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樟

更新时间:2024-04-13 14:27

黄樟,樟科樟属植物。常绿乔木,树干通直,高10—20米,胸径达40厘米以上;树皮暗灰褐色,上部为灰黄色,深纵裂,小片剥落,厚约3—5毫米,内皮带红色,具有樟脑气味。枝条粗壮,圆柱形,绿褐色,小枝具棱角,灰绿色,无毛。叶互生,通常为椭圆状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圆锥花序于枝条上部腋生或近顶生,与各级序轴及花梗无毛。花小,长约3毫米,绿带黄色。子房卵珠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柱弯曲,长约1毫米,柱头盘状,不明显三浅裂。果球形,直径6—8毫米,黑色;果托狭长倒锥形,长约1厘米或稍短,基部宽1毫米,红色,有纵长的条纹。花期3—5月,果期4—10月。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树干通直,高10-20米,胸径达40厘米以上;树皮暗灰褐色,上部为灰黄色,深纵裂,小片剥落,厚约3-5毫米,内皮带红色,具有樟脑气味。枝条粗壮,圆柱形,绿褐色,小枝具棱角,灰绿色,无毛。芽卵形,鳞片近圆形,被绢状毛。叶互生,通常为椭圆状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在花枝上的稍小,先端通常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革质,上面深绿色,下面色稍浅,两面无毛或仅下面腺窝具毛簇,羽状脉,侧脉每边4-5条,与中脉两面明显,侧脉脉腋上面不明显凸起下面无明显的腺窝,细脉和小脉网状;叶柄长1.5-3厘米,腹凹背凸,无毛。

圆锥花序于枝条上部腋生或近顶生,长4.5-8厘米,总梗长3-5.5厘米,与各级序轴及花梗无毛。花小,长约3毫 米,绿带黄色;花梗纤细,长达4毫米。花被外面无毛,内面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1毫米,花被裂片宽长椭圆形,长约2毫米,宽约1.2毫米,具点,先端钝形。能育雄蕊9,花丝被短柔毛,第一、二轮雄蕊长约1.5毫米,花药卵圆形,与扁平的花丝近相等,第三轮雄蕊长约1.7毫米,花药长圆形,长0.7毫米,花丝扁平,近基部有一对具短柄的近心形腺体。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三角状心形,连柄长不及1毫米,柄被短柔毛。子房卵珠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柱弯曲,长约1毫米,柱头盘状,不明显三浅裂。果球形,直径6-8毫米,黑色;果托狭长倒锥形,长约1厘米或稍短,基部宽1毫米,红色,有纵长的条纹。花期3-5月,果期4-10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巴基斯坦、印度经马来西亚至印度尼西亚也有。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灌木丛中,后一生境中多呈矮生灌木型,云南南部有利用野生乔木辟为栽培的樟茶混交林。

繁殖方法

苗圃选在山坡中下部,土层较厚、排水良好,土壤属中性或微酸性赤红壤,海拔高度为1200米,处于热带、亚热带西南季风型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18.3-19.4℃之间,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月极端最低气温2.9℃,月极端最高气温33.8℃,年日照时数2210.1小时,年蒸发量1977.3毫米,平均风速1.6m/s,为静风湿润气候,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且四季不明显的特点。

对苗圃进行全面整地,清除杂草、杂物,并深翻土壤,敲碎清除地下害虫、虫卵及幼虫,让日光暴晒数日后,在苗圃地内施入充分腐熟农家肥2000千克/亩、过磷酸钙20千克/亩拌匀、耙平,根据苗地走向,做成宽1米,长20米的低床,床长可依据苗圃地情况而定。

黄樟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苗的成败,一般种子应当年采当年播为好,否则应将种子在5℃下低温贮藏。黄樟种子应根据培养目的要求进行选定,选定含樟脑或樟油较高的品种(如粉红樟粒樟等)。且树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结实较多,树龄在20-40年之间的母树上采集。黄樟种子一般在9-11月间采集,成熟时果实由青色转为黑色。由于种子成熟不一致,应当及时采摘。过迟采摘果实容易被鸟吃或自行脱落变质;过早则种子未成熟造成空粒较多。

