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华

更新时间:2024-01-05 11:51

黄石华 (1919-2016) 黄石华出生于1919年2月16日,男,字行奋,笔名磊、茅舍,出生地是客家古邑龙川县的黄布镇金鱼乡马岗村,他曾任饮誉海内外的香港崇正总会会长兼理事长。

他是抗元民族英雄黄海龙裔孙,辛亥革命护法军统领黄文氏将军次子。黄石华父亲黄文氏,初与义兄周南煌参加清末之征兵营,隶归李济深部,任排长,民国前两年1月进入黄埔陆军小学第五期受训,与张发奎、余汉谋、薛岳、李汉魂、陈济棠、徐景唐、李煦寰等为同期同学,毕业初分发琼州任连附,后邑人张化如奉陈炯明命组织民军武装支队,自任支队司令,邀周南煌为副司令兼统领,黄文氏任统领。第一次北伐时,黄文氏义兄弟、梅县熊略奉命成立步兵模范团,熊略自任团长,周南煌任营长,黄文氏任连长,随军北伐,归姚雨平军长指挥。黄文氏积功升少校营长后任粤军独立第六兵团中校团副(义兄周南煌任团长)。嗣参加护法援闽之役,编入丘耀西纵队中将司令麾下,当时“中华民国先总统”蒋公介石任少将督战官,周南煌任少将副司令,黄文氏任上校统领辖两营。黄石华父亲黄文氏生平慷慨好义,英勇善战,后病逝军次,时黄石华年仅九岁。

从石华先生族史和家史中可看到,其祖先、祖父和父亲,都是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客家英雄豪杰。旧中国有这样浓厚的爱国思想家庭为数不多,石华先生不但出身于爱国家庭,而且他的母亲更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客家妇女,在石华先生幼年失怙受人凌辱的岁月里,他母亲“教以古今名人成功故事”,要求他有“继志报国,毋堕家声”的思想。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石华先生在这样爱国家庭的陶冶下成长,从小在他的灵魂中就烙上爱国主义思想,长大后必然成为一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仁人志士。

石华先生幼年丧父,由母亲曾氏抚养长大。石华先生没有因家庭贫困而丧失志气,在龙川中学就读时,就开始向全国报刊投稿。如《中学生杂志》《东方杂志》《生活周刊》等,赚取稿费作为学费开支,正因如此锻炼了石华先生的思辨能力与妙笔文锋。石华先生18岁时参加广东全省高中毕业会试时名列第三名。翌年,抗日战争爆发,石华先生以满腔热血投入抗日救国工作,在家乡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并当选为会长,后追随张克明先生,成立东江抗日先锋队,被推任为总干事并与友人创办《龙川日报》《东江日报》宣传抗日救亡。随后又投考中央政治大学,考试成绩在广东考区名列榜首。石华先生大学毕业后任职于国民政府中央地政局,负责起草扶持自耕农条例,并指导四川北培、甘肃黄惠渠及福建龙岩地政实验区工作。石华先生是近代中国土地改革推动者之一,对中国的土地改革做出过杰出贡献。1943年起,石华先生进入教育救国行列,先后任教“国立西北农业技术专门学校”“国立兰州大学”“广州大学”“广东省立法商学院”“广州玉民大学”及“中央训练团西北分团广州分团”特约讲师,在教学生涯著有《土地经济》及《我国经济建设自力更生利用外资之途径》《计划经济与民生主义》《共产主义理论与批判》等专著。石华先生教学才能出众,被国民政府评定为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石华先生弃教从商,在香港创办了“安生堂药厂”。产品畅销世界各地。石华先生是一位知名的儒商,鉴于石华先生渊博的学识、出众的才华和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香港岭南大学颁授其荣誉博士学位。

石华先生平日热心社会公益,忠于国家民族,在海外名重于时,在香港曾担任多个工商机构福利社团重要职位及名举会长、会长等,先后曾任《星岛日报》编辑,《商业日报》副总经理兼采访主任,《自由报》督印人。安生堂药厂暨置业公司主人,集成图书公司董事、执行经理,大华出版有限公司董事、执行经理,华特出版香港公司总经理,华英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世华联合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治强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保良局总理,中华厂商联合会常务会董兼宣传部副部长、部长,香港制药总商会监督,九龙总商会常务理事兼海外联络部主任,中国国术体育总会永远会长,新兴国术会会长,孙中山纪念会会长,中山医院赞助人,香港华侨总会会长,香港社团首长合议总会会长,香港中区、李郑屋村等三十五区街坊会会长,龙川同乡会创办人兼会长、理事长,“国立政治大学”香港校友会创办人、理事长、副会长。

1968年起,石华先生出任香港崇正总会理事长、会长、永远名誉会长等职务,成为该会任职时间最长的领航人。石华先生主持香港崇正总会期间,主持召开首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主持成立“香港创建学会”“香港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并多次主持召开“国际客家学研讨会”。将传统式的社团改变为现代式社团,把香港崇正总会带进了学术界,使香港崇正总会学术化,使该会成为香港重要的社团组织之一,成为全球客家人联谊的桥梁。

香港崇正总会成立于1921年9月,催生它的直接原因是192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所出版的沃尔科特(R.D.Wolcott)的著作《世界地理》,其中称,广东“山地多野蛮部落,如客家等是”。于是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客家人哗然,纷纷交涉更正。居住在香港的客家人于翌年组建“香港崇正总会”,创立宗旨是:联络海内外客属人士,考证客家源流,交换知识,振兴工商事业,兴学育才,使海内外客家人拧成一股绳,共谋公益,以天下为己任,爱国家、爱民族、爱社会。香港崇正总会由赖际熙等客家领袖发起创立,后由陈承宽和张发奎先生给予发扬光大。

