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9 18:24
黄袍加身(拼音:huáng páo jiā shēn),是一则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宋史·太祖本纪》。
《宋史·太祖本纪》:“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
后据此总结出成语“黄袍加身”。
中国封建社会王朝唐朝灭亡以后,中国历史上进入长达五十多年“五代十国”的动乱时期。直到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取代了后周,建立起大宋王朝,才重新实现了统一。
赵匡胤原是后周太祖郭威手下的一名战将。郭威死后,他的义子柴荣继位,他就是周世宗。赵匡胤在他属下立过不少战功,深得周世宗信任。
公元959年,周世宗亲征辽国,节节胜利。可是在北征途中,他拾到一个袋子,里面有一块三尺长的木头,木头上写着五个字:“点检做天子。”他疑惑不解。周世宗的殿前都点检是他的女婿,周世宗疑心他女婿要篡自己的皇位。后来周世宗病了,回师汴京,便改由赵匡胤任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便掌握了最精锐的禁军军权。没多久周世宗病死了,他儿子郭宗训继位,成了周恭帝,当时才七岁,政事一般由皇太后主持。第二年,镇、定二州报告说北汉与辽国合兵南侵,情势危急。皇太后就根据宰相范质、王溥的建议,派赵匡胤率禁军诸将前去迎敌。
当时,由于后周皇帝尚年少,一时间民心骚动、将士不安,政权很不稳定。赵匡胤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离开汴京,北行二十里来到陈桥驿。忽然,军中有人说天上又出现了一个太阳,该更换天子了。将士们也都商量说:“如今皇帝幼弱,我们死命破敌,恐怕也无人知道。不如顺应天命,拥立点检做天子,然后再北进抗敌。”于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就把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黄袍是只有皇帝才能穿的服饰。军中将领一致向赵匡胤高呼“万岁”,拥立他为皇帝。
赵匡胤骑在马上,高声问道:“你们立我为天子,肯听我的号令吗?”诸将下马跪地,齐声道:“惟命是从!”然后,赵匡胤宣布了不杀周恭帝、皇太后,不侵凌朝贵,不掠夺商贾、百姓等纪律,先派使者回汴京向大臣们说明情况,随之整军回京,一路秋毫无犯。
京城里的文武百官得知这消息,人人自危。丞相范质和王溥更后悔自己错荐了人。那些准备抵御的武将,也被支持赵匡胤的将领杀死了;因为赵匡胤带禁军出京后,京城里实际上已没有多少兵力可调遭了。赵匡胤回到京城自已原来的官署,脱去黄袍。这时,他手下的将士把范质、王溥等大臣带来了。赵匡胤哭着对他们诉说了三军将士逼迫他做天子的经过,询问大臣们如何是好。
在赵匡胤假装痛哭的时候,站在大臣们身旁的一个将领按剑道:“不管怎么说,今天必须有个真正的天子,不能让一个娃娃呼来唤去!”那些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个主意,谁也不敢说话。这时,王溥和范质早就跪下,三拜九叩,称赵匡胤为天子了。
赵匡胤即位后,真的没杀周恭帝,封他为郑王;改称皇太后为周太后。
成文用法
“黄袍加身”说的是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该成语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该成语的结构为主谓式,在句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运用示例
清·钱彩原《说岳全传》第一回:“自从陈桥兵变,黄袍加体,即位以来,称为‘见龙天子’。”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建隆二年》:“帝曰:‘卿等固然,设麾下有欲富贵者,一旦以黄袍加汝身,汝虽欲不为,其可得乎?’”