黄樟果实属浆果类核果,容易发热发霉变质,需要及时处理。将收集的鲜果搓去外种皮洗净,用草木灰或碱性物质脱脂2-3小时,用清水漂洗干净后,在通风处阴干待播,黄樟鲜果出种率为13.7-18.2%之间,种子千粒重130.6克,每公斤净种在7000-11000粒之间。

由于种子成熟度不一致,未经催芽的黄樟种子,经播种后45天开始发芽,出芽时间参差不齐,发芽时间长达5个月左右,而经催芽的黄樟种子经播种后7天开始发芽,1个月后小苗出齐,具体方法是:先将催芽用的粗沙用1%的高锰酸钾进行浸泡处理30分钟,然后洗去药液在阳光下暴晒待用。再对阴干的种子用0.5%高锰酸钾温种30分钟,捞出密封30分钟洗净药液,可用于催芽,催芽地点选择在温度<10℃的室内进行,用木箱长×宽×高=1米×0.5米×0.5米装种进行层积催芽,箱底部透水透气,首先用生石灰对室内及木箱进行消毒后,在箱底放10厘米沙后按一层种子一层湿沙分层放入种子,种子与湿沙的比例为1:3,沙的湿度以手捏成团,手松即散为佳。

经常注意检查将种沙稳定控制在5℃左右,变动与0-10℃之间,箱内保持湿润、通气,待种子30%霜白即可播种。播种一般采用条播,行距15-20厘米,播种深度1.5-2厘米,播种后用细肥土盖种浇足水,再用稻草等物覆盖,以不露出地面即可。

黄樟主根发达,侧根较少。可进行切根,促进黄樟幼苗侧根生长。当幼苗长出2-5片真叶是用锋利的铁铲与幼苗成45°角斜切断幼苗主根,深度以5-6厘米为宜。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可将幼苗移入营养袋中培育,当幼苗长至15-20厘米左右,可选择阴天或傍晚移入事先装好的营养袋中,浇足定根水进行培育,待苗高30厘米以上即可出圃定植。

病虫防治

黄樟苗期一般没有大面积病虫危害,主要有红蜘蛛地老虎鼠害。红蜘蛛主要危害幼苗叶,吸取树汁,使叶变黄、变黑,会引起植株生长衰弱,甚至枯死,一般危害时间3-5月,可用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液喷施,2-3次即可防治;地老虎可用甲敌粉或呋喃丹拌毒土进行防治;鼠害是在播种前后,因老鼠喜爱吃黄樟种子,防止方法可用老鼠药进行诱杀防治。

主要价值

经济

叶可供饲养天蚕,叶子初步分析含粗蛋白质3.1%,粗脂肪1.9%,天蚕丝可制钓丝、琴弦、衣刷等,过去以广东海南的安定、乐会、万宁、陵水等县经营最多。枝叶、根、树皮、木材可蒸樟油和提制樟脑,樟油是调配各种香精不可缺少的原料,樟脑多用于医药上。果核含脂肪也高,核仁含油率达60%,油可供制肥皂用。

此外黄樟木材纹理通直,结构均匀细致,稍重而韧,易于加工,纵切面平滑,干燥后少开裂,且不变形,含油或粘液很丰富,各切面均极油润,颇能耐腐,纵切面具光泽,颇美观,适于作梁、柱、桁、确、门、窗、天花板及农具等用材,供造船、水工、桥梁、上等家具等用材尤佳,广东地区以其木材有樟脑气味可驱臭虫,喜用之作床板,商品材名为大叶樟、黑骨樟、油樟、浪樟等名称。

黄樟木材纹理致密,强度适中,耐腐防蛀,是造船、家具和工艺美术品的用材。黄樟的枝叶都是提炼樟脑油的原材料。

观赏

树形美观,有环保作用。黄樟的主干明显而通直,较光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耐修剪,可造型:树冠高大,能遮阳避日,可滞尘吸音,净化空气。叶片较大,叶色浓绿,有光泽,秋末时有部分老叶呈桔红色,较为美观。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