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边的中国

更新时间:2022-01-16 07:23

《黄河边的中国》是当代学者曹锦清所撰的社会学著作,初版时间为2000年。

内容简介

《黄河边的中国》内容涉及数十个村落和乡镇,详实而全面记录了90年代中期黄河边农民及干部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方方面面。

《黄河边的中国》引领人们走进中原大地的深处——从衣食饱暖的变化到乡情习俗的凝滞,从住房交通的渐变到干群关系的走冷,从行政指令集资贷款到乡村企业几乎全面破产的历程,从农户收支的明细账目到农民负担越重的形式内容,从宗族家族观念的演变到乡村民主建设的困惑。

《黄河边的中国》展示了真实的社会实景,仅以计划生育为例,记录了所到之乡村,超生一胎二胎及以上的情况,罚款数量的变化以及曾经强行“牵牛、搬粮、掀屋顶”的措施;记录了上报数字与真实数字之间差距的种种原因;记录了当地广为流传的乡村干部的职能是“催粮派款,刮宫流产”;记录了农民理解计生政策又难以做到的深层单因,宁愿被罚到贫困也要再生的实际状况,以及他们因干部优先占用超生指标的不平之心;记录了因征缴措施激烈而引发数村农民集体上访并引起暴力行为的事件。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20世纪80年代,大量西方人文译著进入中国,知识界在读书求知中开始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反思,有人在“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的比较中失去信心,有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下慨叹人文精神的失落,有人在对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分析中感到迷惘,中国的真面孔在哪里?中国人的真精神在哪里?带着这样的问题,曹锦清先生走出书斋,返回实证,直接阅读中国社会生活这本大书,着眼于中国“是什么”,而非在西方价值体系里中国“应该是什么”。曹锦清与农民同吃同住,从解剖麻雀入手,获得了理解中国社会的第一手资料,他把自己的所看、所听、所谈、所思、所虑结集成《黄河边的中国》。

1996年5月至11月间,曹锦清曾两次从黄浦江边来到黄河、淮河、汉水流域进行田野调查,他的足迹几乎遍及了河南所有的地市:开封、漯河、许昌、郑州、周口、平顶山、南阳、安阳、新乡、驻马店、信阳、洛阳等等,《黄河边的中国》的内容就是由这两次调查的报告所构成。

作品思想

《黄河边的中国》 聚焦中国农村 ,选择了中原乡村社会——中华农耕文化得以发源、定型且绵延不绝的基地 ,从传统的角度去看现代化的过程,深入到村落与农户中聆听他们的倾诉,把所闻、所见的感受和意见用概念判断组织起来,是“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表现出对中原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沉重忧虑和迷惘,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关心。

《黄河边的中国》通过“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的视点纪实性地、比较完整详实地反映了中原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和难题,将问题更加真切、全面、翔实、严重地摆在读者的面前,尤其是作者对社会不满情绪的记录。社会情绪是一种社会事实,而社会不满情绪,诸如饭桌上的民谣、农民对基层干部的愤怒、基层干部对上面干部的不满等更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最下层对在改革中被剥离的不满程度。它向领导者发出种警告信息,农村问题如若不及时妥当地解决,改革的成果迟早要被这股积郁已久并还在不断增长的不满情绪所吞噬。书中对社会不满情绪的关注这一举动的最终目的是告诉人们它的结果将会怎样,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传统忧患意识与现代良知公正相结合的合乎逻辑的结果。

《黄河边的中国》以大量的描述性语言、与农民和基层干部的对话、实地的村落考察真实地告诉大家中国的现实“是什么样的”。在此基础上,书中又有选择性地大量描述了决定中国改革成败和命运的诸多重要问题:如中原农民传统低效的农耕生产方式,贫穷落后的生活境况,困窘无奈的地方政权,尤其是农村在改革过程中暴露出的两大突出问题——土地承包责任制的不足和基层政权腐败等。以实际的社会生活出发,考察在上面的官语与外来的译语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引起了每一位深切关注中国的现代化向何处去的人士的共鸣。

作品影响

2011年,《黄河边的中国》与《孙子兵法》一起,被英国《卫报》列入人类有史以来100种“最伟大的非虚构图书”。

作品评价

《黄河边的中国》以陌生、好奇的心态,直接感受并记录下来自生活本身的声音,从而让读者看到了“缺水且人均只有一亩耕地”的人们的实际生活状态。厚达772页的书中,罗列了许多农民家庭的收支情况、超生现象,也记录了他们所谈到的腐败现象、艰难生活。虽然作品未对事实作什么评判,但也引起了读者深刻的思考。(《劳动报》评)

曹锦清先生继承了梁漱溟、费孝通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所进行的关于中国乡村建设与田野调查的优良传统,由他直达村落、农舍、田间的现场所构成的《黄河边的中国》,应该说是20世纪关于中国“三农”问题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是一部能让我们认清自己的来龙去脉的书,对当今的中国农村建设与治理具有借鉴意义。(《河南日报》评)

作者简介

曹锦清,社会学家、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专家、华东理工大学二级教授、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首席专家;主要致力于社会转型、中西社会思想史、“三农”问题研究,已出版著作十余部;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写就的《黄河边的中国》,获得首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杜润生奖)、第五届“上海文学艺术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