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采茶戏

更新时间:2023-03-30 16:41

黄梅采茶戏是湖北黄梅的一种地方小戏,是黄梅戏的前身。

简介

黄梅戏源于黄梅采茶戏,黄梅采茶戏习称采茶戏或花鼓戏,外省称之为黄梅调、黄梅戏、下河调、三角戏等。1949年后定名为黄梅采茶戏,成为湖北地方剧种之一。

黄梅采茶戏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邢绣娘、余海先等一批老艺术家是黄梅采茶戏的创始人。黄梅采茶戏是以北部山区(紫云、垅坪、多云等山区)茶歌为基础,吸收黄梅其他民间艺术(如弹词、旱龙船、文曲、道情、连湘、采莲船、灯歌、小调、黄梅大鼓、锄山鼓、三棒鼓、门歌、喝傩神、莲花落、抛彩球、扇子花、鲜花调、竹马调、俗曲等)逐步形成的。

黄梅戏形成于湖北黄梅、广济一带。清乾隆年间形成,在道光年间已有较大发展。由于黄梅“背山面湖”,“水患岁有”,每遇灾荒,逃荒艺人遂沿商路外出至皖西南赣东北一带卖艺,黄梅采茶戏随之远传外省。清道光年间,黄梅采茶戏流入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成为今天黄梅戏的前身。早期黄梅戏以演出小戏为主。由于安庆从清康熙元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一直是安徽省省府所在地,黄梅采茶戏流入安庆并在该地区的演出,对黄梅戏在安徽的发展直至成为安徽省第一大戏曲剧种起到了重要作用。1949年3月,黄梅解放,黄梅县成立人民采茶剧团,成为黄梅采茶戏历史上第一个职业剧团。

黄梅戏传统剧目素称“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实际上现存解放前演出的传统剧目约有130多个。表演上,分行不严格,一本戏中,除主要旦角和生角外,其他角色往往一角多代,很多都由丑角代扮。黄梅采茶戏的音乐,声腔丰富多样,曲调刚健朴实,节奏明朗轻快,地方特色鲜明。

源流关系

湖北黄梅戏与湖北黄梅采茶戏同源。黄梅戏的前身即黄梅采茶戏。黄梅戏曾名黄梅采茶戏、采子、采茶、黄梅调、黄梅腔、花鼓戏、二高腔、三角色。起源于明代末年,形成于清隆年间。

黄梅戏源于黄梅县的采茶歌。“楚人善歌”,黄梅县乃歌乡。山歌、樵歌、渔歌、秧歌、采茶歌为最。宋末元初,江西吉安诗人列诜(1268-1350)就曾仿黄梅采茶调形式写过几首《秧老歌》,其中一首写道:“三月四月江南村,村村播秧无朝昏,红妆少妇荷饭去,白头老妪驱犊奔。”《清一统志》载:县北紫云盛产茶,名紫云茶。清《黄梅县志》介绍太白湖渔歌:“渔舟千艇,朝暮歌声不绝,故有倾倒太白听渔歌之句”;又介绍多云山樵歌:“樵子放歌,响应山谷,有似属和之者。”这样广为流传的采茶歌、山歌、樵歌、渔歌、畈腔等民歌小调与同样广为流传的弹词、道情、旱龙船、锄山鼓、莲花落、连厢、采莲船、高跷,打花鼓等说唱及民间舞蹈相结合,且在湖北清戏汉剧、江西湖口高腔等古老剧种的影响下,方黄梅戏这一地方戏曲剧种。

清乾、嘉庆年间,是黄梅戏形成两小戏、三小戏时期;嘉庆至光绪年间,黄梅戏曲“三小”发展到“三打七唱”,在此期间,产生了一批以黄梅、广济真人真事为基础的剧目,其中有《张朝宗》《告霸费》《私情记》《逃水荒》等等。这批剧目的产生,不仅对黄梅戏的成熟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对打锣腔系的荆州花鼓戏楚剧阳新采茶戏东路花鼓戏均产生广泛的影响。同时在此期间,先后产生了邢绣娘、龚三齐、罗运保、梅金坟、帅师信、罗花子、帅登明一批有影响的演员。在此期间,唱腔和表演都相应地得到发展。

