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权

更新时间:2023-06-28 22:38

黄大权(1898—1933),字子衡,广西东兰人。1921年参加农民运动,1925年任东兰县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政治教员。1926年任东兰县革命委员会委员。1927年任右江农军第一路军第二团总指挥。192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被国民党进步人士、广西省政府主席俞作柏委任为恩隆县县长。1929年底参加百色起义,历任右江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红七军二十一师参谋、参谋长,中共右江下游党委委员,1930年11月红七军主力北上后,在原地坚持斗争。1933年8月因叛徒出卖而被捕牺牲。

人物生平

1898年,黄大权出生在东兰县武篆镇巴学村的一个贫苦壮族农家。

1915年,黄大权高等小学毕业,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不能继续升学,便应邀在当地私塾教书。当时,韦拔群正在东兰宣传发动革命活动。在韦拔群的影响、帮助下,黄大权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1922年,他负责在兰木、泗孟一带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动员劳苦大众起来革命,组织了农民自治会和国民自卫军。

1929年8月,黄大权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11月,红七军主力北上,组织安排黄大权随韦拔群、陈洪涛回东凤根据地组建红七军二十一师,任师部参谋。

1931年8月,红二十一师奉命改为右江独立师,黄大权任参谋长。不久,他和黄松坚等到右江下游,与第六十二团团长滕国栋、政委黄书祥会合,组建中共右江下游临时委员会和右江下游革命委员会,黄大权任委员,参加领导了恩隆、思林、向都、天保等地的革命斗争。

1933年5月,黄大权根据右江下游党委的安排,奔赴滇黔桂边区的富州(今云南省富宁县)加强领导当地的革命斗争。5月下旬,黄大权、黄玉荣(黄书祥警卫员)一行4人从果德(今平果)和思林(今田东)交界处出发前往富州。由于叛徒出卖,6月初,黄大权等人在天保(今德保)南区被捕。在狱中,黄大权等人坚贞不屈,任凭敌人严刑拷打,也不暴露党的机密,体现了一个革命者视死如归的坚强意志和一名共产党人宁折不弯的革命气节。

在黄大权被关押的3个月里,滕国栋曾三次组织人手,潜进天保城,想方设法营救他,但终因敌人防守严密,没有机会下手。

8月,敌人见任何威逼利诱都不奏效,估计永远不会从黄大权的嘴里掏出任何有用的信息,于是向上申请处决黄大权。8月下旬的一天,正是天保县镇安镇的圩日。敌人为了杀一儆百,威吓群众,决定公开处决黄大权。“自从我选择了革命的道路,这一天我早有准备,共产党人是不怕死的,为共产主义而死,死有何惧!”黄大权临死不惧,昂首挺胸,话语铿锵。

黄大权回过头,看到才18岁的黄玉荣默默流泪,便说:“坚强起来,革命者是不相信眼泪的,干革命就会有牺牲,我们共产党人是杀不完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日子也长不了,他们的末日也快要到了,不要怕,黄泉路上,有我这个大哥陪着你呢。”接着,他对在场的群众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红军万岁!共产党万岁!”

一声声高亢激昂的口号如同震天惊雷,回响在天保城的上空。敌人惊慌失措,急忙将棉布塞进黄大权口中,把黄大权押往东郊狮子山脚下杀害。黄大权,这位忠于共产主义、忠于人民解放事业的革命战士,牺牲时年仅35岁。

后世纪念

为纪念黄大权烈士诞辰120周年,东兰县委党史研究室于2018年12月编印《右江征战洒热血--红七军二十一师参谋长黄大权》。全书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黄大权传,比较全面系统地记叙他光辉战斗的一生;第二部分是摘录缅怀、纪念性文稿,侧重收录各界人士为缅怀烈士而撰写的具有代表性文章,从不同侧面反映黄大权同志光辉的革命足迹;第三部分是革命后代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积极工作、作出贡献的事迹;第四部分是附录烈士生平大事记等资料。该书资料丰富,真实感人,是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读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