1968年4月,石华先生主持香港崇正总会时,将停滞了半个世纪“客家学”研究,再次推向发展高潮。为了更广泛、深层次地进行“客家学”研究,石华先生提出了“客家学”的定义和内涵,为客家学做出了正确的界定和为“客家学”的建立及客家族群历史文化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石华先生在《崇正同人系谱》重印序言中指出:对安家民系研究,应该运用科学方法和观点,系统地研究客家族群的历史源流、组织、现状和发展规律,推及社会、经济、语言文字、民俗、文化,以及族群心理、感情、意识的发生、演变,指出该族群发展的规律,并以科学全面的、多方面的研究,探讨客家族群与整个汉族及中华大传统的关系,分析客家人族群性,于人类文化的意义,进而以科学论证,客家族群对中华民族与世界人类所做的贡献。他提出客家民系是汉民族中优秀的一支,中国“国父”孙中山、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朱德及叶剑英,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等都是客家人。历史上在海外称王建国,有罗芳伯创建兰芳共和国,叶亚来开拓马来西亚吉降坡,统治过缅甸的尼温,这些人都是客家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十次起义有六次是在客家地区。抗战时中国分十大战区,有五个战区正或副司令长官是客家人。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江西兴玉县(客家县份)仅有23万人口,就有7万人追随毛泽东、朱德。所以说客家人不但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正气,亦为国家社会甚至人类建立了功勋。石华先生认为,历史是教育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的好教材,强调客家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于增强客家族群意识,团结海内外客家人,具有重要意义。石华先生多次主持召开国内外“客家学”研讨会,并积极资助高等学府,建立客家族群研究机构和出版“客家学”书籍。石华先生不仅是新时期“客家学”的倡导者,也是“客家学”积极推动者,为弘扬客家精神和客家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石华先生在主持香港崇正总会期间,与中国社会学院及其他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合作,首次发现和证实陕西、豫西、陇东及皖北一带是客家先民的原祖地,黄海是客家族群的母亲河。同时指出秦始皇派赵佗率五十万大军南下岭南,龙川县是岭南客家先民的发祥地,第一任龙川县令赵佗是岭南客家先民的初祖,突破了罗香林教授《客家源流考》一书的五次迁徙之说,讲客家先民首批南迁从西晋“永嘉之乱”时期上溯了五百年。这是石华先生在考证客家源流方面又一大贡献。如果说赖际熙、罗香林等先生开创的“客家学”研究,洗去了客家屈辱的历史,那么,石华先生创办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成立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就促进了全球客家人空前的团结;如果说抗日十九路军客家将士打出了爱国雄风,那么石华先生组织客家精英起草的“十点国是意见”,就体现了客家子民对祖国拳拳赤子之心!

不仅如此,石华先生还身体力行为祖国家乡公益事业做出贡献:1988年11月6日,云南地震。他提请香港崇正总会率先捐款,并呼吁各界人士慷慨解囊赈灾;1989年夏,时局动荡,黄老以香港崇正总会名义发表讲话,呼吁香港市民冷静,莫损香港安定繁荣,获各界热列响应和赞扬。近年来,为使闽、粤、赣三省客家聚居市、县早日脱贫致富,黄老极力为这些地区引进外资建电厂,并在云南丽江、陕西丹凤、福建宁江等地捐建希望小学。为使家乡进一步改头换面、兴旺发达,他拟投资龙川老隆镇京九、广梅铁路交会处开发区,创办循州国际大学:以崇正总会名义捐资人民币200多万元支持新城中学建设。在黄老的影响下,到龙川投资办厂的外商越来越多,仅1999年,签订投资合同就有59宗,总投资额近亿元。一颗丹心,满腔碧血。黄石华先生以他一片拳拳赤子情回报着祖国母亲,回报着父老乡亲。

石华先生90年来所走过的人生道路,贯穿着爱国家、爱民族、爱社会、爱客家的伟大情怀。不论他在青年时代,还是在古稀晚年,不论在逆境还是在顺境,都树立了强烈的报国为民思想。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石华先生如此受人尊敬和爱戴,正是因为他一辈子为国为民做好事,就像蜡烛那样燃尽身躯照亮人间。正如石华先生所说:“我所做的一切,均是冀盼祖国富强,民族振兴,百姓幸福,绝无他求。”

2000年11月12日下午,这是一个让龙川人民欢欣鼓舞的日子。黄石华先生率领着香港崇正总会回乡观光团一行32人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回到生他养他的故里家园。耄耋之年的黄老来不及卸下一身的风尘和疲惫,就迫不及待地扑进正敞开胸怀迎接他归来的家乡母亲怀抱,抚着家乡的一草一木,听着亲切的乡音俚语,黄老先生感慨万端、唏嘘不已,故地重游,思绪万千。60年了,一个本该漫长的日子就这么须臾而过。如果说60年前站在讲台教书育人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灵魂工程师,那么60年后,再踏上这片土地的则是一位儒商政兼各的志士仁人。黄老先生不仅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隆师校友会堂、体育馆、科学馆,还热心捐资,祝贺将于11月19日举行的70周年校庆。

2016年2月5日,黄石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香港逝世,享年97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