黄梅县背山西湖,地势北高南低,一当长江决口,常成泽国、乾隆五十一年,大水冲破严家闸,淹掉黄梅一十八畈。后至民间初年,120余年内,发生大水灾11次,小水灾数十次。一当酿成水灾,灾民携儿带女,组班唱戏谋生。随着灾民的脚印,黄梅戏广为流传,分别传播到皖西南赣东北鄂东南50余县。清道光、咸丰年间,繁昌县知县江西乐平人何无炳,曾写过一首《下治调(黄梅腔)》七绝,记述了黄梅戏流传到鄱阳湖沿岸的盛况:“拣得新茶绮绿窗,下河调子赛无双。如何不唱江南曲?都作黄梅县里腔!”黄梅戏流传各地,与当地的民间说唱和语言相结合,形成了不同流派不同特色的黄梅戏、采茶戏。

黄梅戏流传到安徽安庆一带,经当地民间艺人不断完善和改进,大量吸收当地语言和民歌小调,并借鉴徽剧艺术的表演各式,得到很大发展,一时间独领风骚。辛亥革命后,黄梅戏进入安庆市,1993年黄梅戏赴上海演出,1946年黄梅戏改人声帮腔为胡琴伴奏,这对黄梅戏的成熟和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建国后,整理改编的大型古装戏《天仙配》的上演,严凤英王少舫二位演员的出现,使黄梅戏的声腔产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与丰富,表演展示了全新的面貌,为今天的黄梅戏打下了里程碑的基础。随之《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被拍成戏曲电影,大大陆与港、台放映,产生广泛的影响。香港组织剧团,由冲击波主演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轰动一时,台湾邓丽君以唱《访英台》电影插曲获冠军,从而开始了她唱歌的艺术生涯。国内,黄梅戏已走向全国,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老少咸宜人们喜闻乐见妇孺皆知的剧种。

艺术特点

黄梅采茶戏传统演唱形式,为锣鼓伴奏,人声帮腔,其唱腔分正腔和小调两类,正腔中有七板、二行、火工、花腔、高腔、还魂腔等腔调,属板腔体音乐。小调甚多,现存有60余种,多为生活小戏中演唱的曲调。其声调有六类,调值分别为:阴平11,如“夫”;阳平53,如“扶”;上声45,如“斧”;阴去25,如“富”;阳去,如“父”,入声42,如“蝠”。唱韵脚为十三辙,以人辰、江阳、言前、怀来、由求、发花、棱波韵部用得较多。主腔唱用韵较严,常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传统剧目

黄梅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多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有《送香茶》《多云山摘茶》《王小六打豆腐》《王瞎子捉*》《割肉还母》《二姑娘观灯》《吴三保游春》《罗凤英拾柴》《张先生讨学钱》《烟花女自叹》《毛子才滚烛》等代表性剧目。新中国成立以后,又涌现出一批优秀剧目,其中《茶童戏主》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片在全国放映,新编现代采茶戏《姐妹皇后》《知府赊官》也先后被搬上银幕。

80年代初湖北省文化厅和省戏工室与县里协商安排吴淑林和刘孟德负责完成黄梅采茶戏采编任务。经多年对黄梅采茶戏艺人的调查、挖掘、整理的文字、唱腔曲谱近百万字,录音磁带数十(盆)合。于1997年编成,选入《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北卷》为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于1998年3月由中国ISBN中心出版。

主腔七板源于鄂东一带的茶歌(山区)、畈腔(平原及湖区)。其传统剧目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曲,确有一批取材于黄梅、广济一带的真人真事和民间传说组成,如《张朝宗告经承》《翟学富告坝费》《於老四拜年》等。

保护与

相关传承人:

吴亚玲 周洪年 黄新德 赵媛媛 韩再芬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