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管理

更新时间:2023-01-12 00:54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黄河管理即为对黄河流域的防洪、防凌、灌溉、供水、水力发电、航运、水资源统一调度和水资源保护等进行管理的工作。

管理机构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是水利部派出的流域机构,代表水利部在黄河流域和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陆河区域内行使水行政主管职责,为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驻地在河南省郑州市。

机关内设机构:办公室、总工程师办公室、规划计划局、水政局、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局、财务局、人事劳动教育局、国际合作与科技局、建设与管理局、水土保持局、防汛办公室、监察局、审计局、离退休职工管理局等职能机构。除上述单位外,还设有山东黄河河务局、河南黄河河务局、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黑河流域管理局、水文局、移民局、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等事业单位。

管理规章

为依法管理黄河,现今依照的相关的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抗旱防汛条例》、《山东省黄河防汛条例》等。

管理内容

① 防洪调度 黄河下游初步建成了由堤防、河道整治工程、分滞洪区及中游干支流水库组成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防洪工程体系。根据2008年国务院批复的《黄河流域防洪规划》,防洪调度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成黄河防洪减淤体系,基本控制洪水,确保黄河下游防御花园口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秒堤防不决口,逐步恢复主槽行洪能力,初步控制游荡性河段河势;基本控制人为产生的水土流失,减轻河道淤积;上中游干流、主要支流重点防洪河段的河防工程基本达到设计标准,重要城市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到2025年,建成比较完整的防洪减淤体系,基本控制洪水和泥沙。

② 防凌调度 黄河干流上游宁夏、内蒙古河套河段,中游河曲河段和下游山东段存在凌汛问题。黄河防凌经历了破冰防凌、利用展宽工程和两岸引黄涵闸分水防凌等综合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采取以水库群联合调度控制封冻、开河时下泄流量为主,其他措施为辅助的防凌调度措施。

防凌调度水库主要有龙羊峡、刘家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主要通过调节刘家峡、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库的水量发挥防凌作用。在下游河道稳定的开封至开河前,控制下泄比较均匀的流量;开河时,进一步减少水库下泄流量,为“文开河”创造条件。当下游河道拥冰,水位雍高,形成凌汛决口威胁时,启用黄河下游南北两处展宽分区滞冰凌洪水,以确保堤防安全。

③ 水量统一调度 2000年以前,黄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580亿m3,流域人均水量为全国人均的25%。由于水资源的严重匮乏,加之过度开发和无序利用,使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呈越来越尖锐的趋势。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下游断流逐年加剧:1972~1998年的27年中,有21年下游出现断流,累计达1050天;进入20世纪90年代,年年断流,1997年距河口最近的山东利津水文站全年断流达226天,断流河段曾上延至距河口约780km的河南开封附近。断流造成了部分地区无水可供、河道主河槽淤积加重、洪水威胁和防洪难度增加、河口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从1999年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实施了水量统一调度。水量调度按“国家统一分配水量,流量断面控制,省(自治区)负责用水配水,重要取水和骨干水库统一调度”的原则进行。依据国务院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国家计地字2520号),结合当年来水、水库蓄水、下一年预测来水以及有关省(自治区)国民经济各部门耗水量等情况,于每年10月份,由黄河水利委员会代表国家提出下一年度水量分配方案,经水利部审批后发布执行。执行过程中再根据实际来水、用水情况,进行月(旬)调整,特殊情况下按日进行调度。按照省(自治区)用水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省界断面月入、出流量控制指标,实施动态监控。在保证省(自治区)入、出境流量控制指标的前提下,负责对辖区内各用水户进行实时水量分配与调度。为保证水量配置按方案执行,还需通过对骨干水库和中啊哟取水口实施直接的统一调度和监测,协调各省(自治区)间的用水矛盾并合理安排生态环境用水。

1999年3月1日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工作开始,3月11日利津水文站按计划恢复过流,至12月31日,利津断面仅断流8天(含4天间歇性断流)。2000年,黄河花园口站实测径流量只有196亿m3,是1949年以来第2个枯水年,虽然全流域都发生了严重旱情,但由于水量统一调度和对用水的监督管理,黄河没有发生一天断流,期间入海口利津水文站平均流量约156m3/s。通过水量统一调度,初步扭转了黄河下游持续10年之久的断流局面,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系统得到明显改善,断绝近10年的回游刀鱼在河口地区的重新出现。

④ 水资源保护 主要包括:①制定水资源规划。1988年黄河水利委员会会同各省(自治区)和国务院12各部委制定了《黄河水资源保护规划》,确定了100多个重点治理项目。流域内各省(自治区)对本行政区的黄河干流和支流水资源也进行了规划。②水资源保护区及水体功能区划分。对水资源保护区进行划分,确定保护范围、保护目标、管理措施、处罚措施等。同时还对各类水体的使用功能进行划分,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③取水许可管理。按规定对取水单位的科学用水和节约用水取水对水体水量的影响、取水和退水对水质和水环境的影响等进行严格的审查。④水污染源管理。实施“三同时”污染源申报登记、排放污染水许可证、环境影响报告书等制度。建立一批水污染防治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⑤水环境监测。流域内设置常规监测项目30多个。开展检测,积累资料。⑥宣传、教育、科学研究。每年利用水法宣传周、世界水日和世界环境日进行宣传,沿河各地的水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大为提高。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