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1 03:30
黄昌,字圣真,东汉余姚大黄桥(今属浙江)人。曾任东汉顺帝将作大匠,主管朝廷工程建设。汉安元年(142)转任大司农。黄昌出身低微,因家近学宫,慕诸生之礼,遂从事经学,又懂律法,先后出仕决曹、宛令、蜀郡太守、陈国相等职,精明能干,为政主张严猛,喜欢揭发奸邪之徒,因而深得百姓信服,都说他有如神明。但黄昌却被《后汉书》选为酷吏。
黄昌,字圣真,会稽郡余姚县人。在郡里任决曹。刺史出巡,见黄昌,赞赏他,推举为从事。后来任宛县令,为政主张严猛,喜欢揭发那些暗藏的奸邪之徒。
朝廷选举贤能之士,黄昌升蜀郡太守。前任太守年老为政多错乱,百姓受冤屈。等到黄昌到任,官吏百姓起诉的有七百多人,全都弄得清清楚楚,没有处理不当的。
任职四年,朝廷征召,再升为陈相。又升为河内太守,又再升颍川太守。
永和五年(140),征召任为将作大匠。
汉安元年(142),进补大司农,降为太中大夫,死在任上。
黄昌出身孤苦微贱。住在学官附近,常常看到诸生学习学校的礼仪,因此爱学习,于是学习经学,又学习文书法律。
有人偷了黄昌的车盖,黄昌开始不说什么,后来秘密派亲客到门下主管盗贼的人的家里,乘其不备,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捉得,并且把他的家属也都逮捕起来,一并杀掉。世家大族都为之颤惧,都说他神明。
黄昌秘密逮捕了一个盗贼头子,迫使他把各县里的强暴之人的姓名住址一条一条写出来,于是派人分别捉拿或讨伐,没有一个逃脱或跑掉的。那些恶贯满盈的大坏人,都跑到别的郡境去了。
黄昌任州书佐,他的妻子回娘家,在路上遇贼被捉,于是流离转徙到四川嫁了人。她的儿子犯事,不得已到黄昌那里起诉。黄昌怀疑他的母亲不像四川人,因问她的情况,她回答说“:妾本会稽郡余姚戴次公的闺女,州书佐黄昌的妻子。在归家的途中,被贼所掳,才到了这里的。”黄昌惊怪,叫她到面前说:“你怎么识别黄昌呢?”她回答“:黄昌左足心有黑子,他曾经自己说当作二千石的官。”黄昌于是伸出左足让她看。于是互相拥抱悲泣,复为夫妇。
黄昌县人彭氏是个老豪强,建筑起很大的房子,高楼就在路旁。黄昌每外出检查工作,彭氏妇人就登在高楼看他。黄昌不高兴,就下令逮捕她关进监狱,审讯处死。
《后汉书卷七十七 酷吏列传第六十七》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本出孤微。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辟从事。后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奸伏。人有盗其车盖者,昌初无所言,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杀戮。大姓战惧,皆称神明。朝廷举能,迁蜀郡太守。称太守李根年老悖政,百姓侵冤。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余人,悉为断理,莫不得所。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宿恶大奸,皆奔走它境。初,昌为州书佐,其妇归宁于家,遇贼被获,遂流转入蜀为人妻。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对曰:“妾本会稽余姚戴次公女:州书佐黄昌妻也。妾尝归家,为贼所略,遂至于此。”昌惊,呼前谓曰:“何以识黄昌邪?”对曰:“昌左足心有黑子,常自言当为二千石。”昌乃出足示之。因相持悲泣,还为夫妇。视事四年,征,再迁陈相。县人彭氏旧豪纵,造起大舍,高楼临道。昌每出行县,彭氏妇人辄升楼而现。昌不喜,遂敕收付狱,案杀之。又迁为河内太守,又再迁颖川太守。永和五年,征拜将作大匠。汉安元年,进补大司农,左转太中大夫。卒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