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1 08:49
黄继恕(1934年—2014年10月),家中四兄弟,排行最小,比三哥黄继光小3岁,黄继光1952年10月牺牲后,1954年11月,烈士母亲邓芳芝将家中唯一健全的儿子黄继恕也送去参军,成为第23军第73师第218团第2营第6连的一名战士。
1954年11月,征兵工作开始后,邓芳芝对小儿子黄继恕说:“你三哥牺牲在战场上,你愿不愿意替你三哥完成任务?”黄继恕立即明白了母亲的用意,随后报名参军奔赴朝鲜。后来,邓芳芝又把3个孙子、2个孙女送到了部队。
临行前,邓芳芝嘱咐黄继恕,一定要到黄继光牺牲的地方去看看。1958年,黄继恕从朝鲜回国前,专程来到597.9高地祭奠哥哥黄继光。他从黄继光牺牲的地方捧起一捧土,土里面还带着弹片,用手绢包好带回来给他母亲。后来,邓芳芝将这一捧黄土亲手埋在了梨树下,“英雄回家了”。
黄继恕到朝鲜后,主要负责清理战场、构筑工事、帮助当地群众恢复战后重建等工作。直到1958年,黄继恕才随部队撤离朝鲜。后来,黄继恕从连长岗位上转业回到家乡,在中江县物资站一直工作到退休。
黄继恕在朝鲜的日子,始终以黄继光烈士为榜样冲锋在前,参军第一年就荣立三等功,第三年被提升为排长。
1957年4月,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派人找到黄继恕问:“你和哥哥黄继光长得像不像?”他肯定地回答:“像。”就这样,黄继恕成了黄继光塑像的模特。
“哥哥比我长得高一点,稍微胖点。”黄继恕回忆,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的艺术家,先用纸在他脸上拓下轮廓。然后请他坐着,比照他开始雕塑,每隔半个小时就请他过去看看,提出修改意见,再进行调整。这样塑了改,改了塑,持续了整整一周。“做得非常像,而且体现了哥哥的英雄气质。”
黄继恕说,塑像做好后,美术学院拍了张照片寄给母亲邓芳芝看,当母亲看到照片时,眼泪抑制不住流下来,连连说:“像、像,是黄继光。”
1958年6月,黄继恕撤离朝鲜时,专门去了哥哥牺牲的地方。“哥哥,明天我就要回国了,妈妈来信说,让我把你带回去。”他用一方手帕将浸染了英雄鲜血的泥土包裹好,又从灰黑色的土层里找到了几枚弹壳。到家后,他跪在妈妈面前哭着说:“妈,我把三哥带回来了。”黄继恕的儿子黄拥军说:“父亲一生都在宣讲三爸的英雄事迹,直到去世。”
1958年10月,黄继恕同抗美援朝一等功臣黄治富一起回国作报告,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德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62年,为纪念黄继光牺牲10周年,中江县决定修建黄继光纪念馆。1962年8月,四川美术出版社画家高庶绩来到中江县创作黄继光的画像,因为黄继光和弟弟黄继恕长相比较接近,创作组便以黄继恕的肖像为蓝本开始创作。
2010年9月16日,黄继恕与儿子黄拥军一起去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看望黄继光生前所在营的机枪连指导员、学院离休教师魏迪仁,并为刚入校的新生作报告,讲述黄继光的童年生活、成长经历、战功情况,以及其牺牲前后的故事。9月17日,来到空降兵驻汉某部黄继光英雄连,久久端详荣誉室内黄继光的铜像。黄继光家中四弟兄,他排行老三。黄继恕最小,2010年76岁,老人一米六五的个头,精神矍铄,双目有神。
4年后,2014年10月,黄继恕也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