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05 21:14
黄斑拟小鲵(学名:Pseudohynobius flavomaculatus)是小鲵科、拟小鲵属有尾两栖动物。雄鲵全长158~189毫米,雌鲵138~180毫米。头部扁平,卵圆形;躯干近圆柱状而背腹略扁;尾部肌节间有浅沟。生活时整个背面紫褐色,有不规则的土黄色或黄色斑,斑块的大小、多少和形状变异较大,一般头部的斑块较小,背部的较大,尾后段较少或无。腹面色较浅。液浸标本背面紫灰色,浅色斑明显,腹面灰白色。
有关该种的分类问题,费梁和叶昌媛(1976,1978,1982b,1983a、c,1984b)等文做了较详细的研究,其结果是将黄斑小鲵(Hynobius flavomaculatus)和秦巴北鲵(Ranodon tsinpaensis)重新组合为新属拟小鲵属(Pseudohynobius)(其理由见费梁等,1983a、c)。赵尔宓和胡其雄(1983)提出:费梁、叶昌媛在定立黄斑小鲵时没有注意该种具有“囟门”,并仅依据该种有“囟门”这一特征,认为该种属于北鲵属,同时提出该种“很可能是秦巴北鲵的同物异名”。此后,赵尔宓(1990)、赵尔宓和鹰岩(1993)、赵尔宓等(1994)、赵尔宓和吴贯夫等(1995)先后将黄斑拟小鲵作为秦巴北鲵(即秦巴拟小鲵)的同物异名,理由是二者的差别“都属变异范围”、“应为同种关系”。
徐剑(2001)认为黄斑拟小鲵“暂不宜作为一个有效种,可以暂定为秦巴北鲵的同物异名为宜”。经查费梁等(1982)一文黄斑拟小鲵(=黄斑小鲵)的原始描述,文中“骨骼特征”一段内已记载“前颌骨间囟门大”等特征,其附图1:3也画出有囟门。因此,赵尔宓等(1983)文内提出“费梁、叶昌媛没有注意该种具有囟门”之说欠依据。在细胞学研究方面,吴贯夫等(1993)、日本学者池部千贺子等(1994)、伊凯比(Ikebe,2000)等文先后研究了以上两个种的核型,相继报道了黄斑拟小鲵的细胞核型2n=52,秦巴拟小鲵(=秦巴北鲵)的核型则为2n=66。依据以上两者的核型,其差异甚为明显,上述3文均将黄斑拟小鲵(Pseudohynobius flavomaculatus)记载为有效种名。
此外,库兹明(Kuzmin,1999)将该种记载为Ranodon (Pseudohynobius) flavomaculatus。库兹明(Kuzmin)和提斯梅尔(Thiesmeier)(2001)一文比较研究了Pseudohynobius flavomaculatus和Ranodon tsinpaensis,结果认为两个种的形态和核型均不相同,并将两者记载为不同的种。根据上述两个种的形态鉴别特征和细胞核型均存在明显差异,故将黄斑拟小鲵记载为有效种。
成体:雄鲵全长158~189毫米,雌鲵138~180毫米。头部扁平,卵圆形;躯干近圆柱状而背腹略扁;尾背鳍褶较平直,末端钝圆。头长大于头宽;吻端钝圆,略突出于下唇,颊部略向外侧倾斜;鼻孔近吻端,鼻间距大于眼间距与眼径几相等;眼位于头背两侧,眼大小适中,上眼睑宽,略大于眼径的一半;口角位于眼后角的下方,约为头长的3/5,无唇褶;口角后明显隆起达颈褶,颈褶明显;上、下颌有细齿;犁骨齿列短,呈“\u2215”形,每侧有齿12~17枚,起于内鼻孔后缘内侧,向前至两内鼻孔前缘的水平位置,然后向中线做弧形弯曲,在眼眶之间前沿中线处几相遇;舌较大,长椭圆形,约占口腔底部的一半,舌前端和两侧稍游离。四肢适中,前肢较后肢略细,指、趾略宽扁,无蹼。前肢前伸贴体时第二指指端达眼部,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仅相遇或略重叠;掌、蹠部无角质鞘,指4个,指长顺序为2、3、4、1,第二指略长于第三指或几等长,指末端钝圆,掌突略显或不显;趾5个,趾长顺序为3、4、2、5、1,趾末端钝圆,蹠突略显或不显。尾长与头体长几相等(雌鲵尾长相对较雄鲵短),背鳍褶起始于尾基部上方,腹鳍褶起于尾后部1/3处,尾末段极侧扁,如刃状;肛部泡状隆起明显,肛裂较短。皮肤光滑,上眼睑后方至头顶中部有一“∨”形隆起,中间略凹陷;眼后至颈褶有一条细纵沟,在口角上方向下弯曲与口角处的短横沟相交,颈侧部位较为突出,头后至尾基部脊沟较明显;肋沟11条,个别有12条;尾部肌节间有浅沟。生活时整个背面紫褐色,有不规则的土黄色或黄色斑,斑块的大小、多少和形状变异较大,一般头部的斑块较小,背部的较大,尾后段较少或无。腹面色较浅。液浸标本背面紫灰色,浅色斑明显,腹面灰白色。
第二性征:雄鲵前后肢及尾肌部较粗壮;肛部泡状隆起明显,肛裂呈“↑”形,其前缘内面有一浅色乳突;头部、体背及四肢背面有小白刺,四肢上的尤显。
