草席作为葬具。虽然年代久远,但裸露可见的席筋和草边仍颇完整,都是手工编织的。这些草席都是长江以南地区生产的席草,但是否是宁波抑或为古林生产,查无考证。
试想,当初江南草席与人参齐名,是皇上御用的高级品,而1400年前新疆地区采用江南生产的草席作为葬具,且墓主都是富贵人家,他们一生富贵,终老时也要享用一条自己欢喜的席子。古墓的发现,再次有力地佐证,草席在1400年前的唐朝,已经具有广泛的销售范围和相当高的知名度。
中国土生土长的蔺草曾一度东渡日本,日本人叫“榻榻米”。二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徐福带着数百童男童女从宁波达蓬山出海,他们装着全国各地特产,也有古林草席,漂洋过海,登上了日本列岛并定居下来。后来,他们在岛上耕作、繁衍、种草织席……这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也有人传说,在日本天平时代(约公元8世纪),蔺草由中国的僧人从明州传入日本,其中包括手工席机和编织材料与使用方法。经过漫长的进化和改良,日本人的席机已有所变化。笔者看到过日本友人寄赠的织席表演的图片,日本所用席机木料横直档都是长方平型,木扣较厚重,压扣很轻,将蔺草编织后,整条席软软的立不起。他们只做单草小席,而且两边不塞草边,使长短不一的草横触在席两边。日本早已看不到织席了,大量榻榻米席等草制品是从海外远销过去。
1973年,鄞县席草专家俞舜民从日本带回“认祖归宗”的36棵蔺草,所奇的是,蔺草很快在祖祖辈辈种草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成功引种12万亩,迅速普及,鄞县因此而获得“中国蔺草之乡”称号。
古林,又名黄古林,坐落于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的边缘,宁波的西郊,是闻名中外的草席之乡,也是鄞州区历史上四大重镇之一。1986年1月,古林乡改名为古林镇。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原古林、布政、蜃蛟三乡镇合并建立新的古林镇。镇域面积47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2个渔业社,2个居委会,2个社区,全镇在册总户数21316户,总人口53884人,外来在册流动人口近9万名,常用耕田面积28924亩。镇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建城区辖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分别为俞家村、郭夏村、鹅颈村、施家村、古林村及古林居民会,共有常住人口4334户,10676人。2009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63亿元,实现农业产值2.0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707元。该镇地处鄞西平原,平均海拔4.2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9℃,七月平均气温28.8℃,一月平均气温4.2℃;湿润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400至1450毫米;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010小时,无霜期259天。
草席的手工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本地农民世代相传,自童年起就学做草席,道道工序,环环紧扣,一点不能马虎。
首先就是要备料,草席的主要原料是席草,席草于头年的10月~11月种植在水田,到次年7月上、中旬收割,通过三朝翻晒后,把干草捆成30斤左右一把,用早稻草覆盖贮藏备用,保管时严防通风受潮。除了席草为主料外,支撑加强的经线采用苎麻或络(绿)麻,搓纺成细绳,且有粗细之分。
编织则必须以两人为一组,配合默契,这是古林草席有异于其他各地的独特制法。一个人坐在席机的正面,进行压扣,另一人坐在席机侧面叉草,叉草人把草往“替臂”的口子上一掭,穿入“席筋”中间,将草送入筋内,马上将“替臂”拉回,压扣人立即把“扣”压下,同时得把伸露在席筋处的草根拗进。
最后就是修边和排席。把织好的席子晾晒后,平放在桌面上,去掉毛屑,用手掌把编织后的草往一个方向推,使草紧靠一起,席子就更结实,然后把排露的“席筋”打结扣牢,最后卷成筒状。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鄞西一带家家织席,因此它的技艺传承也是集体传承,户户承续。一般农户人家孩子在七八岁时就跟随父母开始织席,耳濡目染,从简单的操作逐渐到独自操作,可以说人人都会。但是,草席手工编织人员年龄都在六七十乃至80余岁,而且人数逐年减少,已到了青黄不接、濒临失传的时期。
为了保护传统的手工编织技艺,鄞州区已将古林草席编织列入重点保护项目,并报送列入宁波市级、浙江省级保护项目。古林镇的仲一村被确定为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传承基地,村里80岁高龄的编织能手袁阿兰为传承人。古林镇中学还编制了《古林市场草席编织》教材并向学生授课,同时,建立了黄古林草席编织室、陈列室。该校已经成为鄞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古林草席编织教学传承基地。可见,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还会代代相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