骨骼:头骨前后几等宽,上颌骨向外后方倾斜与翼骨相隔甚远,左右上颌骨间距与方骨外侧间距几相等;犁骨齿列较短,内枝略长于外枝,两内枝相接与否有变异,呈两弧形,有齿7~17枚,内端起于犁腭骨内侧后端;前颌骨和鼻骨中缝间囟门大;泪骨入鼻孔,入或不入眼眶。上舌骨软骨质,无骨化团;基舌软骨呈长方形;第一对角鳃软骨与第一对上鳃软骨合并,前者基端不成角状;第二对角鳃骨与第二对上鳃骨骨化。解剖观察:肺长,后端达第八或第九条肋沟部位。
卵:圆形,单行或交错排列在卵胶袋内,袋长140~270毫米、直径10~14毫米;卵径5.5毫米左右,动物极浅灰色,植物极浅黄色,连同卵胶膜8.7毫米左右,卵内、外层胶膜之间充满透明液体。
幼体:全长31~46毫米时,前肢长4毫米左右;吻圆,头部扁平,躯干部至尾渐侧扁;眼位头背侧,眼睑尚不明显,眼间距与眼径几相等;口裂小,口角位于眼中部下方,唇褶明显;上、下颌齿已出现,犁骨齿列呈“/\u201d形;外鳃3对,鳃丝侧扁而长,外枝较短,内枝末端超过肘关节;指4个,趾5个,指、趾略扁,末端均有爪状角质物;体前部脊沟明显;尾部较高,背鳍褶始于躯干的1/2处,腹鳍褶始自肛后与背鳍褶几等宽。全长60~77毫米时,唇褶微显,外鳃不达或仅达肘关节,眼睑明显,后肢较前肢略粗,尾肌较发达,尾鳍褶较宽,尾高约为头体长的27%。
该种的犁骨齿列与秦巴拟小鲵(Pseudohynobius tsinpaensis)相比,相对较长,每侧有齿12~17枚;肺长,游离端向后达第八或第九条肋沟部位;体尾背面有鲜明的黄色斑块;繁殖季节,雄性头部、体背及四肢背面有小白刺。
黄斑拟小鲵生活于海拔1100~1845米的较高山区,山上刺灌丛及箭竹、杂草丛生,水源丰富,沟渠上游多为沼泽地,该地区石灰岩溶洞较多,许多地方有泉水涌出,气候多阴雨浓雾,环境阴暗潮湿。成鲵主要栖居于丛林之中,营陆栖生活,白天栖息在箭竹和灌丛根部的苔藓下、石穴间或土洞内,地面腐殖质较多、泥土松软,隐蔽其间。
成鲵在水中较在陆地上灵活,体表甚为光滑,徒手极难捉住,稍有不慎,则从手中滑脱逃逸。成鲵在繁殖季节后离水上岸,到林间活动,白天隐匿于阴暗潮湿处,夜间出外活动及觅食,以昆虫及其他小动物为食,在水内捕食虾类等。该鲵在林区捕食多种小型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如多足类、蛞蝓等。
分布于中国四川(南川)、贵州(绥阳)、湖北(利川)、湖南(桑植)等。
繁殖季节期间成鲵多集中在泉水洞或溶洞内产卵,此时也可在流溪水凼内发现。1979年4月15日费梁等在湖北利川县的1条山间近源头的小溪旁,1个小泉水洞外不远的水由内发现卵袋9对,当时气温13℃,水温8℃,pH7。根据情况分析卵袋可能从洞内随水流出,洞口直径5厘米,洞内的顶部为泥壁,洞底为石板。挖开泉水洞,在距洞口约35厘米处较为开阔,有卵袋12对,每对卵袋基部相连成“柄”,固着在洞的上壁,较为坚固,一般不易被水冲走。统计12对卵胶袋内的卵数,每条有卵16~26粒,平均近20粒,1只雌体产卵数最多为49粒,最少为33粒。
在卵群附近还捕到成鲵。该泉水洞内支道甚多,顺支道挖掘在各支道或盲端均捕到成鲵,多者3尾在一起;大约在5~6平方米的范围内共挖出成鲵36条,有的雌鲵腹部丰满,尚未产卵,其中1尾雌鲵饲养在磁盆内,次日产出卵袋2条。观察4月14日清晨采到的卵,至当日17时尚未开始卵裂;该卵在气温12~18℃,水温10~12℃的情况下,第二天晨进行第2次卵裂,17日为32细胞期;第三天晨胚胎发育到囊胚早期;第八天发育到神经沟期;第十天发育到神经管期;可能1个月左右即可孵出。4月中旬在该地区流溪水凼内还采到全长47~71毫米的幼体。1974年6~7月在同一地区曾采到大量幼体,全长31~78毫米,大者外鳃仍明显。根据以上采到的卵和幼体的发育情况,黄斑拟小鲵的繁殖季节主要在4月中旬左右,部分延至5月,幼体可能需要越过1个冬季才能完成变态。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易危(VU)。列入《贵州野生动物名录》。列入《重庆市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黄斑拟小鲵多以害虫为食,对林业虫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此外,该鲵属于中国特有属、种,其数量稀少,是一种中国稀有两栖动物之一,它在研究有尾两栖动物系统演化中具有较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